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825 1
2012-01-10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刘昊

  昨天(9日,下同),教育部颁布首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针对目前高校教师存在的种种问题“对症下药”。新规颁布后,高校教师如道德失范,不仅将在绩效考核和评奖评优时被“一票否决”,甚至还有可能因此丢掉“饭碗”。


  症状:轻教学轻育人

  规范:公正对待学生

  据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长廖舒力介绍,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的条件下,部分高校教师责任心不强、教书育人意识淡薄缺乏爱心。个别教师甚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严重损害人民教师的职业荣誉。有的少数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意识淡薄,言行不规范,不能为人师表。

  有些高校教师社会兼职过多影响教学。廖舒力说,学生至少有请教教师的权利,而教师社会兼职过多影响教学,甚至上课不备课,这就损害了学生的权利。对此,高校教师道德规范明确提出“公正对待学生、不损害学生合法权益”、“不拒绝学生合理要求”、“不从事影响教育教学的兼职”。

  “道德规范”还明确要求高校教师不得有损害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维护人民教师的良好职业形象,自觉抵制有损教师职业声誉的行为。


  症状:学术不端

  规范:坚决抵制

  不仅如此,有的高校教师学风浮躁,治学不够严谨,急功近利。甚至一些高校教师学术科研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劳动成果。

  廖舒力说,有的高校教师所做的科研成果是利用学校资源取得的成果,但在申报知识产权时,占为己有,这就侵害了学校的权利。同时,还有的教师不当使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在相关学术评议或课题审批时偏向自己的学生或熟人,违反学术评价的公平和公正。

  对此,高校教师首份“道德规范”中明确提出要坚决抵制学术失范和学术不端行为,坚决反对滥用学术资源和学术影响。

  师德失范“一票否决”

  廖舒力表示,这份规范可以看作是高校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要求,同时也是向社会的公开承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各高校均需健全师德考核档案,将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教师绩效评价、聘任和评优奖励的首要标准,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1-10 17:02:55
噢看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