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796 1
2011-12-05


来源:中国经营网       作者:王亚煌

据新华网报道,2011年前三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1292.18亿元,同比增长27.4%;2010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73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税收收入的连年增长,“税感”的日益沉重,为结构性减税措施的不断出台拉开大幕。

   

我们非常期盼结构性减税,正如笔者之前多次所写一样,在当前的税收制度下进行的减税是给富人减税,只可能加重穷人负担,所以不提改结构单说要减轻群众负担的人多半都是别有用心的。我们不进行制度层面上的修改,不增设新税种、合并原有税种、完善减免税条款,一切减税的成果都是落入富人经济学家的口袋。

   

而要完成结构性的减税就一定得分成两方面:一是面向穷人减税,二是面向富人增税。在当前的舆论环境看来,后者才是重点。一方面只有以增税保证财政收入的持续扩大才能成为地方ZF给穷人减税的动力;另一方面人们不患寡而患不均,社会上对富人的仇视远远大于对自身负担过重的担忧。

   

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包括我们目前的税改工作,一些经济学家的口号完全不顾任何哲学基础,肆意乱喊,一味迎合群众的恶性情绪。大呼要向富人征税,还动辄言之税收的任务就是杀富济贫、平均分配,甚至就连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对税收都是这种认识。然而税收绝不是打土豪、分地主,不是把富人的家产搬到穷人家去的简单过程。也难怪在这种思想导向和社会认识下,我们的富人群体会纷纷移民,甚至超过一半都在考虑移民了。

   

同时另外一派秉承自由主义的富人经济学家却每每切中要害,阻止对富人群体的增税政策。他们始终坚持税收是群众向ZF购买公共服务的行为,因此有人提出富人的财富也是辛劳所得,并且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ZF表扬和税收政策的倾斜尚未有之,却欲诛有功之人,是何道理?对于空转了多年的房产税,更是有经济学家犀利的表示国外征收房产税是为了提供服务,完成对房产的保值,而我们房产的产权尚不在己手,征税有何依据,这对有房者岂不是很不公平?更有言之凿凿者称要提高基层群众和一线职工的工资,必须从向富人的减税开始做起,怎能反增?

   

所以对比一侧的口号式、大字报式理论基础,和另一侧的自由主义为根基的哲学,也让ZF陷入了两难。有些领导直言,税改的结果就是要么被群众批斗,要么被学者不带脏字的骂娘。

   

但笔者认为这远非那么复杂的事。我们面向富人增税的哲学理论基础,恰不能拿第三次财富分配来说事,也不能拿劫富济贫来做理由,这是经济学中的强盗逻辑。我们向富人增税理由主要有三:第一,大部分富人群体的致富得益与社会环境的稳定,他们也从中获利更多,理应反哺社会;第二,我们绝大多数富人的致富过程与ZF的政策扶持和倾斜有很大关系,而这种倾斜必然是以牺牲天平另一侧群体的利益为代价的,富人理应对其进行补偿;第三,合理致富是可以的,但致富的过程中如果对社会和他人构成了伤害或利益侵害,那么ZF完全可以以新增税种来实现补贴。房产税正是如此,房产本身的持有是对社会、他人没有影响的,但如果一人过多恶意占有,并炒作交易升值时,这种行为已然对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他人基础的生存需求造成了破坏,我们也应按照其危害程度对空置房和房产交易开征高税种。

   

另外,笔者对结构性减税的另外一层担忧则是脱离国情。我们一些学者又再谈及物价中的税收直观问题,认为隐形税收过多,不如学习美国在物价上直接标注税额和以价征收。笔者认为,这显然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美国商品在计算完税后价格零散之极往往是非常令人厌恶的,特别是现金消费者。所以这种征收方式也只能活跃于美国等信用卡消费大国,但我们目前信用卡持有率据传尚不足5%,占消费比率尚不足1%,如果强行推行必然会给群众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而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也算得上税改的又一层哲学基础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5 13:49:33
支持,我们也要当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