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向型经济到底要反省什么?
有媒体指,中国入世五周年,我们这个出口大国是“快乐并痛着”,故该正视和反省自身的矛盾,认为我们的对外贸领域设计和实施的激励机制导向出现了偏差,其进出口战略、进出口政策和进出口体制等方面都反映着这些因素。
这些观点或说法都对,但我认为还不到点,不到根本上,不易把握其要领。那么,对外向型经济,我们到底要反省什么?
我们整个对外贸易政策的失策,并不在于现时所有的能促进生产力发展或增长的因素方面上,而在于忽视了其内在的伴生的生产关系因素。最简单最直接的生产关系因素,就是出口商品的交换关系即其价格关系,具体的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汇率因素,它能不能反映交换国之间的劳动价值关系,能不能反映国家之间货币的购买力关系,它能不能动态与客观的反映出一种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战术关系。
就以上观点,我们就可定性地判断,外向型经济我们还得继续下大力气抓,外贸还得继续增长,外资投入还得欢迎。中国的生产体系溶入全球并没有错,我们要调整的,就是国家之间的生产关系,我们要提高的,是国民劳动价值的对外价格。没有国民劳动价值与发达国家的大幅缩小的关系与标准,就没有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可能与进程。
中国人发展经济的思路与能力是不用怀疑的,建国后的第一个二十八年,我们建立了工业化基础体系,之后的二十八年,我们又建成了世界性的出口商品生产大国体系。东方人传统思想的质朴,很典型地反映在中国人的对外贸易关系认识或思想上。中国能形成一个生产大国,形象地说是靠“埋头拉车不看路”,靠强大的积累与投入,靠国人生性的勤与俭;但中国不能在成为生产大国、贸易大国的同时,也成为一个富裕国家,成为一个强国,却真是就少了个心眼,少了份心思,少了份认识。
中国不经意在为别人用心生产用心劳动的时候,别人可也没有用心关顾我们的利益,相反,大家会感受到了其冷酷甚至连续掠夺的可怕。或者,这就是国际商业社会本性,利益是靠你智慧去争取与实力去保护的,怪不得别人。你不会这一点,竞争对手是绝不会教你的。只是没想到中国人传统质朴的文化,在此会表现成弱项,起码在这过去的十年,却真的使自己付出了高昂的学费,真是有点冤!
请国人,最重要的是高层,思想、素质与技能都要与时俱进,不要再固守着原来的无知或有点蠢的思想与做法了。不懂的就要恶补,不对的就急急改正。有了这一点,坚持内需重于外需、对外向型经济的调整重于增长、交换重于生产、效益重于产量(数量),再加上掌握好现代国际金融手段和实施好最关键的汇率战略,相信中国应在约10年左右的时间,就能成为应早一些就是的经济强国,成为富裕、悠闲、文明的大国了!
(写于06年12月 13日)
人民博客:http://blog.people.com.cn/blog/showblog.jspe?site_id=5389
金融博客:http://yangman.blog.zgjrw.com
网易博客:http://www.blog.163.com/ouyangman,
搜狐博客:http://ouyangman630923.blog.sohu.com/
邮 箱:21cncncom@21cn.com,ouyangm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