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5397 8
2011-11-08
中英对照,轻松学会十大经济学原理。格里高利·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十大经济学原理,他们分别是:
    人们如何做出选择How People Make Decisions
     十大经济学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为了获得一件东西,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决策需要对目标进行比较。
     People Face Tradeoffs. To get one thing, you have to give up something else. Making decisions requires trading off one goal against another.
    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典型的是在“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军事上所占的资源越多,可供民用消费和投资的资源就会越少。同样,ZF用于生产公共品的资源越多,剩下的用于生产私人品的资源就越少;我们用来消费的食品越多,则用来消费的衣服就越少;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越多,那么用于休息的时间就越少。
    十大经济学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决策者必须要考虑其行为的显式成本和隐性成本。
    The Cost of Something is What You Give Up to Get It. Decision-makers have to consider both the obvious and implicit costs of their actions.
    例子:某公司决定在一个公园附近开采金矿的成本。开采者称由于公园的门票收入几乎不受影响,因此金矿开采的成本很低。但可以发现伴随着金矿开采带来的噪声、水和空气的污染、环境的恶化等,是否真的不会影响公园的风景价值?尽管货币价值成本可能会很小,但是考虑到环境和自然生态价值会丧失,因此机会成本事实上可能很大。
    十大经济学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的决策者当且仅当行动的边际收益超过边际成本时才采取行动。
    Rational People Think at the Margin. A rational decision-maker takes action if and only if the marginal benefit of the action exceeds the marginal cost.
    例子:“边际量”是指某个经济变量在一定的影响因素下发生的变动量。例如,人在饥饿时吃一个包子的边际量(此时又叫边际效用)比在温饱时吃一个包子的边际量要大。
    十大经济学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动。
    People Respond to Incentives. Behavior changes when costs or benefits change.
    例子:比如一个学生,如果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了他,他会感到很高兴,然后会更加努力,也可能因受表扬而骄傲退步。
    经济如何作为整体运行How the Economy Works as A Whole
    十大经济学原理五:交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交易使每个人专攻于他或她最擅长的领域。通过和他人的交易,人们可以购买更多样的产品和服务。
    Trade Can Make Everyone Better Off. Trade allows each person to specialize in the activities he or she does best. By trading with others, people can buy a greater variety of goods or services.
    例子:A国技术较为发达,B国劳动力比较廉价,两国之间可以通过贸易来实现共赢,当然落后国家要注意”比较优势陷阱“,积极实施赶超战略。
    十大经济学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在市场中相互影响的家庭和企业实施行动,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们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与此相反的是在ZF指导下的计划经济。
    Markets Are Usually a Good Way to Organize Economic Activity. Households and firms that interact in market economies act as if they are guided by an “invisible hand” that leads the market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The opposite of this is economic activity that is organized by a central planner within the government.
    例子:在市场经济中,一个行业的利润比另一个行业高,资源会流向利润高的行业。
    十大经济学原理七:ZF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当一个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ZF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改变结果。例如反垄断和污染的法规 。
    Governments Can Sometimes Improve Market Outcomes. When a market fails to allocate resources efficiently, the government can change the outcome through public policy. Examples are regulations against monopolies and pollution.
    例子:环境是公共物品,在没有ZF的情况下,企业为追求自身最大利益,往往不顾对环境的破坏污染,这时便需要ZF出面调解。
    人们如何相互作用How People Interact
    十大经济学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一个国家的工人单位时间内能生产大量的商品和服务,那么这个国家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准 。类似的,当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提高,那么它的平均收入也会提高。
     A Country’s Standard of Living Depends on Its Ability to Produce Goods and Services. Countries whose workers produce a large quantity of goods and services per unit of time enjoy a high standard of living. Similarly, as a nation’s productivity grows, so does its average income.
    例子:用什么来解释各国和不同时期中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别呢?为什么北美的生活水平高,而热带非洲的生产水平低?答案是几乎所有生活水平的变动都可以归因于各国的技术状况和各项知识差别。
    十大经济学原理九:当ZF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当一个ZF发行了大量该国货币,货币的价值下跌。因此,价格的上涨,使得需要更多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Prices Rise When the Government Prints Too Much Money. When a government creates large quantities of the nation’s money, the value of the money falls. As a result, prices increase, requiring more of the same money to buy goods and services.
    例子:表现为通货膨胀。比如1922年1月到1923年11月,由于通货膨胀,魏玛共和国的价格指数从1上升到10 000 000 000。就像某人在1922年初拥有一张价值3亿元的德国债券,那么两年之后,他用这么多钱就会连一小块糖也买不到。
    十大经济学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降低通货膨胀往往伴随着失业率的暂时上升。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是理解税法,ZF支出和货币政策的变化短期效应的关键 。
    Society Faces a Short-Run Tradeoff Between Inflation and Unemployment. Reducing inflation often causes a temporary rise in unemployment. This tradeoff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short-run effects of changes in taxes,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monetary policy.
    例子:当经济增长过快时,会出现通货膨胀。为减轻价格压力,ZF可通过增加税收,提减少ZF支出,提高利率等方法抑制通货膨胀。但是降低通货膨胀的代价并没有这么简单,它往往伴随失业率的提高。可以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如果菲利普斯曲线相对比较平坦,则降低通货膨胀率就要以较高的失业率和产出损失为代价;而如果菲利普斯曲线比较陡峭,则失业率的小幅上升就会带来通货膨胀率的快速下降,代价较小。

