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71 0
2011-12-31


 【财新网】(记者 高昱)12月30日,2011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收报2199.42,全年跌幅21.68%,“全球熊市冠军”的名号已经板上钉钉了。

  尽管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十年一觉扬州梦”,但横向比较,中国股市确需掩面:在欧债危机风波中心,伦敦富时100指数今年仅下跌8%,法兰克福DAX指数下跌16.42%,疲弱的美国市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今年反而涨了2.12%。

  中国股市为何不仅不能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面共同成长,甚至连在金融危机中受挫深重的欧美国家都不如?其中道理100个论者能说出101个观点,但万变不离其宗,这股市吃进去的是奶,吐出来的是草。有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0年末,A股累计融资4.3万亿元,累计分红总额约为1.8万亿元。根据普通投资者在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不超过30%计算,普通投资者所获得的分红数额累计只为0.54万亿元。这意味着,近21年来,A股市场给予普通投资者的现金分红总额占融资总额的比例不足13%。其收益远不及同期将钱存入银行获得的利率收益。而今年以来,A股总融资额又达到6826.62亿元,是十年前的6倍多。

  我们当然不是说分红就代表着一切。美国有相当多的高成长科技公司一直不分红,但股东也获得了高股价的回报。中国股市的问题在于游戏规则“重融资、轻投资,重圈钱、轻回报”,是典型的公司至上思维,殊不知在诸多股市丑闻中,利益受损最烈的还不是中小股东,而是资产被侵占、资金被挪用的上市公司。

  应该说,郭树清上任证监会新主席以来,给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一阵清风。11月份以来,证监会先后颁布了强制分红制度、创业板退市制度,最近又提出带头要诚信,向内幕交易开战,郭树清的“三把火”,似乎为解决中国股市之顽疾开始了破冰之旅。

  然而,改革需要“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真正要让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监管者首先需要扭转的是指导思想,是对这个市场的根本观念——这个市场的主体是花钱买股、拿脚投票的股东,一切制度的导向,应是以保障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为核心诉求。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接下来的改革规划,无非是对一系列制度的重新修订,包括设立市场化的发行制度,让优质上市公司以一个合理的定价机制,获得源源不断的资金输血,发展壮大,使股东的投资保值增值,实现良性循环;相反,劣质公司不能投机上市,上市后也有通畅的退市制度,操纵市场者得以严惩,斩断权贵资本的制度套利渠道。

  从重融资到重投资,从重圈钱到重回报,从重发展到重保护,摆在新主席面前的课题并不新鲜,中国股市再跌多少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无非是不要把股市再当成提款机,再当成一盘大棋里的棋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