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孙中山主义的利用外资的理解
——探讨孙中山主义(17)
(孙中山引文删去)
以上就是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和物质建设的全部构思。
如何认识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呢?
第一,孙中山在他的实业计划的标题中专门加上了“物质建设”四个字。这就说明他的实业计划就是物质建设。实业计划包括铁路、公路、水利、工业、农业、港口等等都是物质的东西,为实业计划提供的一切生产资料,一切生活资料以及人等都是物质的东西。因此,实业计划就是物质计划。
众所周知,在孙中山时代,一切生产资料一切生活资料都要用货币购买,这说明一切生产资料一切生活资料都是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说都是商品。在这个条件下,铁路等等实业也可以用价值来表示或计划,每年完成的实业计划的总量用价值表示就是国民生产总值。而这正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
由此可见,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可以用物质的东西来表现,也可以用物质的价值的东西来表现。问题是孙中山为什么不在他的实业计划中用价值建设(也就是价值的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来表示,而是用物质建设来表示呢?
我以为,物质的东西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是固定的永远不会变化的,而价值的东西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变化的。例如,我们要修1米铁路,它的内容包括2米铁轨,5根道木,1立方碎石,20个道钉以及铁道工人的一个劳动日。这些都是物质的东西,在任何情况下它们都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我们修1000米或者11万英里的铁路时,我们就很容易计算出这些材料的数量。就可以按照这些数量进行生产,从而完成11万英里的铁路计划。但是当我们用价值来表示时,因为价格是不断变动的,所以就无从计算出实际的需要的物质的数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孙中山的实业计划就是物质建设而不是价值建设。顺便说说,毛泽东采取的是物质建设,改革开放采取的是价值建设。
第二,孙中山的《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这个主题,就说明孙中山是要利用外资来发展中国的实业。这样做对吗?是完全正确的!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要发展中国的实业,在资本主义已经取得了科学的成果的条件下,自己没有发展实业的那些物质条件(机械设备、机器加工、先进工艺等等)就不可能快速地实现。自然就需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具有的物质条件。所以,孙中山的利用外资的想法是和马克思的利用资本主义成果的想法是不谋而合的。
第三,利用外资就是向外国借钱,借人。这样做对吗?我认为是对的。借钱的目的,是用借来的钱买外国的机械设备、机器设备。当我们用这些机械设备,机器设备实现中国的实业的时候,就可以归还这些借款。这些借款是如何归还的呢?就是用出口中国的产品(包括农副产品、原料产品、甚至工业产品等)获得的外汇归还的。因为,外国的机械设备、机器设备、工艺技术,中国人不会使用,自然就要借外国的专家来教我们使用,这就需要借人。中国人有几千年的文明经验对于外国的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生产设备,有很强的模仿力理解力,所以用不了几年的功夫就会掌握引进来的工艺和设备,并进行创造。这就是毛泽东洋为中用的道理。
第四,孙中山的利用外资,是不是要外国资本家来中国投资建设呢?显然不是的!“惟发展之权,操之在我则存,操之在人则亡,此后中国存亡之关键,则在此实业发展之一事也。”“吾之国际发展实业计划,拟将一概工业组成一极大公司,归诸中国人民公有,但须得国际资本家为共同经济利益之协助。”孙中山的这两条原则:发展权操之在我,工业归中国人民公有。证明孙中山的实业计划绝不是让外国资本家发展中国的实业,而仅仅是利用外国的钱、设备、技术、人才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发展。
第五,孙中山发展实业是不是要发展中国的私人资本家呢?“中国实业之开发应分两路进行,一,个人企业、二,国家经营是也。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可以看出,孙中山在这里说的是“个人企业”,个人企业是不是就是资本家呢?所谓资本家,就是个人利用企业发财致富的企业家。或者说用企业赚钱的企业家。孙中山所说的实业,既包括交通运输业、工业。也包括吃喝穿住的生活日用品产业。在实施这个庞大的实业计划时,一切产业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互相依靠的。“国家经营之事业。。。以其财产属之国有,而为全国人民利益计以经理之。”由此可见,孙中山的国有企业决不允许私人经营的。而个人的企业例如,食品加工业、制衣业等在没有实现机器生产的时候,允许私人承办。私人承办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解决国家经营企业的工人们的的吃喝穿住的问题,而绝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个人企业绝不是私人资本家。
第六,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是不是为了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呢?国民生产总值是用货币计算的产品的总量。首先,孙中山的六项计划中全部的计划都是用产品的实际数量为目标的,例如铁路11万英里,公路100万英里。所有的其他实业都是以看得见的实物为根据的。根本就没有提出过实物价值的数量。其次,中国几千年来就存在商品和货币,但是并不是资本主义那样把货币作为资本用来赚钱,而是用货币购买商品来消费。孙中山也是这样,他之所以要从外国借钱,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发财,而完全是为了发展中国庞大的实业计划。所以,这些货币是花出去了,只是货币而不是资本。尽管孙中山也把货币叫做资本,但是实质上,他是把借来的货币作为货币不是作为资本,用来为实现实业计划服务的,这就像个人用借来的钱购买自己穿的衣服的性质是一样的。由此可见,孙中山发展实业绝不是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第七,按照孙中山的设想,资本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制定一个帮助中国实现实业计划的协议,这个协议包括把钱、设备、人才借给中国,由中国人民自己掌握这些借来的人、财、物,在借来的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发展中国的实业计划。孙中山认为如果能这样,“十年之内,我国之大事业必能林立于国中,我实业之人才亦同时并起。十年之后,则外资可以陆续偿还,人才可以陆续成就,则我可以独立经营矣。”毫无疑问,这是不切实际的一厢情愿。事实证明,在中国革命成功以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帮助中国,而是遏制中国封锁中国甚至消灭中国。不仅中国建设需要的人、财、物不借给中国,就是一钉一铆也要实行禁运。当时香港华润公司的同志们最了解这一点。
以上就是我对孙中山利用外资的认识。
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是为中华民族的强盛而策划的,是为中国人民能过上幸福生活而设计的,仅此两点,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没有不表示赞成的,没有一个中国人不愿意为孙中山的实业计划而努力奋斗的。
当我们理解孙中山的实业计划的时候,千万要记住一点:孙中山的实业计划是物质的计划,而绝不是价值的计划!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物质的丰富,而绝不是为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
劳动者2011年1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