参考资料:http://www.niu1234.com/read-htm-tid-114.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9 09:58:27
very good, thank you for sharin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9 12:58:55
直接看原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9 17:05:20
另类解读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中/英) / 傅之一笑

作者:华盛顿大学教授约拉姆•鲍曼

by Yoram Bauman




哈佛牛人辈出,曼昆大人就是其中之一。经济学启蒙教科书《经济学原理》就是其赫赫有名的大作。在这本书中,曼昆大人将经济学思想浓缩提炼,概括成“经济学十大原理”(参见第一个表格),名震四海。您猜的没错,把博大精深的经济学用十句话总结出来,这可不是个轻快活儿啊。甚至您会怀疑,曼昆大人这么个搞法,能妙笔生花吗?不会是粗枝大叶吧?




今天,我作为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环境经济学家不揣冒昧,斗胆出手要一挽这个窘境。第二个表格就是我对曼昆大人十大经济学原理的另类解读,我说的都是人话。我这么做只是想告诉外行人,经济学思维方式在工作中是真给力的啊。后文会对每一条详细解读,不过,如果您只是个普通读者,建议您直接把两个表格剪下来,随身携带。一旦您对经济学原理有不解之处,拿出来一对照,保证您茅塞顿开!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第一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第二条:有得必有失

第三条:多个孩子,添副碗筷而已——聪明的脑袋才会这么想

第四条:驴子看到眼前那把草就会拉磨,——人也需要这把草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六条:市场是个好东西

第七条:有时ZF也能办点人事儿,比如改善改善市场结果啥的

第八条:好日子是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决定的

第九条:水涨船高,钱多价扬

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








另类解读

第一条:选择很烦人

第二条:选择真他妈烦人

第三条:人很蠢

第四条:人没那么蠢

第五条: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

第六条:ZF也都是蠢货

第七条:ZF也没那么蠢

第八条:瞎鸡巴扯淡

第九条:鸡巴瞎扯淡

第十条:扯瞎鸡巴淡





解释&细节




乍一看,这个另类解读跟原文比要简单明了、清晰易懂得多。可是,为什么第八、九、十条的另类解读看起来怎么没啥两样呢?原文可不是这样的呀。




请您看明白喽,这三条,都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而我呢,是个微观经济学家,根本就理解不了这三条,更别说解读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此的错综复杂,这么粗暴地解读,肯定是错的。我之所以用“瞎鸡巴扯淡”来解读的真正原因是:这三条基本原理,本质上是一回事。啥意思呢?不信您闲得蛋疼的时候,找个经济学家聊聊,最好是个宏观经济学家,您问问他,啥叫“好日子”啊,啥叫“产品和服务”啊,啥叫“通胀”啊,啥叫“找不到工作”啊,啥叫“短期”啊,或啥叫“(货币发行)太多”啊。我保证你很快就会发现解释出来的东西千差万别。

