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多年争议后,自2012年开始,国内首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以并入城市快速路的方式提前取消收费,成为第一条“免费高速公路”。
至此,高速公路必定收费的“铁律”被打破。然而,“蝴蝶效应”仍然难以显现。从各地方ZF官员在“两会”期间的表态看来,由于财政压力,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在短期内还无法实现。即便在上海的其他高速公路,上海市建交委也表示,收费仍被看作是调节道路疏堵的必要存在。
事实上,高速公路取消收费后给地方ZF带来的财政压力,以及未来高速公路修建、经营和管理等改革问题未解,“免费高速公路”的普及仍然只能是奢望。
在去年五部委清理收费公路的工作中,沪嘉高速这一高收益率被曝光。在全国公路网的版图中,沪嘉高速只是一个小小的代表。早在2006年,国家审计署就发现北京等12个省市有35条经营性公路超期收费,收取的过路费收入甚至是投资成本的10倍以上。
其中,有不少较短期限内能还清贷款并有合理经营收益的收费公路,也批准按规定的最高收费年限30年收费,部分地方ZF将收费多年、经营效益较好的公路“改头换面”,违规重新批准和计算收费期限。
此后,一些国有公司在ZF的授意下接盘,上海高速公路回归国有化正式启动。
上海市国有资产规划投资委员会常任委员杨建文表示,未来上海高速公路以及规划中耗资近2000亿的轨道交通投资运营,将以国有资本为主。
与上海面临同样境况的浙江省,2008年末该省交通厅公开宣布,今后省内高速公路建设将主要采用ZF还贷模式,这也是以往各地兴建基础设施所采取的老办法。
此种回归,对于地方ZF来说,财政将承受巨大压力。
消息来源:http://www.ocn.com.cn/free/201202/gonglu11092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