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博弈论
8143 4
2012-01-10
  1.伯特兰德寡头模型分析房产商之间的价格竞争

伯特兰德寡头模型中厂商进行的是价格竞争。两个厂商生产的是有一定差别的同类产品,在品牌、质量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伯特兰德模型中厂商的产品之间有很强的替代性,但又不是完全可替代,即价格不同时,价格较高的不会完全销不出去。两房地产商之间的竞争和模型中的假设完全一致:两房产商面临着是否降价的价格竞争,生产的是在品牌、质量上有所不同的产品,当一个楼盘比另外一个楼盘贵时,价格较高的楼盘并不会完全销不出去。两房产商分别为厂商1和厂商2.

当厂商1和厂商2价格分别为P1和P2时,它们各自的需求函数为:Q1=f(p1,p2);Q2=g(p1,p2),假设两厂商的成本分别是c1,c2,两厂商同时决策。(可以认为房产商在做出是否降价的决策之前,不知道对手是否会降价,认为他们是同时决策。先后决策情况会有所不同。)

在该博弈中,两博弈方为厂商1和厂商2;各自的策略空间为s1=[c1,P1max],s2=[c2,P2max],其中P1max、P2max分别为厂商1和厂商2还能卖出产品的最高价格;两博弈方的得益就是各自的利润,即销售收益减去成本,它们都是双方价格的函数:

U1=p1*q1-c1*q1=(p1-c1)*f(p1,p2)

U2=p2*q2-c2*q2=(p2-c2)*g(p1,p2)

用反应函数法分析这个博弈。上述得益函数在偏导数为0处有最大值,求出两厂商对对方策略(价格)的反应函数为

f(p1,p2)-c1*f’(p1,p2)=0  

g(p1,p2)-c2*g’(p1,p2)=0   

(f’(p1,p2)表示对p1的偏导数,g’(p1,p2)表示对p2的偏导数。偏导数不方便打。见谅!)

纳什均衡(p1*,p2*)是两反应函数的交点,则必须满足:

F(p1*,p2*)-c1*f’(p1*,p2*)=0

G(p1*,p2*)-c2*g’(p1*,p2*)=0

解此方程组可得p1*,p2*的具体形式。


假设q1=f(p1,p2)=a1-b1p1+d1p2

     Q2=g(p1,p2)=a2-b2p2+d2p1

其中,d1,d2>0即两厂商产品的替代系数。

根据反应函数法,反应函数构成的联立方程组为:

P1=1/2b1*(a1+b1c1+d1p2)

P2=1/2b2*(a2+b2c2+d2p1)

求两反应函数的交点可得纳什均衡(p1*,p2*),解之得;

P1*=d1/(4b1b2-d1d2)*(a2+b2c2)+2b2/(4b1b2-d1d2)*(a1+b1c1);p2*=d2/(4b1b2-d1d2)*(a1+b1c1)+2b1/(4b1b2-d1d2)*(a2+b2c2)

(p1*,p2*)为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将p1*,p2*代入两得益函数则可得到两厂商的均衡得益。

如果进一步假设a1=a2=28,b1=b2=1,d1=d2=0.5,c1=c2=2,则可解得p1*=p2*=20,u1*=u2*=324.

我们证明这种价格实际上是一种囚徒困境的价格。

从总体得益最大化的角度,使得总体得益最大的价格为p,总体得益为u=p*2q-c*2q(总体市场的销量是单个厂商销量的2倍),利用上面的数据,u=(p-2)*[2*(28-p+0.5p)],u在其一阶导数为0时有最大值,解得P=29,u=729>324*2

两厂商在协商的情况下所获得的利润,大于纳什均衡的价格所能获得的利润。因此,纳什均衡的定价是一种囚徒困境。






2.古诺模型分析消费者之间的需求量博弈

    市场上有2个消费者需要买房子,买方1的需求量为q1,买方2的需求量为q2,则市场总需求量为Q=q1+q2。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P=fq1,q2)。假设房子对每个买方的价值为相同的V。买方12同时决策。

在这个博弈中,博弈方为买方1,买方2;它们的策略空间为[0,qmax],,qmax为消费者的最大需求量,大于这个需求量的话,V<P,也就是消费者购买会得不偿失;买方1的得益u1=v*q1-p*q1,买方2的得益u2=v*q2-p*q2。

用反应函数法分析这个博弈,上述得益函数在偏导数为0时有最大值,求出博弈双方对对方策略(需求量)的最佳反应函数,纳什均衡(q1*,q2*)必满足反应函数联立的方程组,代入可得:

v-f’(q1*,q2*)q1*-f(q1*,q2*)=0

v-f’(q1*,q2*)q2*-f(q1*,q2*)=0

解这个方程组可得q1*,q2*的具体形式。


我们现在给出一些具体的数值和具体的函数形式,进行计算和效率分析。设V=50p=8+Q

u1=v*q1-p*q1=(v-p)*q1=(50-8-q1-q2)q1

u2=v*q2-p*q2=(v-p)*q2=(50-8-q1-q2)q2

利用得益的偏导数为0可得方程组:

42-q2-2q1=0

42-q1-2q2=0

纳什均衡(q1*,q2*)是该联立方程组的解,解之得q1*=q2*=14,q1*=q2*=14为该博弈唯一的纳什均衡,将该解代入得益函数可得u1=u2=196

效率分析:

从总体得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使得总体得益最大的需求量为q,则买方总体得益u=(v-p)*q=50-8-q*q,得益函数在一阶导数为0时有最大值,求得q*=21u=441>392。因此,两买方在协商、合作的情况下获得的得益,大于纳什均衡能提供的得益,纳什均衡(1414)是一种囚徒困境。

    疑问:如果把这两个博弈结合起来,变成一个有同时选择的两阶段完全且完美信息动态博弈,(第一阶段房产商同时选择,第二阶段消费者同时选择)又该怎么分析呢?先分析第二阶段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然后分析第一阶段静态博弈的纳什均衡,得到整个动态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那么不同之处,除了和上面的分析换一个顺序之外,还有没有什么不同呢?怎么样得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我知道这点浅显的博弈论不能预测房价是否会降,但是该分析告诉我们,如果房产商协商成功的话,售价会更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0 20:54:49
1.就目前来讲房地产算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了 ,在这个市场中商家之间的协商是不可信的 ,两个商家没有动力去维护一个稳定的价格,虽然都知道这个价格比均衡价格高,怕的是单方撕毁协议,那么撕毁协议的一方将得会100%的占有市场(因为消费者一定买便宜的).那那个遵守协议的一方就坑爹了,他也会降价的到最后就是纳什均衡了.
2,两个结合起来,由于是完全信息的,消费者也完全知道开发商的开发成本多少,所以消费者一定是选择最便宜的(也就是开发商零利润那个价格),就算开发商合谋也没用,因为消费者不一定非要买房子,但是开发商却一定要将房子卖掉,所以一方肯定会撕毁协议降价销售来赚取利润,那另一方就是协议的受害者,到最后还是会达到零利润那个点,就是纳什均衡点.
3,在完全信息的条件下房产商是不可能协商成功的,房价是最便宜的,坑爹的是我们没有房产商的成本信息,所以才会出现房价高,房产商合谋,因为非纳什均衡点上房产商扔有市场,那么房产商就没有动力去降价加大市场占有率,他的高价销售只要求销售出去几幢就能够挽回大部分成本,用他们的话讲,我们能耗得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2-29 12:16:30
看 平新乔 的 《微观经济学十八讲》吧  讲的比较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4-3 12:59:45
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