您再接着问问,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到底啥意思。我这么跟您说吧,这第十条的意思是:要么瞎鸡巴扯淡,要么更多的鸡巴瞎扯淡,——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扯瞎鸡巴淡。

我的另类解读,言简意赅地把原文隐藏的意思有如神助般传达了出来,嘎嘎。




先扯到这儿吧,我们还是回头来逐一咂么咂么曼昆大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吧:




第一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另类解读:选择很烦人

为什么这么解读呢?其实,这背后的推理过程非常简单。举例来说,您今晚要跟女朋友OOXX,需要买套套,有两个选择摆在您面前:杜蕾斯或杰士邦。现在,您需要做出取舍,不选这个,就要选那个。真非要这么做的话,多让人烦啊。




外行人对经济学不了解,可能受到诱导,认为能选择总是好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错误的)想法大概是从“缺乏选择总是很烦人”转变而来。




可能您理解这个概念会有的困难,——不过谁又告诉过您经济学简单呢,但从下面这条中,您就可以对选择烦不烦人看得一目了然了:




第二条:有得必有失

另类解读:选择真他妈烦人




如此解读不仅把曼昆大人的弯弯绕语言变得简单明了,还能把第一条和第二条联系到一起。




为了帮助您深入理解为什么选择很烦人,乃至真他妈烦人,还是让我们接着前面的例子吧:杜蕾斯或杰士邦,要买哪一个?咱们假设,——纯粹是为了抬杠,您买的是杜蕾斯。按照曼昆大人的理论,您买杜蕾斯的成本就是您必须放弃杰士邦。在这种情况下,您的收益——经济学砖家所谓的“经济效益”——就是杜蕾斯(价格:50块大洋)和杰士邦(价格:35块大洋)的价差,即15块。尽管您是花了50块大洋狠狠心才买了杜蕾斯,但因为还有35块的杰士邦可以选择,所以您的收益被缩减为15块。您明白了不?因此第二条:选择真他妈烦人。




真是这么回事,选择越多,越糊涂。最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您只能选择杜蕾斯和杰士邦,而恰巧他们的价格又相等,那么您的收益竟然是:零!




傻眼了吧?!没事,继续看曼昆大人的第三条,您的疑惑将一扫而光。




第三条:多个孩子,添副碗筷而已——聪明的脑袋才会这么想

另类解读:人很蠢




哪怕是智商再低的人也能注意到:生活里,大部分都不会这么思考问题的。人们在超市买鸡蛋的时候,是这样想滴:“嗯,4块5一斤。那我就称3斤吧。”才不会这么想呢:“嗯,4块5一斤。那我就买一斤,因为边际价值超过了市场价格。要不我再来一斤吧,因为边际价值还是超过了市场价格……”谁会这样想呢,肯定是一次性搞定。




曼昆大人说聪明的家伙总是思考边际量,——即添副碗筷,但您知道,我们大多人都不会这样想的,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聪明的。换句话说:一群蠢货。




不过,读者大人,您别绝望啊,接着看曼昆大人下面的话,保证您变得聪明绝顶起来:

第四条:驴子看到眼前那把草就会拉磨,——人也需要这把草

另类解读:人没那么蠢




曼昆大人那句话的意思是“人因动机而动”,——能看懂不?这就跟说“人因性欲而性”有啥区别啊?您想想:如果动了而没动机,如果性了而没性欲,那人得是多么愚蠢的动物啊。但您别忘了,我前面说过啦:人是蠢货。所以,这第四条就是专门用来澄清:人没那么蠢。




我对下一条的解读,如果有人看不懂,那才是真正的蠢货呢: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另类解读: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

且慢,您可能会纳闷,我这么解读是不是站到了曼昆大人的对立面吗?当然是No!为什么呢?请注意“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潜台词很明显:如果我有杜蕾斯而想要杰士邦,您有杰士邦而想要杜蕾斯,那么我们换一下,对双方是大大滴好。——如果是这么简单,那曼昆大人也太浅薄了吧,人家可曾经贵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呢?好,我们来比较一下:




A: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B: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会真的好




