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经济金融数学专区
6576 22
2005-03-07
9732.rar
大小:(5.61 KB)

 马上下载

本附件包括:

  • shuxue.txt


一个简短的文章,摘自《西方经济学的终结》,说明一种观点,但个人认为经济学发展单靠数学是不可取的,其发展在于更多的参与者,在于参与者不同背景和不同偏好。作为年轻一代,应该在逻辑思辨和数理功底上都有提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5-3-7 11:10:00

关于数学与经济学,可以套用关于金钱的一句话:“数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7 11:17:00
以下是引用minqinwang在2005-3-7 11:10:15的发言:

关于数学与经济学,可以套用关于金钱的一句话:“数学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数学是万万不行的”。

希望这不是给自己找借口,我觉得中国的大学对于经济学生用数3教材很不合适,结果就像我,高考数学146,大学毕业数学就全忘了。是我不喜欢数学吗?不是!是高数太难吗?也不是。是大学里的经济管理学院本身就不是很重视数学。“数学是用来考试的,要好好学“!我觉得是这句话害了我。如果要学好经济的同仁,千万别忽略数学的学习,前车之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7 11:31:1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7 12:23:00

这个看学校的课程设置了,有些大学的经管学院对数学要求很高。考研的专业大部分都要求数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7 17:38:00

个人体会是:经济学出身,特别是文科底子的同学,以经济学学习为主,用到哪块数学,再去学习,研究哪块。李稻葵教授有过这方面论述。我给大家引一下他的原话:

关注经济学青年人才的培养

李教授对青年人才的成长很是关心,他认为青年学生要学好经济学最重要的就是兴趣,有了兴趣和追求就可以不断的提高和学习技能,另外中国的学生应该到国外最好的大学去接受最先进的经济学教育,这样有利于他们开阔视野和今后的成长。

“学生学习经济学理论最重要的就是兴趣。强烈的追求和兴趣要比读名著,看文章,学数学,学英语都要重要。对于学数学,有许多人在本科时学了好多数学,到研究生阶段已经产生了厌恶,同时他对经济学又丧失了兴趣。好多国外的经济大师走得都走的不是这条路,比如说卢卡本科学的是历史,他们是自发的对经济学有兴趣,因为对经济学有用而去学习数学。就好像踢足球一样,足球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说个子高,跑得快就能够踢好足球,只练体力和速度,没有意识和技巧也是不行的。足球首先是要有兴趣,而不是先去练技巧,速度和反应能力等基本素质是不等于综合能力的,同样具备了基本的经济学素质也不等于具备了经济学的研究能力,有了兴趣再去读各种各样的文章,关注现实性问题,所以说数学是基本功是必要的,逻辑也是必要的,不要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数学和技巧方面。作为老师也是不应该去强迫或一味的倡导学数学的必要性,这点南开做得很好,经济类有400多本科生,即使有大部分都是区企业和政府工作,但是还是能从400多人选出20余人对学术很感兴趣,关键他们是自发的兴趣,有动力去学习,清华只有180多本科生,清华大力倡导学术研究,但只能勉强找出90人或者说是50人,兴趣肯定是不如自发的强烈,所以兴趣不应强迫产生。

另外中国的文化的弱点是喜欢跟风,独立思考的能力较差,所以不要强迫他们搞研究。不要认为只有搞研究才行,每一个领域都会产生状元,去政府也好,去企业也好,经济学是一个大平台,从中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了对经济学特别感兴趣的那一部分人。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建议学校将最有兴趣和最好的同学推荐到外国最好的经济学院系去读书,对中国文化的吸引力要有自信,中国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会回来的,而不是培养给外国人的。

这是我截取的一段,如果有兴趣,我会给大家发全文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5-3-7 17:42:00
发个全文吧,我等好好学习一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