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3475 14
2010-08-06

超越西方范式:中国学术研究的使命

A2422原创

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开放,在学术研究领域,很多国外学术著作也被大量地译介到中国。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国外的各种新奇的思想走入中国,我们不再闭关自守,也不再在意识形态的约束下将大量书籍打上“内部发行”的印记,只供某些够了级别的人阅读,读书与研究不再是一种政治待遇,而成为了一种每个人都享有的基本权利。
但我们的学术研究目前似乎已经出现了矫枉过正的倾向。好像一切理论都必须有外国的学说作为依托。比如某著名学术期刊就曾经明文规定,凡是向该杂志投稿,英文参考文献不能少于所有参考文献数量的一半。这位基本上就是提示作者,凡是研究,就应当从国外的理论出发,因为那是“先进的经验、先进的理论、时代的前沿”。好的论文必然是“紧跟时代前沿”的,因此,就必须用国外的而理论。你不打算用外国的理论,就别向这个杂志投稿。
除了来自期刊的要求外,还有来自学校和科研院所自身的压力。现在大多数学校都要求教师和学生发表英文论文,比如SCIEIISTP,并且,规定发表英文论文的重要程度甚至高于转发表中文论文的重要程度。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将中文论文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与发表在英文的EI上,待遇同等,而发表在SCI上,其贡献程度大于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上。凡是在大学里呆过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中国社会科学》是社会科学领域最具有权威性的学术期刊,稿件率用率不足0.2%。而发表EI论文,一个英文功底较好、专业基础还过得去的硕士生就能办得到。将此二者相提并论,看看我们有些人的民族自卑感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如果说自然科学是世界性的,用英语发表有利于国际交流,我们姑且认为这种说法还算过得去,那么,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更图书的是其区域性。一个国家、民族有自身的特点,有自身的问题。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很多问题尚且不可以一刀切,那么针对这些问题而写的论文呢?难道这些建议对全世界来说具有“普世价值”?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一解决我国甚至是特定地区问题的论文,却大量地发到英文的期刊上,收录于英文的论文集中。这些文章给谁看?从写出来那一刻起不就是等着尘封吗?即使有必要与海外交流,那么实际上有多少文章进行了真正的交流?又有多少文章的质量值得国际交流?
我们的研究言必称西方,言必称西方的背后是言必称美国。仔细想一想,我们上的课程所教授给我们的,又有多少不是海外的舶来品?我们看的书,有多少不是美国的?仅以被广受推荐的“美国高等教育经典著作百种”为例,这是美国人给美国人自己开出的读书清单,现在却成了中国很多高等教育研究者的必读书目。看看这个清单的内容,大都是针对美国自身存在的问题来论述的。而这些问题大多数并不具有普遍性。其实,就连一些美国学者自己都人为,“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特定地产生于美国经验,不能轻易移植到国外,……,事实上,中国审视本国的台湾、香港地区以及日本的经验以寻找直接相关经验也许更有意义。(【美】菲利浦·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中文版序言第4页)高等教育学科是如此,其他社会科学学科也是如此。

我不是在反对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一百多年里来,闭关锁国带个南中国的是盲目自大。天朝胜景的背后是虚弱与灾难。从洋务派到学习苏联,从学习苏联到今天的学习西方、学习美国,无不反映出国人求发展、求进步、求强大的心理,同时也包括着一些人盲目崇洋媚外的劣根性。即使我们全部照搬美国经验,中国也变不成美国,中国只能作自己。学习先进市必要的,但是我们不能再学习中忘掉自身的实际情况。正如杨慧林所指出的,“如果我们一味学习别人端给我们的经验理念,永远也无法摆脱这种消费被消费的悖论。……总是对别人的新故事趋之若鹜,或许正是我们不断落入老故事而显示不出原创性的原因之一”(杨慧林:《英国高等教育观感》,《读书》2010年第3期,第79页)如果我们对此没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只会不知不觉地围绕着“西方中心”范式,而自己始终处在世界的边缘,围绕着中心亦步亦趋,并随着离心效应被日益边缘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8-17 00:44:51
就经济学来说,西方理论巳经衰了,中国学者现在还在紧跟自然不会取得什么成就。

楼主不必太担忧,中国的新思想自然有出头的时候。新思想如自然界中的某种东西静悄悄的成长,潜藏多年会突然冒出来改变世界。潜在的力量代表未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8-17 00:48:02
追随旧理论无疑于浪费好时光,让他们去折腾吧,你的归劝的话他们理解不了,上帝对蚂蚁说:快回家吧,蚂蚁听不懂,上帝也白费神了。上帝如此,况乎我们这些凡人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9-5 18:24:03
谢谢楼上的鼓励与支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19:41:10
范式范式~~从一颗种子做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1-5 20:00:16
赞楼主~
思想很伟大,细节还要增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