显然,B比A好多了去了。但为啥曼昆大人用第一种说法呢?除非B说法有误。其实曼昆大人是想说:大家好,也可能不是真的好。证据在哪里?——且看下文分解:




第六条:市场是个好东西

另类解读:ZF也都是蠢货

第七条:有时ZF也能办点人事儿,比如改善改善市场结果啥的

另类解读:ZF也没那么蠢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直接导致第六条“ZF也是蠢货”的诞生。因为如果贸易真的能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好,那您说我们要ZF干啥用?同时,对第五条的另类解读“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就直接导致了第七条“ZF也没那么蠢”的产生。因为如果贸易让人人都苦不堪言,我们最好还是弄个ZF出来禁止人们买卖交易吧。




第八条:好日子是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决定的

另类解读:瞎鸡巴扯淡

第九条:水涨船高,钱多价扬

另类解读:鸡巴瞎扯淡

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

另类解读:扯瞎鸡巴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9 17:06:31
另类解读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中/英) / 傅之一笑

作者:华盛顿大学教授约拉姆•鲍曼

by Yoram Bauman




哈佛牛人辈出,曼昆大人就是其中之一。经济学启蒙教科书《经济学原理》就是其赫赫有名的大作。在这本书中,曼昆大人将经济学思想浓缩提炼,概括成“经济学十大原理”(参见第一个表格),名震四海。您猜的没错,把博大精深的经济学用十句话总结出来,这可不是个轻快活儿啊。甚至您会怀疑,曼昆大人这么个搞法,能妙笔生花吗?不会是粗枝大叶吧?




今天,我作为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环境经济学家不揣冒昧,斗胆出手要一挽这个窘境。第二个表格就是我对曼昆大人十大经济学原理的另类解读,我说的都是人话。我这么做只是想告诉外行人,经济学思维方式在工作中是真给力的啊。后文会对每一条详细解读,不过,如果您只是个普通读者,建议您直接把两个表格剪下来,随身携带。一旦您对经济学原理有不解之处,拿出来一对照,保证您茅塞顿开!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第一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第二条:有得必有失

第三条:多个孩子,添副碗筷而已——聪明的脑袋才会这么想

第四条:驴子看到眼前那把草就会拉磨,——人也需要这把草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六条:市场是个好东西

第七条:有时ZF也能办点人事儿,比如改善改善市场结果啥的

第八条:好日子是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决定的

第九条:水涨船高,钱多价扬

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








另类解读

第一条:选择很烦人

第二条:选择真他妈烦人

第三条:人很蠢

第四条:人没那么蠢

第五条: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

第六条:ZF也都是蠢货

第七条:ZF也没那么蠢

第八条:瞎鸡巴扯淡

第九条:鸡巴瞎扯淡

第十条:扯瞎鸡巴淡





解释&细节




乍一看,这个另类解读跟原文比要简单明了、清晰易懂得多。可是,为什么第八、九、十条的另类解读看起来怎么没啥两样呢?原文可不是这样的呀。




请您看明白喽,这三条,都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而我呢,是个微观经济学家,根本就理解不了这三条,更别说解读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此的错综复杂,这么粗暴地解读,肯定是错的。我之所以用“瞎鸡巴扯淡”来解读的真正原因是:这三条基本原理,本质上是一回事。啥意思呢?不信您闲得蛋疼的时候,找个经济学家聊聊,最好是个宏观经济学家,您问问他,啥叫“好日子”啊,啥叫“产品和服务”啊,啥叫“通胀”啊,啥叫“找不到工作”啊,啥叫“短期”啊,或啥叫“(货币发行)太多”啊。我保证你很快就会发现解释出来的东西千差万别。

您再接着问问,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到底啥意思。我这么跟您说吧,这第十条的意思是:要么瞎鸡巴扯淡,要么更多的鸡巴瞎扯淡,——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扯瞎鸡巴淡。

我的另类解读,言简意赅地把原文隐藏的意思有如神助般传达了出来,嘎嘎。




先扯到这儿吧,我们还是回头来逐一咂么咂么曼昆大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吧:




第一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另类解读:选择很烦人

为什么这么解读呢?其实,这背后的推理过程非常简单。举例来说,您今晚要跟女朋友OOXX,需要买套套,有两个选择摆在您面前:杜蕾斯或杰士邦。现在,您需要做出取舍,不选这个,就要选那个。真非要这么做的话,多让人烦啊。




