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2683 9
2007-01-30


(转)人民币升值—不管懂不懂经济,看了都会豁然开朗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问题,网上争论很多,有

的说不升,有的说不升就亏了中国人民。都有道理,但是都缺少理论的深度。也不了解经济本是兵无常

势,水无常形,岂有一定之规。希望本文能为诸位的观点作一了断。 近期来美国和日本压人民币升值的

话题,成为了热点。美国和日本指责中国ZF干预外汇自由,要求中国实行浮动汇率,放开资本管制。而

中国则坚定或者委婉地予以拒绝。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首先从黄金谈起。大家知道,人类最初的货币

是黄金和白银。黄金和白银由于不易变质,产量又不是很多,易于切割,成为了所有国家都接受的财富

符号。当时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黄金产生狂热的迷恋,他们寻找新大陆的重要目的就是寻找黄金。后来的

不少文献在谈到这段历史时,大都指责资本主义赤裸裸的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本性。事

实上,如果把当时的欧洲看作是相对孤立的整体的话,也就是说,假如掠夺来的黄金主要只在欧洲内部

使用,那么这些黄金对于欧洲来说,谈不上什么原始资本积累,而只是相当于货币扩张而已。简单地说

,欧洲黄金的增多,就跟今天的多印钞票一样,轻度的黄金扩张可以刺激经济,而过分的黄金扩张只会

让经济发疯。当然,黄金总量如果不增长,就跟今天的中央银行停止发行钞票一样,经济也会因为缺乏

足够的货币而停滞萧条。 黄金就其质地来说,非常适合作为货币。但是它并不是具备货币的所有要求

。这体现在它的供应上。黄金的供应是自然决定的,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而国家经济的发展往往需要稳

定的货币供应。特别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总量时,黄金就再也跟不上经济的增长,而成为经济的制约

因素。 在货币的进化过程中,开始出现纸钞。最开始的纸钞就是借条。银庄(相当于今天的私人银行)

发出纸钞,拿着纸钞的人可以在银庄的各个分庄换取银子或者黄金。由于发出去的钞票随时都可能换成

黄金或者银子,所以各个银庄必须在有等量的黄金或者银子时,才敢发钞票。这就是大家常常听说的:

发放钞票要以黄金外汇等储备为基础。当然,这种说法反映的是当时的现实。有些学经济的还用这句话

来解释当今的货币政策,就是胡扯了。在银庄发放钞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可以比黄金或者银子拥有量

更多的发钞票??因为钞票不可能立刻要兑换成黄金。特别是对于那些大银庄,他们的钞票因为信誉好

,甚至可以直接像黄金白银那样来买东西,人们也就不在乎是不是一定要兑换成黄金白银了。这样,银

庄发出的钞票远远超过了其黄金白银拥有量。这就是信誉货币的始端。它意味着,货币可以凭空的印刷

出来。但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扩张都是通过信贷完成的。因此不少经济学者坚持:即便货币可以

凭空创造,但是也只能以信贷的方式进行扩张。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理论依据,我可以预言,如果说货币

财政政策要进行改革,那么首先将会在货币的发行方式上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由于银庄发放钞票可以

超过它实际拥有的财富,只要不发生挤兑,它就实质上是占有了这些多余的财富。这就类似于现代国家

发行钞票的货币税。同时钞票由私人发行,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所以在货币的演化过程中

,国家开始集中发钞权。国家发行钞票,最初也是以黄金作为本位,也就是国家要拥有多少黄金才发多

少钞票,钞票可以自由兑换黄金。 但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总量需求增大,黄金开始紧缺,国家

不得不在黄金储量之外发行过量的钞票。此时金本位崩溃。再后来黄金成为国际间的重要支付手段,国

家感觉有必要自己进行掌握,所以国家就开始终止钞票和黄金的自由兑换,而把有限的黄金用于国家控

制。这样就进入彻底的信用货币时代,黄金作为一国内的支付手段退出流通领域。国家发行钞票完全根

据自己的需要,并获取发行钞票的巨大利润。因为他们付出的是纸,印出的却是钱。 基于同样的原理,

国际外汇市场也走在同样的演化路径上。 二战过后,各国把黄金交放到美国央行,美国按照与黄金的一

定比例投放美圆。各国都接受美圆为世界通用的货币。这个过程相对是比较公平的,因为美国要严格按

照其黄金储备发放美圆,而且各国凭借美圆可以自由提取美国的黄金,因此不存在剥削他国财富之说。

但是很快,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要说美国的黄金储备,就是世界的黄金总产量都跟不上经济的

发展,美国要满足各国把美圆作为外汇储备以及世界货币的需要,不得不开始超出黄金储量来印刷美圆

。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要纠正一个错误,就是美国大量印刷美圆,来解决它的外汇逆差,并不一定是因

为美国经济的衰退造成的。即便美国的经济不衰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促使它在黄金储备以外发行美

圆。特别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越快,就越有多印美圆的需求。如果美国的经济长期处于顺差,则美

圆就无法发到世界上去,也就成为不了世界货币。 由于美圆发行的总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

美圆相对黄金就再也无法维持以前的比率,美圆不得不进行贬值。此时世界掀起抛售美圆,提取黄金的

热潮,如果放任下去,美国央行的黄金可能被耗尽,于是美国ZF宣布,停止美圆与黄金的兑换,美圆与

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不是由于哪个国家的经济衰退引起

的,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美圆凭借其历史惯例和强大的经济

实力,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而且这个时候美圆的霸权开始显现出来,美圆开始作为美国

