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midi51,我对你的观点有些不太同意。
如果你认为郎的数据是错误的,那么当你反驳的时候也请用确凿的数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之所以又那么多人反对你,是因为你说的太模糊,甚至是缺乏逻辑的。况且,实际经济给人们的感受确实如郎所讲的一样,有人拥护他的观点,难道就是锈斗了?
我们中国的学者,缺乏很多的东西,这些都可以弥补,但是若失去了严谨的研究态度,那么是国之悲哀。
严谨的研究态度:一:自己立论时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确凿的数据做支撑,之所以确凿需要时刻表明数据的来源。
二:有宽容的心态能够接受与自己相异的观点,然后通过自己严密的方法论进行批驳。
一:关于GDP增长率的,当然是郎的错误了。统计局公布的应该不可能是名义的,不然贻笑大方。但是,别忘记了,郎这句话是在节目上说的,是个脱口秀的节目。他一则不是ZF的发言人,二则不是cctv的雇员,只是在一个类似唤醒民众的电视节目中出一些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之后呢,或许会有学者顺着他的指引,做类似的研究,对于决策者是有提醒作用的。但是非得抓住他在电视节目中的错误而否定他的话,或许就会成为无聊的事情了。
这儿有个科学研究和文艺的区别。科学研究是严谨的,郎的许多发表的论文就是科学研究很好的例子,文艺就没有这么认真了,文艺原本是来自于所有人民的,有上流社会的文艺,也有底层的文艺,其主要目的是全体人民内在的表达和外在宣扬。封建时代的君王自称寡人,很少有内在的表达,更多是通过文艺外在地宣扬文化——孔孟的儒家文化及后来的朱程理学就属于这样一种,而且后来被认为是正统文化的;相比而言,底层的文化就是非正统的,处于被统治阶级,只能内在的表达自己的快乐抑或不满。当然,后者长期被认为是非正统的,直到今天大家都失去了反驳所谓正统文化的能力。鲜能出个鲁迅……
二:pmi就不用说了,直接数据图。
(数据来自东方财富网。红线制造业,蓝线非制造业)
数据很明了,一共46个月的数据,分为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数据,鲜有几个月的pmi是在50以下的。
三:关于“定价权”。经济学的假设在做模型研究时是必要的,但是用模型讨论实际情况的时候也不要忘记了那两个假设。
定价权当然是有的。大家还记得去年中移动“取消长途电话费”的决策吗?最终价格谁决定的?(有新闻说发改委认为电信联通垄断,我估计联通的人快要气哭了。三姊妹中联通最弱了,这下还要收父亲的气,哎……呵呵)
好了,小弟时间有限,错误多多,欢迎大家踊跃支持或者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