外行人对经济学不了解,可能受到诱导,认为能选择总是好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错误的)想法大概是从“缺乏选择总是很烦人”转变而来。




可能您理解这个概念会有的困难,——不过谁又告诉过您经济学简单呢,但从下面这条中,您就可以对选择烦不烦人看得一目了然了:




第二条:有得必有失

另类解读:选择真他妈烦人




如此解读不仅把曼昆大人的弯弯绕语言变得简单明了,还能把第一条和第二条联系到一起。




为了帮助您深入理解为什么选择很烦人,乃至真他妈烦人,还是让我们接着前面的例子吧:杜蕾斯或杰士邦,要买哪一个?咱们假设,——纯粹是为了抬杠,您买的是杜蕾斯。按照曼昆大人的理论,您买杜蕾斯的成本就是您必须放弃杰士邦。在这种情况下,您的收益——经济学砖家所谓的“经济效益”——就是杜蕾斯(价格:50块大洋)和杰士邦(价格:35块大洋)的价差,即15块。尽管您是花了50块大洋狠狠心才买了杜蕾斯,但因为还有35块的杰士邦可以选择,所以您的收益被缩减为15块。您明白了不?因此第二条:选择真他妈烦人。




真是这么回事,选择越多,越糊涂。最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您只能选择杜蕾斯和杰士邦,而恰巧他们的价格又相等,那么您的收益竟然是:零!




傻眼了吧?!没事,继续看曼昆大人的第三条,您的疑惑将一扫而光。




第三条:多个孩子,添副碗筷而已——聪明的脑袋才会这么想

另类解读:人很蠢




哪怕是智商再低的人也能注意到:生活里,大部分都不会这么思考问题的。人们在超市买鸡蛋的时候,是这样想滴:“嗯,4块5一斤。那我就称3斤吧。”才不会这么想呢:“嗯,4块5一斤。那我就买一斤,因为边际价值超过了市场价格。要不我再来一斤吧,因为边际价值还是超过了市场价格……”谁会这样想呢,肯定是一次性搞定。




曼昆大人说聪明的家伙总是思考边际量,——即添副碗筷,但您知道,我们大多人都不会这样想的,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聪明的。换句话说:一群蠢货。




不过,读者大人,您别绝望啊,接着看曼昆大人下面的话,保证您变得聪明绝顶起来:

第四条:驴子看到眼前那把草就会拉磨,——人也需要这把草

另类解读:人没那么蠢




曼昆大人那句话的意思是“人因动机而动”,——能看懂不?这就跟说“人因性欲而性”有啥区别啊?您想想:如果动了而没动机,如果性了而没性欲,那人得是多么愚蠢的动物啊。但您别忘了,我前面说过啦:人是蠢货。所以,这第四条就是专门用来澄清:人没那么蠢。




我对下一条的解读,如果有人看不懂,那才是真正的蠢货呢: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另类解读: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

且慢,您可能会纳闷,我这么解读是不是站到了曼昆大人的对立面吗?当然是No!为什么呢?请注意“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潜台词很明显:如果我有杜蕾斯而想要杰士邦,您有杰士邦而想要杜蕾斯,那么我们换一下,对双方是大大滴好。——如果是这么简单,那曼昆大人也太浅薄了吧,人家可曾经贵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呢?好,我们来比较一下:




A: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B: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会真的好




显然,B比A好多了去了。但为啥曼昆大人用第一种说法呢?除非B说法有误。其实曼昆大人是想说:大家好,也可能不是真的好。证据在哪里?——且看下文分解:




第六条:市场是个好东西

另类解读:ZF也都是蠢货

第七条:有时ZF也能办点人事儿,比如改善改善市场结果啥的

另类解读:ZF也没那么蠢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直接导致第六条“ZF也是蠢货”的诞生。因为如果贸易真的能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好,那您说我们要ZF干啥用?同时,对第五条的另类解读“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就直接导致了第七条“ZF也没那么蠢”的产生。因为如果贸易让人人都苦不堪言,我们最好还是弄个ZF出来禁止人们买卖交易吧。




