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学科专业设置三个面向: 面向市场、面向学生、面向未来
(1) 面向市场。根据市场需求, 调整和压缩一部分与社会脱节的专业和课程, 增加一些新专业和新课程, 并增加选择课程和专业的灵活性, 努力探索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国内有学者作过统计, 我国近几年的大学毕业生中, 约有三分之一的不在所学的专业岗位上工作, 专业设置不合理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对于一些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 国家应加强宏观的指导和调控, 包括给予适当的保护, 而对于那些应用性很强的专业, 则可在政府的协调下由学校去接受市场的调节。(2) 面向学生。学生的就业状况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指标之一, 学校应尊重个体的差异, 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尽量多开设一些课程,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跨越学科之间的界限来选择不同的课程, 学校加强学生的选课指导, 协助学生自己的专业。(3) 面向未来。高等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要灵敏地反映着社会各产业的部门结构和行业结构的变化及随之出现的人才需求变化, 但又不能盲目的取媚市场, 必须要有前瞻性。学科的综合、交叉与分化并存, 新学科层出不穷, 旧学科重新组合,对于学科专业来说没有永远的热门也没有永远的冷门。高校应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 预测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从长远,为未来培养人才, 从而体现其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 既发挥其适应社会现实又面向未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