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上]
三:如何改进
很显然,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应用存在着很大的混乱。“马克思喜欢用使用价值,对效用很少有论述;而效用学派则喜欢用效用,对使用价值则用之甚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研究效用问题”,[1]而效用论则对使用价值漠不关心,斯密更是把二者等同,现代经济学家对此也是根据个人不同的理解,解释多多。
马克思《资本论》中没有效用的地位,效用论也不关心使用价值,但这并不能够说明二者没有关系。无论效用或使用价值,如果独立的考查,他们都存在质量的二重规定性,这种存在是客观的,现实的,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可能会导致理论研究的逻辑混乱。仔细分析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很明显,它是商品的所能提供给人的有用性,但无论这种有用性如何,它都是质与量的统一;效用或边际效用学派也是如此,它重点强调的是商品的量的来源,因此,它似乎对质没有讨论,一说就是效用所能够提供的快乐,或者说边际效用大小,从没有具体效用之义,但其并不等于没有质的讨论,因为任何量都是质的量,任何实体的质都是以一定的量为存在基础的,因此效用的质显然也是客观存在的。xieyongxia01认为:“这两者应该区别对待,质是质,量是量,而许多传统都是在混用,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其实既包括质,也包括量……;在古典效用学派或边际效用学派也没有真正区别分开质与量,也是用效用代表质,在应用时加量——效用量,以示质与量相区别。”[1]
如果说斯密、马克思和效用学派不能够准确区分二者是由于其历史局限性的话,那么,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区分二者则是完全必要的。“从商品的效用与人的关系来说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质与量两个方面,如100斤小麦,其质是能够充饥,而能够充饥,这是小麦的功用(使用价值拟或效用);而量则是100斤小麦能够给人提供多大的功用(使用价值或效用的量),功用与功用的大小是完全不同的。从逻辑学上讲,概念的明确是逻辑推理的前提。”,是理论研究的必然要求。[1]
使用价值或效用都不过是商品对于人的功用及其大小多少的描述。如果区分是必要的,那么,如何区分二者则是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另造新词必要性不大,效用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习惯中历来是指效力和功用,如《辞海》在解释效用时所谓:“物质或劳务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或有用性;是物质或劳务的客观属性”,[8]边际效用学派的维塞尔也说过,“所有财物的用处——财物所提供的全部效用——归根到底是对需要的满足”[9];而使用价值概念中的价值的存在,人们无法寻找出有用性的涵义,很容易使人们想到的却是,价值判断——人的主观判断,商品的量的判断,因此,用使用价值来定义功用是不符合语言规则的。由此可见,用效用描述功用,使用价值描述效用量比较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习惯。
效用用作对质的描述,如暖、充饥、提神等等,他不同于暖、饱的程度,也不同于精神的状态,又由于质的存在是客观的,那么在该意义下的效用——质就具有客观性;而使用价值所描述的量则是物提供给人一定数量效用的规定性,其大小则是指现实程度、状态的描述,其实也就是效用量的描述,不同的人对暖、饱的程度反应是不相同的,所以在该意义下的使用价值——量具有主观性。
四:继续深化使用价值和效用的讨论
讨论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需要继续深化讨论的问题还很多:
1,有相当部分问题还没有达成共识。特别是对xieyongxia01的改进颇有微词,如zhaver就认为:“对于马克思的使用价值和西方经济学的效用,我们应该尊重其本意”,然而他们的本义是什么呢?其实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含义。静水流深等“对于‘效用指功用,使用价值描述效用量’的提法仍然有不同意见。”[1]使用价值和效用的概念及其关系问题仍是人们讨论的焦点问题,如何更恰当和科学的阐述该问题应当是经济学人努力的关键。
2,明确效用和使用价值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次讨论也涉及到这个问题,但对该问题的讨论还很不深入,如:静水流深认为“一定将商品的使用价值与效用与一般物品的功能作用区分开,这个问题在当今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1]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效用和使用价值与商品价值、价格的关系问题,最终将其溶入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
3,进一步深化讨论,最终目的是通过利用效用和使用价值的关系整合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完善经济学理论。正如静水流深所说:“是否可通过二者关系的融合为马克思经济学的发展撕开个突破口”,思维力量则认为:“科学总是要走向统一的,……确立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就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融会贯通,科学的统一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1]
附:参考文献:
[1]zhaver.“使用价值与效用既有密切联系又有严格区别——与谢永侠先生商榷”,[DB/OL],新浪论坛经济学人2007-09-24.
http://bbs.finance.sina.com.cn/t ... 8828&tbid=2551.
[2][德]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3]陈永忠.经济新学科大辞典[Z],海口:三环出版社,1991
[4][英]斯密.国富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5]高荣贵.经济学辞源[Z],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6]李松龄.抽象使用价值与生活资料消费规则[J].消费经济,2001(3)
[7]刘小怡.“关于使用价值的几个问题”[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1)
[8]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
[9][奥]维塞尔.自然价值[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转引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abdc401000b6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