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zxy 发表于 2016-5-18 13:17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但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科学。而且,经济学本质上是定性而非定量的科学,在经济学中不存 ...
不光经济学中不存在不变的数量关系,连号称“自然科学的皇冠”的物理学也从来没有过“不变的数量关系”。
比如,物理学众所周知的“万有引力”是“平方反比”数量关系,但是在更大的宏观上就不是“平方反比”,更大的宏观上会增加“广义相对论”的高阶修正,在更大的尺度上广义相对论失效。对于微观尺度也是一样,广义相对论在微观上(普朗克尺度)是完全发散的,从而理论上无效。微观的引力理论具有“未知”的拉格朗日函数形式,这由“重整化群”分析可以清楚的看到。
任何的物理理论都具有“适用范围”,没有谁能真正得到满足各个尺度的物理理论,这是由“重整化群”分析得到的启示。
大多的经济学人缺乏自然科学的训练,所以常常把“物理学”看做是“精确数量关系的典范”,从而内心深处“看不起”经济学。但是物理学从来没有真正的“不变数量规律”。
只有指定的“适用范围”,物理学的公式规律才具有和数据吻合的特征。这是经济学者所忽视的。物理学并不像经济学者想象的那么“高大上”和“美好”。
以我目前所从事的“高温超导”领域,我想没有哪一个物理学家敢说他找到一个适合“高温超导”的“不变数量关系”,甚至可以说一丁点都很难找到。高温超导在各个温区具有迥异的性质,这是强关联系统的独特性质。但是你能说“高温超导”是伪科学吗?肯定不能,因为实验上确实实现了高温超导(零下100度的超导)。
可以说,高温超导领域的情形比经济学目前的现状可能还要不如,高温超导存在各种各样乱七八槽的因素(让人难以理解),经济系统也有各种乱七八槽的因素。但经济系统至少还有不少“经验规律”,但高温超导却还做不到这一点。
但是一旦未来有人找到高温超导的某个“适用范围”具有数量描述的可能,那么“精确数量关系”就会存在,只是目前来看很困难。
经济学也一样,经济学中的“精确数量关系”是具有“适用范围”的,超出范围,规律就失效。这是自然科学的普遍特征。只不过经济学家大多没有学习过物理学,所以把物理学抬得太高,而轻视了经济学也具有“适用范围”。往往把经济学用到各种范围中,一旦经济学失效就说它不科学,不具有数量特征。任何学科都一样,脱离“适用范围”就失效,不光经济学才这样。
因此,研究经济学,界定“适用范围”很重要。
经济学的“精确数量关系”具有的适用范围是由一些条件决定的,比如市场化是否完善,自身要素禀赋结构如何?这些都是边界条件。只要边界条件定了,经济学的“精确数量关系”就成了。
不久之后,国际期刊会发表一个结果将揭示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