第八条:好日子是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决定的

另类解读:瞎鸡巴扯淡

第九条:水涨船高,钱多价扬

另类解读:鸡巴瞎扯淡

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

另类解读:扯瞎鸡巴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1-11-9 17:06:49
另类解读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中/英) / 傅之一笑

作者:华盛顿大学教授约拉姆•鲍曼

by Yoram Bauman




哈佛牛人辈出,曼昆大人就是其中之一。经济学启蒙教科书《经济学原理》就是其赫赫有名的大作。在这本书中,曼昆大人将经济学思想浓缩提炼,概括成“经济学十大原理”(参见第一个表格),名震四海。您猜的没错,把博大精深的经济学用十句话总结出来,这可不是个轻快活儿啊。甚至您会怀疑,曼昆大人这么个搞法,能妙笔生花吗?不会是粗枝大叶吧?




今天,我作为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环境经济学家不揣冒昧,斗胆出手要一挽这个窘境。第二个表格就是我对曼昆大人十大经济学原理的另类解读,我说的都是人话。我这么做只是想告诉外行人,经济学思维方式在工作中是真给力的啊。后文会对每一条详细解读,不过,如果您只是个普通读者,建议您直接把两个表格剪下来,随身携带。一旦您对经济学原理有不解之处,拿出来一对照,保证您茅塞顿开!





曼昆十大经济学原理

第一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第二条:有得必有失

第三条:多个孩子,添副碗筷而已——聪明的脑袋才会这么想

第四条:驴子看到眼前那把草就会拉磨,——人也需要这把草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第六条:市场是个好东西

第七条:有时ZF也能办点人事儿,比如改善改善市场结果啥的

第八条:好日子是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决定的

第九条:水涨船高,钱多价扬

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








另类解读

第一条:选择很烦人

第二条:选择真他妈烦人

第三条:人很蠢

第四条:人没那么蠢

第五条: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

第六条:ZF也都是蠢货

第七条:ZF也没那么蠢

第八条:瞎鸡巴扯淡

第九条:鸡巴瞎扯淡

第十条:扯瞎鸡巴淡





解释&细节




乍一看,这个另类解读跟原文比要简单明了、清晰易懂得多。可是,为什么第八、九、十条的另类解读看起来怎么没啥两样呢?原文可不是这样的呀。




请您看明白喽,这三条,都是宏观经济的基本原理,而我呢,是个微观经济学家,根本就理解不了这三条,更别说解读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此的错综复杂,这么粗暴地解读,肯定是错的。我之所以用“瞎鸡巴扯淡”来解读的真正原因是:这三条基本原理,本质上是一回事。啥意思呢?不信您闲得蛋疼的时候,找个经济学家聊聊,最好是个宏观经济学家,您问问他,啥叫“好日子”啊,啥叫“产品和服务”啊,啥叫“通胀”啊,啥叫“找不到工作”啊,啥叫“短期”啊,或啥叫“(货币发行)太多”啊。我保证你很快就会发现解释出来的东西千差万别。

您再接着问问,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到底啥意思。我这么跟您说吧,这第十条的意思是:要么瞎鸡巴扯淡,要么更多的鸡巴瞎扯淡,——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扯瞎鸡巴淡。

我的另类解读,言简意赅地把原文隐藏的意思有如神助般传达了出来,嘎嘎。




先扯到这儿吧,我们还是回头来逐一咂么咂么曼昆大人的十大经济学原理吧:




第一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另类解读:选择很烦人

为什么这么解读呢?其实,这背后的推理过程非常简单。举例来说,您今晚要跟女朋友OOXX,需要买套套,有两个选择摆在您面前:杜蕾斯或杰士邦。现在,您需要做出取舍,不选这个,就要选那个。真非要这么做的话,多让人烦啊。




外行人对经济学不了解,可能受到诱导,认为能选择总是好的。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种(错误的)想法大概是从“缺乏选择总是很烦人”转变而来。




可能您理解这个概念会有的困难,——不过谁又告诉过您经济学简单呢,但从下面这条中,您就可以对选择烦不烦人看得一目了然了:




