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经济学中的效用论,都是价格决定边际效用,而不是边际效用决定价格。边际效用价值论的观点是边际效用决定价格,而不是价格决定边际效用。
钻石的生产成本从5000元一颗变成了10000元一颗,相应地,钻石的边际效用也增加了,这是生产成本导致价格升高,进而价格升高导致边际效用升高”
不是价格决定边际效用,是价格高导致消费减少而引起边际效用变大。
也可用保留价格来解释。若增加一颗钻石购买带给消费者的效用为20000元,则20000元是消费者的保留价格,低于20000元的任何价格(无论是5000元一颗还是10000元一颗)购得的钻石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增进都是20000元。在保留价格之内,10000元当然比5000元贵(为说明问题的方便,这里假设效用单位与货币单位相同)
“ “效用是对个人而言”,效用是对客人而言的”
“效用是对个人而言”,是说效用只能同一个人自己进行比较。“效用是对客人而言的”是什么意思?
“从而每个人的效用都是不一样的,但同样的商品在市场上的几个却是一样的,从而用效用去解释价格显然就不对”
这有什么难解释的,市场价格又不是由单个人的效用决定的。低于消费者保留价格的价格都可以成交。即使不用保留价格,也有一种可能的解释,比如,甲对1斤苹果的效用评价为1u,对1元货币效用评价为1u;乙对1斤苹果的效用评价为2v,对1元货币效用评价为2v,(u,v为各自效用单位)。二者效用虽然不同,但却都愿意在市场上花1元钱购买1斤苹果
“ “铝和银属于生产要素,并不是最终消费品,对铝和银的需求属于引致需求,其价格与效用没有直接关系”。这里,我们讨论的是银杯和铝杯,银杯和铝杯都是最终消费品。”
当作为最终消费品时,如果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价格都愿意购买,说明价格在保留价格之下;如果价格上涨后,原先准备购买的甲不购买,说明价格超过了甲的保留价格。如果价格上涨在甲转向不购买的情况下原先准备购买的乙仍然购买,假设不同消费者效用可以比较的话,乙的效用评价高于甲。
但是西经认为,不同消费者的效用不可比较,所以,由于不同时期铝或银的消费者不同,前后的效用就不能进行比较,故不存在“一时期铝的效用比银高而另一时期比银低”之说,那只是你自己的理解。
另外,请不要用模糊的语言制造混乱。
当然,以上也是我凭一点记忆加上自己理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5 23:21:2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