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金融投资论坛 六区 金融实务版
1080 0
2012-01-06

 2011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两市双双大幅反弹,给人们带来一丝希望:股市这回 见底了?但更多依然是疑惑:反弹过后会否继续下探?回看2011年,市场短暂反 弹后再度陷入跌势数不胜数,展望2012,大盘何时、何处见底?经济、调控政策 会否给力?股市扩容又会否再续?……

  大盘何处见底?

  在过去的2011年,曾被一些分析人士言之凿凿称为“铁底”的指数点位,屡 屡被大盘无情击破;时至2012年,尽管主流观点依然坚持认为当前市场已处底部 区域,但究竟底在何处?在2011年最后一个月市场屡屡创出新低背景下,大盘何 处见底愈发显得扑朔迷离。

  记者查阅市场各主要研究机构最新的股市策略报告,与往年机构纷纷预测新一年 大盘点位不同,对于2012年大盘具体走势和点位,机构表述均较为“朦胧”,多 将着墨点放在分析2012年各种因素可能对股市带来的影响上。

  回顾2011年A股市场,除一季度有一波上攻3000点的春季行情外,全年 震荡下行,上证指数累计下跌21.6%,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8.4%,中小盘股 跌幅更大,中小板指累计下跌超过37%,创业板指累计下跌近36%。

  展望今年市场,多数机构认为,2012年上半年市场基本面仍有进一步下滑的 空间,具体体现在经济增速和企业盈利将进一步恶化,而相对有利的一面在于调控政 策逐渐转向宽松,以及市场阶段性的流动性改善。

  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有利因素是否能够足以对冲基本面下滑的负面影响。来自中 金公司的分析说,很难轻言本轮市场寻底之旅已经结束,但是在经历持续深幅回调之 后,一些有利于市场的因素正在增加,不过,A股市场依然充满风险。

  经济能否“给力”?

  据国资委公布的数据,2011年前11个月央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6% 、净利润同比增长3.6%,增速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2.1个和46.5个百分 点;与此同时,国资委有关负责人称,央企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抓紧做好3年至5年渡难关、过寒冬的应对准备。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速回落、企业利润增速下滑的现状。在全球经济 尚未出现明显好转的大背景下,2012年,经济及上市公司利润增长恐怕难以“给 力”股市。

  上市公司2011年三季报显示,2000多家上市公司整体净利润累计同比增 速20.26%,低于二季度的23.9%和一季度的25.2%,呈现逐季下滑态 势;交通运输、非银行金融、钢铁、电力设备、电力及公用事业、汽车等行业利润同 比下降较为显著。

  中金公司分析,当前困扰A股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经济大转型未见,全球经 济目前还未走出滞胀周期,发达国家消费难以持续反弹,新兴市场产能过剩,整体缺 乏具有足够体量的新兴经济增长点,同时,油价、农产品价格持续高企,资源瓶颈约 束依然存在。

  而回看国内,经济增长依然过度依赖资本增长,固有经济增长模式难以发生改变 ,大量所谓新兴制造业依然与传统制造业一样缺乏核心技术,重投资建设,轻技术研 发的状况未有改变,另一方面,却是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人口红利难以为继。

  政策如何演变?

  2011年12月初,央行3年来首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一出,处于下行 通道中的股指出现短暂反弹。

  市场人士分析,近期A股反弹诱因基本都是市场对于政策放松的预期,不过,一 旦政策放松预期回落,A股市场马上又重回下跌趋势;在未有实质性解决股市长期问 题的政策与措施出台之前,这种市场博弈在2012年将延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提出“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经济工作主要任务的第 一项是“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统筹处理速度、结构、 物价三者关系”。

  分析人士指出,政策执行由“防通胀,调结构,保增长”变为“稳增长、控物价 、调结构”,表明在通胀下行、经济增长放缓预期加强、全球各国均开始关注增长的 趋势下,政策重心已经明确从“控通胀”向“稳增长”转移。

  颇为牵动市场神经的是货币政策。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货币政策稳健基调不变 ,但在众多市场人士看来,货币政策将趋向放松,而对于股市来说,相对有利的一面 就在于政策面的逐渐转向宽松,以及市场阶段性的流动性改善。

  不过值得重视的是,如果放松幅度过大,仍有导致通胀反弹的风险,有分析人士 就提醒,短期内对于货币政策大幅放松不宜期望过高。

  高速扩容再续?

  股市大扩容,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是近年来困扰A股的根本问题之一。

  据中金公司分析,2008年以来,A股指数走势远弱于美股,但另一个层面, 2008年以来A股流通市值增速远超美股,二者走势的迥异显示A股市场股票流通 供应量过大过快,这也是过去三年内压制A股股价上涨的核心因素,而在未来较长一 段时期内,供应量增速依然是A股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有统计显示,A股2011年共计进行277宗IPO,实际募集资金达到27 20亿元;实施增发183起,募资合计达到了3577.9亿元;配股13起,募 资合计372.56亿元;再算上公司债、可转债等,A股在2011年实现超过8 000亿元总融资额。

  展望2012年,有迹象显示,扩容压力仍旧不容忽视。城商行和国际板仍是今 年IPO面临的主要不确定性因素。

  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情况看,2012年社会融资总量可能会同去年相近但直 接融资占比将会上升,其对股票市场的扩容压力不容小觑。据中金公司预计,201 2年全年的IPO融资需求将在3000亿至4000亿元之间。

  另一方面,企业再融资需求依然很大。据中金公司统计,通过增发预案的企业合 计融资需求已经超过6400亿元,未来再融资压力较大,同时银行板块潜在融资压 力有2000亿至4000亿元,可能以债券或股市再融资方式体现出来,预计20 12年再融资需求约在5000亿。

  人气何时重聚?

  2011年11月中旬以来股市新一轮大跳水,令众多股民本已对冷却的投资意 愿进一步降至冰点。

  去年年底,A股迭创新低,上证综指更是以2166点创下近3年来收盘点位新 低。从分行业指数看,2011年各主要行业指数无一上涨;与此同时,市场成交连 续数月维持低位,上证日成交一度不足400亿元。

  大批股市投资者损失惨重,据此间众多理财机构反映,“如何解套”成为近一年 来投资者咨询最多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场,更多散户成了“僵尸”户,以中登公司公布的的1 2月19日至23日的数据为例,这一周时间内,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仅709万 户,期末休眠账户高达2497万户。

  在诸多分析人士看来,信心是股市重振的基础,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股市人气 重聚已非一朝一夕能达成。

  央行的储户问卷调查报告也显示,储户储蓄存款意愿更高,而投资意愿则显著回 落,在各主要投资方式中,选择“股票投资”的储户只占9.2%,降至2009年 以来最低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