第二条:有得必有失

另类解读:选择真他妈烦人




如此解读不仅把曼昆大人的弯弯绕语言变得简单明了,还能把第一条和第二条联系到一起。




为了帮助您深入理解为什么选择很烦人,乃至真他妈烦人,还是让我们接着前面的例子吧:杜蕾斯或杰士邦,要买哪一个?咱们假设,——纯粹是为了抬杠,您买的是杜蕾斯。按照曼昆大人的理论,您买杜蕾斯的成本就是您必须放弃杰士邦。在这种情况下,您的收益——经济学砖家所谓的“经济效益”——就是杜蕾斯(价格:50块大洋)和杰士邦(价格:35块大洋)的价差,即15块。尽管您是花了50块大洋狠狠心才买了杜蕾斯,但因为还有35块的杰士邦可以选择,所以您的收益被缩减为15块。您明白了不?因此第二条:选择真他妈烦人。




真是这么回事,选择越多,越糊涂。最最糟糕的情况是,如果您只能选择杜蕾斯和杰士邦,而恰巧他们的价格又相等,那么您的收益竟然是:零!




傻眼了吧?!没事,继续看曼昆大人的第三条,您的疑惑将一扫而光。




第三条:多个孩子,添副碗筷而已——聪明的脑袋才会这么想

另类解读:人很蠢




哪怕是智商再低的人也能注意到:生活里,大部分都不会这么思考问题的。人们在超市买鸡蛋的时候,是这样想滴:“嗯,4块5一斤。那我就称3斤吧。”才不会这么想呢:“嗯,4块5一斤。那我就买一斤,因为边际价值超过了市场价格。要不我再来一斤吧,因为边际价值还是超过了市场价格……”谁会这样想呢,肯定是一次性搞定。




曼昆大人说聪明的家伙总是思考边际量,——即添副碗筷,但您知道,我们大多人都不会这样想的,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大多数人都是不聪明的。换句话说:一群蠢货。




不过,读者大人,您别绝望啊,接着看曼昆大人下面的话,保证您变得聪明绝顶起来:

第四条:驴子看到眼前那把草就会拉磨,——人也需要这把草

另类解读:人没那么蠢




曼昆大人那句话的意思是“人因动机而动”,——能看懂不?这就跟说“人因性欲而性”有啥区别啊?您想想:如果动了而没动机,如果性了而没性欲,那人得是多么愚蠢的动物啊。但您别忘了,我前面说过啦:人是蠢货。所以,这第四条就是专门用来澄清:人没那么蠢。




我对下一条的解读,如果有人看不懂,那才是真正的蠢货呢: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另类解读: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

且慢,您可能会纳闷,我这么解读是不是站到了曼昆大人的对立面吗?当然是No!为什么呢?请注意“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潜台词很明显:如果我有杜蕾斯而想要杰士邦,您有杰士邦而想要杜蕾斯,那么我们换一下,对双方是大大滴好。——如果是这么简单,那曼昆大人也太浅薄了吧,人家可曾经贵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主席呢?好,我们来比较一下:




A: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B: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会真的好




显然,B比A好多了去了。但为啥曼昆大人用第一种说法呢?除非B说法有误。其实曼昆大人是想说:大家好,也可能不是真的好。证据在哪里?——且看下文分解:




第六条:市场是个好东西

另类解读:ZF也都是蠢货

第七条:有时ZF也能办点人事儿,比如改善改善市场结果啥的

另类解读:ZF也没那么蠢




第五条“贸易的真谛——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就直接导致第六条“ZF也是蠢货”的诞生。因为如果贸易真的能使每个人都变得更好,那您说我们要ZF干啥用?同时,对第五条的另类解读“贸易的实质——我不好,谁也别想好”就直接导致了第七条“ZF也没那么蠢”的产生。因为如果贸易让人人都苦不堪言,我们最好还是弄个ZF出来禁止人们买卖交易吧。




第八条:好日子是由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决定的

另类解读:瞎鸡巴扯淡

第九条:水涨船高,钱多价扬

另类解读:鸡巴瞎扯淡

第十条:要么通胀,要么更多的人找不到工作,——社会总要不时地面对这样的取舍

另类解读:扯瞎鸡巴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