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违规违法与对手的破产
曾经是高盛强劲对手的所罗门公司与德崇证券的破产则可以直接归因于它们的违法行为。
在美国国债的申购中,财政部规定,每一个申购者最多可以申购35%的当期发行的国债,并作为经纪人可以为自己的每一个客户申购总量不超过35%的当期发行 的国债。在申购1991年5月发行的两年期美国财政部国债中,所罗门公司自己申购了35%的份额,并冒用两个自己公司客户的名义申购了35%的当期发行国 债。然后,以虚假交易将冒用客户名义申购的国债卖给自己公司。这样,所罗门控制了该期国债总发行额113亿美元中的106亿美元,从而实际上垄断了该期国 债。这一欺诈行为被美国财政部发现后,SEC对所罗门公司罚款高达亿美元。人们相信,如果不是所罗门第一大股东沃伦·巴菲特及时干预——解雇公司CEO兼 主席约翰·古特弗罗因德、公司首席法律顾问唐纳德·福伊尔斯坦、首席ZF债券交易员保罗·莫泽尔等,所罗门很可能就此破产。
在商业经营中,同其他公司相比,德崇证券更具攻击性——更无视法律与道德规范。1986年5月12日,德崇证券的主管与投资银行家丹尼斯·莱文因为内线交 易而受到SEC与纽约州联邦检察官朱利安尼调查。鲁迪·朱利安尼是一位在政治上野心勃勃的检察官,他对德崇证券的内线交易穷追不舍,发现了德崇证券的明星 交易员、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的违法违规行为,并准备用威力强大的《受欺诈者影响与*组织法案》(RICO)指控德崇证券。按照RICO,公司必须 为自己雇员的犯罪行为承担法律责任。1989年,德崇证券被指控包括操纵股市等6项重罪。最终,德崇证券与美国监管当局庭外和解,德崇证券对该6项指控不 进行抗辩,并接受亿美元的罚款——美国历史上迄今根据证券法而进行的金额最高的罚款。根据美国监管当局提出的庭外和解条件,迈克尔·米尔肯在1989年3 月受到正式指控后,从德崇证券公司辞职,德崇证券因此元气大伤。1991年在美国财政部拒绝其救援请求后,德崇证券正式破产。以调查德崇证券而名声大躁的 鲁迪·朱利安尼于1994年成功当选纽约市长,1997年连任竞选成功。2008年,他竞选共和党总统侯选人提名,但没有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