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1106 1
2011-12-13


【财新网】(记者 李永春)“社会科学研究不应当先入为主,不能预设道德、立场标准,应该坚持独立的精神,坚持的科学方法,并具有国际视野,否则很容易陷入‘中国特殊论’的陷阱。这是老清华的社会科学研究的精髓。”

   

1212,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在清华经济管理学院《老清华的社会科学》一书首发式上如是表示。

   

钱颖一阐述了老清华社会科学的共性,具体而言,主要有四:一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二是国际视野和国际学术标准;三是注重对当时中国问题的研究,四是独立之精神。他认为,这四大传统对今天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钱颖一指出,独立的精神是学术研究的灵魂。他强调,这对社会科学研究者尤为重要,这是因为,社会科学学者比其他学者更容易受到政治和市场的干扰和诱惑。

   

他指出,学术上的独立精神,就是要鄙视世俗的权力和金钱。要有抵御权力和金钱的勇气和毅力,同时还要崇尚真理,尊重事实,不畏权威。只有坚持独立之精神,才能创造出经得起考验的学术成就。

   

其次,社会科学要重视中国问题的研究。钱颖一指出,“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全世界也更加关心中国。在这方面,中国学者有天然的比较优势。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研究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心理问题,力求站在研究中国问题的国际前沿。”

   

在谈到科学的研究方法问题时,钱颖一表示,研究社会问题,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讲逻辑、重证据,不能信口开河,也不能只讲观点,没有证据,中国人在研究社会问题时更容易立场先行,先入为主,这是违背科学传统的。

   

在他看来,中国学术传统中缺乏牛顿力学那样的理论体系,也缺乏系统的检验理论的经验方法。当年清华的前辈在研究社会问题上率先引入科学方法,非常值得中国学者学习,尤其是研究社会热点问题,更应如此。

   

最后,他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坚持国际认可的学术标准。钱颖一特别指出,不管是研究中国问题,还是外国问题,都要有国际视野,更要力争遵循国际学术标准,不能自说自话,坐井观天。

   

“学术研究,如果没有国际视野,很容易陷入‘中国特殊论’的陷阱。这既不利于深刻地分析中国,也不利于说服国际的同行。社会科学是一门科学,虽然研究的内容,因时间、地域不同而差异,但学术标准只能是一个,那就是国际上认可的通行标准。”钱颖一指出。

   

1952年前,清华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重要影响和贡献。1952年全国大学院系调整后,清华由综合性大学逐渐成为一所以理工科见长的高等学府。上世纪80年代以来,清华又陆续重建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学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1-12-13 16:00:58
独立精神到底是什么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