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是一篇旧文,但颇有现实意义。如今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此文给出的解释不一定全对,但比那些牵强附会的概念性御用性评语无疑要强得多。
最近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求职方法,非常佩服当今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是在求职难前,人们终于开始使劲动脑子想办法去找一份工作了。不断地看到这样的新闻事件,也让我一直在思考2009年的大学生求职,我觉得可以用“求职危机”来形容了。
就在刚才刚看到一篇文章,说是北京师范大学2007级毕业生熊博文在网上发帖,愿意以18元/斤的价格,出卖自己未来若干年的“使用权”。我十分佩服这位仁兄的创意,但这里面隐藏了多少大学生的心酸呢,有谁在关注?
看到2009届的毕业生在努力的求职,说实话,让我很感动,感动的同时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他们。但是最近有一个想法,让我堵在心里,不得不写出来。
从题目说起吧,我记得1929年的美国经济危机时,大批的牛奶被倒掉,因为没有市场需求。是因为这些牛奶的品质不好吗?不是,真不是,牛奶的品质十分棒,甚至有很多优质牛奶,但就是在那样的经济危机下被白哗哗的倒进了水沟。
这让我面对面前的求职难,不得不称之为“求职危机”,多年来的第一次“危机事件”。以前我总是在拼命呼吁“大学生,要想在毕业前得到一份好工作,就必须在毕业前武装起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有时候也发狠的去使劲批判当经的大学生的“五大弊端”。
但是今天,我不得不说,大学生找工作难,其实真不能全怪当今的大学生。
当市场没有需求时,再好的大学生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成本,再好的大学生也找不到工作;就像经济危机时的牛奶,品质再好却依然被生生的倒掉。我们媒体和专家在呼吁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要凭良心的去鼓励当今的大学生朋友们,不是他们不努力,是我们这个市场没有需求。
当整个市场没有需求时,你们会去生产没人要的产品吗?
当这个社会没有大学生需求的时候,再大的信心也只是精神食粮,不能吃饱肚子!
不要再拿着“企业不是不需要人,需要人才”来贬低当今的大学生们了,就算是人才,在这个大环境下,企业你们真的有良心去甘愿接纳他们,培养他们吗?
事实是,你们也是在“吆喝”而已。全国高校巡讲,校园招聘的同时,还不忘了在各大招聘网站散发你们的招聘通告。明明自己的企业不招人,或者就招那么几个人,你们费那么大的劲,吊足了人们的胃口,结果呢,你们照样没招几个。
你们当大学生当傻子了吗?你们有什么资本去玩弄大学生?就是几个招聘名额?
你们普天盖地的招聘广告养活了各大招聘网站(当然他们也在拼命烧钱养活自己),却极大的欺骗了当今的大学生求职者。
求职者是弱势群体,你们就凭着自己的几个招聘名额使劲玩,你们有良心吗?
以后,请你们不要再吆喝自己是负责任的大企业了,你们根本不是啊,你们连“三鹿”都不如。
经济危机是一场关于企业的灾难,也是对于大学生的求职灾难。你们的丑恶笑脸就是这场灾难的火上浇油!你们承认吗?
ZF的信心讲话的确可以给在危机中的大学生一些鼓励,但是鼓励并不能代表他们能够吃上饭,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业方向。
其实,绝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没有错。
那些写大学生毛病的人,你们也经历过大学阶段。
80%的学生没有价值观,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责任感,没有经验。。。。。。
这都是他们的错吗?这能够怪他们自己吗?
以后请你们闭嘴吧,大学生没有你们说的那么龌龊!
如果他们在小学时接受了正确的教育,他们的性格不会这么不完善!
如果他们在初中时有负责任老师的关爱,他们的信心不如如此脆弱!
如果他们在高中时不是为了高考死读书,他们连大学的门都进不去!
如果不是因为处处看分数的规定限制,他们不会找不到自己的事业方向!
哪个孩子在小时候没有自己的梦想,哪个大学生不愿意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
不要再把社会的错误和教育的错误都盖在了求职难的大学生身上,他们只不过是这个过程的一个受害的结果而已。你们看到了这个结果,你们却忘却了这个“造就人才”的过程!
罢了,罢了。请你们以后不要再说大学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