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469 12
2007-01-03
当今,经济学正面临严峻挑战。稍加留意,“经济学的无能”、“经济学怎么了”、“人们为什么会嘲笑经济学家”等醒目而刺耳的言词,不难找寻。就传统政治经济学而言更是如此,有的学者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作为基础理论的地位受到很大威胁,出现了基础理论‘缺位’的现象。 ”(谷书堂、高明华,1999)。对此我举双手赞成。我坚定地认为,基础经济学革命性的变革已经是必然的趋势。<BR>    然而,也有不少学者,置身死胡同竟然“流连忘返”,对于新生的经济学新体系,不是不屑一顾,就是求全责备。即使是一些反对传统理论的学者,往往也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这表明要实现经济学革命性变革,眼前尚无坦途。我们面临的任务不仅是立新,还必须破旧。<BR>    本书意在为实现经济学革命性变革开辟一条新途径,同时十分注重了破立统一。<BR>    本书的整个体系,主要由绪论、二元对立统一价值论、多元有机系统权益论、控钞抑息一税运行论四部分构成。<BR>  第一章绪论,在简要梳理整个经济学体系的基础上,指明了权益机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理论体系框架,并就方法论问题提出了一些新观点。<BR>    第二章二元对立统一价值论,揭示了交换价值的二元基础,得出了交换价值是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的对立统一这一新结论。<BR>    第三章多元有机系统权益论,运用系统论原理,把整个权益系统划分为劳动付出权益、资产所有权益、经理经管权益、企业发展权益、区域环境权益、国家调控权益、用户消费权益七个元素,并对七个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为更加科学地反映经济关系开辟了新途径。同时通过权益矛盾的分析,提示了社会形态的演变规律,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对社会形态的划分作了新概括。<BR>    第四章运行论,以控钞、抑息、一税(只收遗产税)为主要特征,构筑了从根本上不同于传统思路的全新的运行论体系,并针对国家金融体制、财政收支体制、对外贸易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微观管理体制、企业运行体制的设计和面临的通货膨胀问题、失业问题、经济停滞和经济波动问题、贫富悬殊、公平、效率问题、国家经济信用问题等作了剖析和解答。<BR>  前三部分形成多年了,在寻求出版时,出版社曾邀请专家审过稿,但因非常偶然的原因未能正式出版,这次出版时将其审稿意见一并附上。从审稿意见不难看出,他们曾给予过肯定甚至褒奖。第四部分基本是1998年1999年构建的,它植根于前两部分的逻辑延伸之中,其结论可能会使不少读者感到吃惊。<BR>   在这里我想提请读者重点注重以下重大发现:<BR>  一、市场机制有促使每个有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工作得到相应报酬的功能。只要丢掉税收和利息等搅害,使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每个人的所得就会与其实在贡献大体相当。因此,微观上应该自由放任,在这方面可以更大胆地想象。传统税收和利率功能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内在规律来实现。<BR>  二、有效的公益事业同样创造了相应的价值。其也是市场的内在需要。桎梏于传统财政收支约束的运行方式,既浪费人力物力又限制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控钞的前提下,借助国家经济信用这笔巨大无比的无形资产,可以有效实现空前的高效运作。  <BR>  本书构想的经济制度,以微观上高度充分自由、宏观上非常手段调控为特征,大大降低了微观运行和宏观运行的成本,同时有利于公平公正的真正实现和经济秩序的根本改善。     <BR>    这一新体系如果成立,将是经济学史上的一次空前大革命,将是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新时代的新生和新胜利。所谓“凯恩斯革命”等与之相比,也会逊色很多。<BR>  建立这个新体系是我的终身课题。但这些年由于一些其他事务暂时搁浅了。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小册子,是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研究成果。有些观点在正式发表的论文或文集中发表过,全部内容都在互联网上发布过。曾经还在《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旧版综合论坛上开辟过专栏,并在其辩论室栏目作过专题辩论。有些网站还制作成可供下载的电子版供人参阅。这一次,除把在网上辩论中得到启发而把六大权益概括为七大权益(增加了一个区域环境权益),修订了一些背离微观上放活的提法,以及新增了微观运行体制设计一小节外,基本保持了原貌。现在出版这个小册子,目的是先把自己的这个阶段性成果作一记录。本书的一些观点虽然多数形成一二十年了,但仍然没有过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作为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其中一些观点虽然已经或正在成为现实,但不少观点继续超前,而且仍然有必要提醒大家,本书内容为瞻前性学术研究,有些观点的实施需要配套环境,请勿盲目联系现行政策!<BR>  由于准备正式公开出版这个书稿时,正值作者策划的3948沟通网(http://www.3948.com)改版推出的关键时刻,没有时间和精力对本书作一次较全面的修订。应该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一书稿,虽然怀胎近二十年但至今仍然是未舔净的婴儿。稚嫩浅陋、错误遗漏之处还请包容谅解!一定时候我会回归这个终身课题的。对本书体系的进一步探究、完善、修订再版是我不可动摇的目标。<BR>  最后,感谢所有的读者。希望对此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不同意和反对本书观点的读者,成为我的老师和朋友。并真诚地热切地盼望读者朋友一道来对本书整个体系及其具体观点,在证实的基础上充实、在证伪的基础上否定。无论是建设性的指导意见,还是否定式的批评意见,我都是十分欢迎的。希望在再版《权益机制经济学》时,能够提到您及您的观点。同时在这里我也衷心地感谢所有在本书创作和出版过程中给予过帮助的老师们和同志们!特别要感谢的是曾经给过我很多鼓励指导的已逝去的我的父亲——李玉元同志(1930.4.3-2002.9.13)。他老人家一生为人正直、勤于思考、工作敬业、对党忠诚,虽然在左倾思想影响时期因受过一点冲击而变得有些谨小慎微,但对我的大胆反思却一直给予了支持和鼓励。
<P>                                  李光维<BR>                    二00六年十一月<BR>参考文献</P>
<P>        谷书堂、高明华,1999:《中国经济学:繁荣中有困窘》,《经济学动态》,第3期。</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2-7 08:46:00

没人顶啊,自己顶一个。欢迎访问本人博客——上面有书稿全文。


http://3948.blog.sohu.com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7 8:46:2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7 12:44:00
关注一下,思想的力量也应该由市场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7 19:59:00
以下是引用逆风飞扬在2007-2-7 12:44:00的发言:
关注一下,思想的力量也应该由市场决定。

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由此看来,思想的经营也很重要,思想的包装也是必要的。

我的这个思想还没有包装好。还没有做到应合学院派的味口。但其思想精髓,有眼光的思者不难洞见。

欢迎关注!希望支持!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7 21:45:00

阁下是不是李光维?

你既然自己自成体系,那你把你自己的独特地方简单总结一下,是否可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7 21:50:00
恕我冒昧的说一下,简介看上去就好像是把经典经济学改头换面打包再卖,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不可以把所谓的革命内容列举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