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2806 7
2012-03-02


尽快调整人口政策的建议

李剑阁|

   

目前我国实行的人口政策必须至少从放宽生育控制、延迟退休年龄和改革户籍制度三个方面进行调整。

   

三十年前,长期计划经济造成的贫困被简单地归结为根源于我国的人口规模巨大。一些学者根据我国的资源条件,测算出中国的适度人口规模在78亿为好。于是追求人口规模缩减,认为人口越少越好的观点得到广泛的宣传。

   

我国人多是几百年的历史形成的,有待慢慢解决,想一蹴而就、一朝改变,那就是在人口问题上搞一次“大跃退”。设想这么多年如果全国不分城乡搞一刀切的独生子女政策,那就是低于1.0的总和生育率。这种生育率的必然趋势是人口每20多年就会减半。今天看起来,这种只注重人口数量、忽略人口结构、忽略社会因素的诉求,是一种无视人口发展规律、无视社会发展规律、无视历史发展规律的决策。

   

那种将1.8的低生育率再维持2030年的主张,其弊端十分明显。第一,1.8的生育率将导致人口很快缩减。第二,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六普)数据揭示,以往中国人口所经历的生育率其实比1.8还要低很多,而且已经持续了近20年。第三,这种主张的基本思路主要还是为了控制人口的总体规模,回避育龄妇女年龄结构特点而造成的出生高峰,也并未考虑人口结构的少子化和老龄化的综合影响。第四,现在年轻人的生育观念已经发生很大改变,不婚、不育、少育、晚育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我们经常见到近40岁的怀头胎的大龄孕妇,对于这些群体,与传统社会相比,我们已经整整少生了一代人。

   

我国从1950-1990年有三大出生高峰,年均出生规模在2000万以上。他们之中年长者刚刚跨入老龄,而主要部分将在今后40年陆续进入老龄,这就决定了我国在2050年以后将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鉴于以上原因,人口发展战略必须重新认真研究。

   

人口预测随现实与方法变化应该与时俱进。2007年,包括十多位两院院士在内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完成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报告对我国人口变化趋势的判断是,为了社会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因此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必须控制在14.5亿以内,平均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这个报告明显有些过时,因为我国人均GDP现在就已经超过了既定的2020年目标,而2020年总人口数不会达到14.5亿。然而,这个报告至今仍对政策制定产生影响。比如,“十二五”规划仍然假定我国人口会以每年0.7% 即平均每年增加800-1000万人的速度增长,而事实上根据六普统计,我国人口在20002010年间年增长率只有0.57%

   

从联合国最近两版《世界人口前景》中有关中国预测的比较可以看出,人口预测的关键是对生育水平的正确认识。这也同时提醒我们,从长远出发、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地制定人口政策是中国人口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鉴于中国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达20年之久,现在已经下滑到了1.5以下,再不调整政策,极有可能掉入“低生育水平的陷阱”。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世界人口也面临新的形势。人口、社会发展和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科技进步对人口变迁的影响等,也都是国际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国生育率以不同的速度下滑,世界人口增长势头出现逆转。越来越多国家实行鼓励生育政策,这不仅发生在生育率长期低迷的欧洲,也发生生育率快速下降的东亚和大洋洲。

   

六七十年代,韩国和新加坡同样致力于降低生育,韩国ZF在20世纪80年代更喊出“两个都太多”的口号。它们和中国都是计划生育政策实践的佼佼者。但不同的是,它们都已经做出了调整。新加坡1984年生育率降至1.62时提出有倾向性的鼓励生育政策,日本1990年生育率为1.54时大幅提高育儿津贴,韩国1996年生育率为1.58时废止计划生育政策。 我在与这些国家的专家甚至政要的接触中,深深感觉到他们反思和追悔的心绪。我们是否也应该摆脱框框,考虑适当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调整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红利消失和人口加速老龄化是个长期过程。在这个大的趋势被改善之前,我们应该把身体健康长寿的人力资本积累因素结合起来考虑。我国建国初期制定的退休年龄,是按退休以后平均存活10年计算的。那时我国的人均期望寿命大约40岁。现在我国人均期望寿命已经达到73岁,显然应该把法定退休年龄后延。这也是世界上已经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普遍的做法。这样可以扩大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降低每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的退休人数。以我国2030年的情况为例,如果实际退休年龄从55岁延长到60岁,就可以把每百名20岁以上的工作年龄人口需要供养的老年人口从74.5人降低到49.1人;如果把退休年龄延长到65岁,则需供养人口将下降到30.4人。

   

目前我国在相当多地区出现“用工荒”。促进劳动力转移有利于提高劳动力总量,改善劳动力的年龄结构。未来如果能够进一步放宽政策,改革城乡户籍管理、提高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降低城镇的住居成本,则劳动力的转移仍有较大空间。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民营企业经营环境,开发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业激情,中国今后十年仍然能够继续释放人口红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2 12:03:08
如果放开生育  城市里少生的观念倒是不会增加太多人口  但农村人口的确会突飞猛涨  又会带来更多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 12:04:38
看的不是很懂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 12:07:15
很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 12:10:37
是啊 趁着咱们还有生育能力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2 17:34:07
城市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要高于农村,因此建议鼓励城市多生即生两个,农村少生即控制在两个,提高人口综合素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