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864 1
2011-11-17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王亚煌

“中华脊梁”还没走远,“长寿之乡”又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不过相对来说更加公平、科学,管理也更为严格的“长寿之乡”评选与“中华脊梁”不同,其之所以引起舆论的关注,还在于该评选现实意义的讨论。

     

ZF对此类评选自然是欢迎的,也是持坚决肯定态度的。我们看到什么文化城市、卫生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体育城市等头衔,往往都会受到各地ZF的追捧,因为这里面有巨大的政绩在里面,自然有人趋之若鹜。

     

而这些城市的居民却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他们很难从这些在新闻中才能出现一次的称号中获得什么实惠,反而在评选过程中厂矿、学校、机关还有可能被迫集体作秀一番,劳民伤财,多有怨言。再者这众多称号中大半是来自于国内一些机构的评选,其权威性、影响力都严重存疑,某些称号也早有ZF购买即可获得的传闻,因此有时我们放眼一望会发现,满地图都是“某某城市”,那么这样的评选又有何意义呢?

     

在笔者看来,“长寿之乡”的评选也是如此。虽然我们从其评选标准上看,考核指标详细具体并且还有3个必达指标,看似非常科学正规,但人的寿命有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长寿的偶然性也使得“长寿之乡”欠缺示范意义,再加上人口的迁移也较为频繁,“长寿之乡”名义的评选本身就有着很大的先天缺陷。

     

例如我们可以假设某地恰巧在某三年百岁老人、80岁以上老人人口即时的达到了评选标准,从而获得了“长寿之乡”的称号,但这有可能只是昙花一现式的数据偶然,并不具有说服力。更有可能这些百岁老人其中一半是瘫在床上的植物人,只是体征存活而已。而为了达到目标,地方ZF更是可以动歪脑筋从临区“借老人”。以上这些都会让评选变了味道。

     

所以出于督促ZF关注群众健康的初衷,笔者窃以为评选“长寿之乡”还不如评选“癌症之乡”、“高血压城市”、“艾滋病城市”效果更显著。因为对我们当下的ZF工作而言,动力远不如压力,赞扬远不如惩罚,表彰远不如曝光,所以被扣上不关心群众健康和污染城市帽子的城市为了“摘帽”而付出的努力无疑会更多。

     

此外,“长寿之乡”的评选只能当作锦上添花,而诸如“癌症之乡”一类的评选却是实实在在的雪中送碳。从以往的一些媒体报道和公众反应中我们发现,“艾滋病村”、“癌症村”等报道更容易唤起群众对自身健康问题、环境问题的关注,同时还可以唤起大众对患病人群的关心,对一些长期影响着群众健康问题的解决是有极大促进作用的。而“长寿之乡”之类的表彰相反则有可能会使地方ZF沾沾自喜,甚至还会在光芒中忽视或掩盖了一些城市发展中问题。

     

所以,我们对越来越多如繁星的各类城市评好不评差的评选活动,应该适当的说“不”了。在评选热的背后,我们应当反思这些评选究竟能为我们的城市带来什么,除了纸面上的内容又会对我们现实的ZF工作有哪些促进作用?而对于“长寿之乡”的评选而言,我们的一些地方ZF领导也该清醒一下了:与其积极申请“长寿之乡”,不如把对群众健康的关心落到实处,给长寿老人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照顾,多关注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生活问题。我们应把老人看做是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而不是把他们的存活当做自己的政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1-17 15:17:23
呵呵 前几天新闻不是说 长寿之乡 变成了 癌症之乡了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