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873 2
2024-10-24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宏观金融分析团队近日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宏观金融分析报告》(下称“《报告》”)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经济活力不足问题突出。为提振市场信心和激发社会活力,中央及时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从稳定资产价格和减轻负债压力入手,优化各部门存量财富结构以实现宏观资产负债表再平衡,这恰恰是落实国家宏观资产负债表管理的有益尝试,彰显了宏观经济治理思路的重要创新,体现出宏观经济治理思路正从增量管理转向存量和增量管理相结合。

新宏观认为:在三张财务报表中,资产负债表是果,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才是因,资产价格下跌的根源是预期利润悲观与现金流量恶化,要重点关注资产负债表的负债端而非资产端,利润表的误导作用,现金流量表的微观局限性。

为什么前期经济能够高歌猛进,现在忽然步履蹒跚?经济研究者要找到问题根源,而非诠释合理。

症结在于长久以来,经济学为新古典所困,误以为实物产出与库存未当然收入,实际GDP即经济增长,以供给侧为核心的实物经济学主宰了经济学界与经济政策。但实际上,利润与现金流的走低根源在于名义GDP走低,而利润与现金流才是微观经济决策的指南针,也即市场经济中是名义GDP决定实际GDP,以需求侧为核心的货币经济学主导了市场经济,新古典不适用于货币经济时代。

更进一步,名义GDP中的储蓄分量形成债务,累积债务,也即债务存量,它导致了资产下跌与预期下降,加杠杆与去杠杆的本质即债务性长周期,而传统宏观调控只关注名义GDP,忽视债务分量,故它只能调控流动性短周期。

因此,新的调控思路的本质为从紧缩去债务存量到宽松稳增长化债,防止出现债务紧缩,但问题是名义GDP的储蓄增量须转化为债务增量,由于储蓄率高企,该债务增量大于名义GDP增量,故负债率仍将上升,这就是稳增长与去债务不可兼得的困境,它是市场经济为债务拉动的本色体现,即使将债权融资转化为股权融资也难凑效,因为股权融资也是要求正回报的。一揽子增量政策将地产债务转化为地方债务,地方债务转化为中央债务,实质为从全面硬性去债务到中央承接转化债务,它表明传统宏观调控无法面对债务性长周期,要根除经济的系统债务,储备需求去周期方案恰逢其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24-11-6 21:42:28
说实话,最后一段看得云里雾里,没看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4-11-6 22:09:34
南在北方 发表于 2024-11-6 21:42
说实话,最后一段看得云里雾里,没看懂。
可以理解。但如果系统了解新宏观,则困惑立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