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9790 7
2006-12-27

现在学术界好像越来越取得共识一样,认为使用价值、功用与效用的概念是等价的,可是事实上是如此吗?我认为这是大家逻辑混乱的结果,使用价值、功用与效用的论述角度出发点都不同,前两者是客观的而后者则是主观如何会相同呢?请大家讨论!

—————林汉扬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12-28 14:47:00

物品的使用价值如何体现呢?物品的使用价值即是:“物品相对于使用者的有用性,是被使用者使用的价值”其实,就这句话来说,应该是“被使用价值”,可马克思称之为“使用价值”。当然,也可能是引进“马论”的翻译者罗辑混乱,才使这么重要的概念成为阻碍国人正确思想的干扰,但我们在论述物品的价值时,常用:“这个物品的使用价值”,可见,正是以“物品”为参照系统或陈述对象,只有这样才可能客观,否则,“这个物品”就成了说这句话的这个人的使用价值——即他或她(陈述主体)的“效用”,因此,在本人的经济学思想系统中,为了不被干扰,从物品(参照系统)的角度出发,勉强用“功用”这一概念,并且引进参照系统、参照主体系统、参照客体系统等概念;而现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从人的角度出发论述物品的价值(效用)便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消费时,获取的满足程度”。可见,两种思想知识系统论述的参照主体系统是不同的,这就是它们矛盾的根源所在,认识这一点很有必要,可说是解读两种思想知识系统吸取它们合理成分的思想准备工作,许多人看不明我的“功用”便是要么局限在“人” 的 角度出发,要么,以机械化的观点看待,这样是无法理解的。记住,“引进参照系统”!
另外,一种物品(参照系统)并非对任何目标系统或环境(特别是“人”)全都有被使用者使用的价值——“功用”的,有些物品不但少有被使用者使用的价值甚至没有价值更甚至负价值!就算是对同一个人在不同时空被使用的同一种物品,其“功用”也不同。

因此,我认为:使用价值是价值参照系(或价值主体)被价值对象使用的价值(效用),价值参照系一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任何能被价值对象使用的事物;效用则是价值参照系(或价值主体)在使用任何能被价值主体使用的事物时获得的满足程度(或优化效应)。

价值参照系(或价值主体)的使用价值是相对于价值对象向外的,当然,价值对象也可以是价值参照系(或价值主体)自己,这时,使用价值=效用;效用是环境相对于价值参照系(或价值主体)的有用性引起、获得的满足程度(或优化效应),是向内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5 18:02:5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7-27 08:20:05
很有意思的问题,值得研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8 20:59:06
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5:21:56
林汉扬 发表于 2006-12-28 14:47
效用则是价值参照系(或价值主体)在使用任何能被价值主体使用的事物时获得的满足程度(或优化效应)。
问题是人对物的评价值或者对满足程度的评价,可不可能在人与人之间转移。要成为交换价值,必须可转移。

而问题,在于对物的评价程度可转移,那么意味着,人可以控制他人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进行转移。如你喜欢吃人肉,而他不喜欢吃,你可以把这种满意程度转移给他么?
如果满足评价的程度不能转移,那么所谓的“效用”就不是决定交换价值的,而仅是人与物直接的关系,而不涉及他人

那它代表的,只是个人与物的关系,这意味着,相对每一个人来说,全世界都必须是他的,不存在交换或者交换削弱,那么才存在人对物满意程度评价的次序?

那么边际效用论还适不适合市场经济?显然产权上就冲突,必须对于每个人来说全世界都他们的,不存在交换,那么边际“效用”所决定的次序问题才会直接存在,相反这边际效用论好像更能在生产资料公有的计划经济中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10-19 15:29:30
人对物的“满足程度”的评价性,不可能能在人与人之间转移,只要不能转移。那么它就不是决定交换价值的因素。而只是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在人与物的直接关系中,世界所有物的产权,必须是评价次序的人拥有,显然这里,“人对物满意程度的评价”就与生产资料产权离的市场经济无关了。
相反新古典的“效用”的能在生产资料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中存在,但问题是个人不可能拥有别人的劳动,必须存在劳动的交换,那么“这种人对物满意程度的次序评价值——效用”,也只是在现实计划经济中接近成正确。

很搞笑,新古典的理论实际上更适合计划经济,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更能解释资本主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