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站务区 十一区 新手入门区
1919 0
2011-11-21

孙中山“行易知难”给我们的启示

——探讨孙中山主义(15)

(以下摘录见乌有之乡和实践共产主义这里删去)

以上孙中山从中国古代的“行难知易”入手,说明这种思维方式,一方面是中国落后的原因,另一方面是中国人不愿接受科学知识的阻力。现在到了科学发展的时代,一切知识(包括资本主义的一切成果例如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机器设备、科学的技术人才等等,但是,绝不包括资本主义的赚钱的旧的生产方式)都是不容易学习得到的,但是,科学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只有掌握科学知识,中国人才能够自立于世界之林,中国人才能够不被外国资本主义的欺负。孙中山用十件事实证明:现在中国人要抛弃“行难知易”的旧的思维方式,要树立“行易知难”的思维方式。

   就拿现在来说,中国人很容易地不仅把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用到我们的生产中去。而且也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很容易地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去。结果,造成了中国社会生产中的不可克服的矛盾,造成了社会生活中无法克服的弊病。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就是因为中国人并不知道资本到底是什么?由此可见,“行”是很容易的,“知”是很难的。

   关于资本主义的“知”就是资本主义的理论,就是资本主义的知识。这些关于资本主义的“知”在那里呢?就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的“知”包括以下的内容:

   第一,资本主义是在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彻底分离的基础上产生的。

   第二,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工人一无所有,是彻底分离的必然结果,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是资本主义的一切关系的基础。

   第三,资本家的目的除了赚钱就是赚钱,因此,资本家就必然要把一切生产和一切生活都变成赚钱的工具,就必然要把一切社会活动都变成赚钱的活动,就必然要把一切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的关系。

   第四,资本主义发展的就基本的特征就是,人类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劳动、生产活动,变成了在资本家监督下的异化劳动——雇佣劳动。劳动者这种劳动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别人劳动。

   第五,雇佣劳动就是工资劳动,当劳动者为工资而劳动的时候,不仅生产了工资价值,而且无偿生产了超过工资价值的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剩余价值不仅构成了全部资本的内容,而且构成了资本主义激烈竞争的前提条件。

   第六,由于资本主义的竞争,自然就要产生无ZF主义,在无ZF主义中自然就要产生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中自然就要产生劳动者失业、没有钱、没有生活资料的悲惨的境界。

如此等等的资本主义的“知”人们不去了解,不去认识,而是简单地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运行形式去“行”。这样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比孙中山所论述的“中国快要灭亡了”的事实更加厉害!

    所以,中国人民重要的不是“行”不是盲目地按照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解决我们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最最重要的是认识资本主义的“知”,这个资本主义的“知”实在是最难的!

   这就是孙中山的“行易知难”的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劳动者2011年11月18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