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在分配上,原则上实行按劳分配,提倡劳动竞赛,实行物质奖励。提倡劳动保护(但是在中国,这种劳动保护主要实行于城市中的国营企业)。
重工业优先对于长远改善生活水平完全正确,而短时期民众的确受到压制。
请记住轻工业所需的一切车床、原料、组装消费吕的原件、技术等都是来自重工业。重工业是机器在生产,而轻工业是人在组装。也就是说生工业可以像细胞繁殖一样用重工业来复制重工业,它的增长是指数性的。而轻工业确只能用人去拼。
试想一下,轻工业优先,那么生产消费品的一部设备是不是要进口?????????那么会消耗我们多少人力和资源,而生产的大部份消费品确不属于本国。这和殖民地没有什么两样。别的不多说,钢产业不上去,你想消费,做梦去吧?
而重工业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之前十到二十年都不能转化消费的,它的周期相当长。
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方式管理经济;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乏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不能产生合理的价格体系。价格体系体现了不同行业分工的从事人员对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个比例关系,人不光是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只有了工作和工作的工次够高才能了分配产品的能力,如果只知道消费完全就可以当成寄生虫来消灭。
任何的需求都建立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的,离开了价格体系社会总需求就是一个欺骗不懂经济学者的思维陷阱。
市场经济的价格规律不能产生合理的价格体系,一切资源和人力组合都要用竞价来试错法配置,而现代工业社会的分工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如果真像自由经济学家所鼓吹的那种虚幻的最优配制的话,那么谈判时间将超过整个人类历史,乃至永远也无法达成谈判,而且竞争造成无穷的内耗(庞大的失业人口和资源消费以及在整体上的效率低下),局部最优不等于整体最优。
由于市场经济不能形成均衡的价格体系因此根本就不可以均衡,经济危机随时都会发生。
而“均衡中央计划经济”确可以通过分析基础工业的投入产出、以及资源等因素,算出合理的“价格体系”,让企业盯着这个价格体系进行线性规划就可以达到最优的资源配置,社会根本不会发生经济危机,就算出错都在局部,危害性也会消少,由于价格体系周期性的到直接用均衡价格,也就是说不会存在失业!
当然算出这个价格体系需要庞怖的运算量,需要巨型计算机才能完成,但是这完全是做得到的。
实际上对于后进国家或非工业化的大国(小国不能建立完整的国民工业体系,只能依附于别人,本质上说朝鲜和韩国是没有区别的)来说能过价格故意扭曲来强制性工业化是第一选择,也就是通过压制消费、通过剪刀差的方式来剥削农业来完成工业化,这也是后进国家实行赶超战略的无赖,赶超战略国家的经济结构都会出现这种问题。
当然由于价体系不合理,当然就会出现重工业过剩,轻工业消费品短缺的现象,但这可以通过票证来缓解,只要政权不乱不会导致经济危机。
实际上前苏联60年代就完成了工业化血腥的原始积累,到70年代联盟内百分之百的就业率,70%以上的家庭有汽车,50%以上的有别墅并且一年到黑海渡假一次,全免费的医疗、教育、水、电、、气电话等。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4 13:33:1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