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主义发展理论在拓宽发展经济学的理论视野、引入新的分析方法的同时,在很
大的程度上是以制度分析掩盖甚至取代了对经济发展问题的具体研究。这种理论上的片面性根
源于作为其理论基础的新制度经济学的两个缺陷:其一,脱离经济目标而泛化制度功能,陷入
“唯制度主义”;其二,脱离制度环境孤立地分析单项制度安排的创新及其变迁问题。为了克
服这两个缺陷,本文试图联系经济目标,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以制度结构而不是单项制度安排
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和把握制度创新及变迁问题。文章首先给出单一经济目标下制度结构均衡
模型,即暂时不考虑经济目标对制度结构的选择和配置的影响,而突出制度创新及变迁中各种
单项制度安排之间的相互联系,在更为广阔的背景得出与新制度经济学基本一致的结论。然后,
放宽基本模型中的两个假设,讨论制度结构均衡的变动问题。由于是以制度结构为分析对象,
在制度变迁问题上,本文对新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理论作了适当的修正。最后,在扩展
模型中突出经济目标对制度设计、实施、变迁、配置的影响。本文认为,特定的制度总是为特
定的经济目的服务的,制度对经济发展从而对社会福利水平的影响表现为促进经济目标的实现。
正是因为设定的经济目标不同或对目标有不同的理解,才有不同的制度结构选择及其配置格局。
考虑了经济目标的制度结构均衡模型,有可能为我们在经济学研究中把制度分析与具体经济问
题研究结合起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