攫取其他国家财富的重要手段而存在。 形象一些说,此时美国类似世界央行。美国发行的美圆已经成

为信用本位的货币。它可以凭空印刷美圆,用于购买它国生产的实物财富。也就是说,美国可以用白纸

来换取它国的原材料、以及其它实物产品。有人会说,当美国用美圆购买它国产品时,其它国家也就获

得了美圆,其它国家可以持美圆反过来购买美国产品,因此不存在说美国霸权不霸权的问题。这个问题

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与目前美圆贬值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个在后面我会阐述。这里我谈它的第一

方面,就是美圆的货币税问题。 虽然拥有美圆的国家可以向美国购买产品,从而使得与美国的交换成

为等价交换,但是一方面它是各个国家的重要外汇储备手段,随着经济的增长,储备也会逐渐增多;另

一方面美圆作为世界货币,它必定要在世界其他各国流通,而且世界经济发展越快,在各国流通的总量

也就增长越快。因此从局部看,不断有美圆流出或者流进美国,但总体上,还是以美国向外输出美圆,

向内输入实物财富为主。这就是大家看到为什么往往都是美国逆差的真正原因。这长期停滞在美国之外

的美圆,就是美国向各国收取的货币税。美国凭借货币税的特权,直接无偿掠夺别国财富。因此大家再

看到美国对世界上其它国家进行援助时,应当知道它可能仅仅归还了从这些国家掠夺过来的部分财富而

已。同时大家再看到美国逆差,而且美国拼命指责其他国家造成它的逆差时,千万不要轻易得出美国真

的吃亏的结论,它是在贼喊捉贼,流血的说不定恰好是你自己。的确,如果美国美圆输出过多,这些输

出的美圆如果反过来购买美国的产品,无疑是美国财富的损失,其收的货币税就少了。所以,美国采取

了另外一个措施:贬值。我个人相信,美圆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贬值,然后再保持一定时期的稳

定,然后再贬值,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既定战略而不是什么突发危机使然。当其他国家都储存太多的美圆

储备后,例如中国这样的国家不吃不喝勒紧裤腰带的积累了3000多亿美圆的外汇储备,美国就开始考虑

贬值了。美国贬值货币主要通过降低利率,扩张财政支出,以及央行干预来完成。通过这些措施,使得

美圆供应量增大,美圆贬值。美国的降低利率和扩张财政支出,对本国经济也要造成影响,譬如经济可

能过热。但是美国对于国内经济,虽然我并不能断定它是有意为之还是对经济运行还不是太熟悉,总之

在它执行美圆贬值手段时,严格的控制了国内的需求,也就是说通过供需失衡,使得美圆利率下调,美

圆贬值,同时美国的经济还不过热。我已经声明,不排除是美国对经济还不熟悉的原因导致其供需失衡

。但是,如果换上是我,如果对经济比较了解的话,不排除不采取某些相似手段。特别是美国刚刚完成

一场战争,也给贬值造成了有利条件。 假使美圆贬值10%,则中国外汇储备硬生生损失300-350亿美圆。

放之世界,各国又要损失多少?美国又要掠夺多少? 当然,美国虽然容许一定的逆差,但是逆差太大

,给它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利的。美国一方面通过贬值减少逆差,另一方面,特别是小布什执政,削弱福

利,经济萎缩,失业增加,因此增加出口外贸需求就成为拉动经济的重点。美国出口产品多是附加值高

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再多,对于美国的实物财富减少也影响很小。所以增加出口,并以出口获取的财富

用来进口低附加值的实物财富,也是美国经济的重点。而美圆贬值,降低了其出口价格,增加了出口。

以美国和中国两国而言,美圆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于今后的进出口影响自不必说,最狠的一招还在后

面。 美国和日本指责中国ZF干预外汇市场。其要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民币要升值,一个是资本市

场管制要放开,也就是说资本可以自由兑换。这两个要求足以对中国经济构成致命的杀伤力。 转自 一

种货币的贬值可以有多种手段。例如美国,是通过调节美圆利率等国内经济政策手段来实现。但是这种

方法运用不当的话,往往会伤人一千,自伤八百,因为这些国内经济政策不但影响外汇市场,还威胁本

国国内经济。坦率的说,这也是西方经济理论本身的缺陷导致的。而中国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就是

直接通过央行的买进卖出,来保证外汇市场人民币的汇率。同时中国还采取资本管制,资本并不能自由

进出中国市场。因此中国可以在相对屏蔽本国经济的情况下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无论如何,货币是

否贬值,大多都是由ZF政策决定的。无论美国也好还是日本也好,其货币的贬值都是ZF干预的结果,而

不是什么他们口口声声说的市场、自由。日本有官员说虽然利率由ZF决定,但是汇率应当由市场决定的

说法简直是搞笑,这是典型的话语霸权。都是干预手段,都导致货币贬值的后??就是ZF干预?说句实话

,目前西方通行的外汇体系本身就有很多缺陷,难道弥补这些缺陷,不跟你犯同样的错误就是ZF干预?

他们的真正目的,除了上面说的以外,还在于一个更加阴险的措施。 转自 在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之时

或者之前,美国或者日本的金融投机家开始把大量资金暗地流入中国。如果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这种流

入就更加容易。资金流入中国后,兑换成人民币,等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后,这些金融大鳄就开

始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中国央行不可能也跟着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如果那样的话人民币的汇率就

会下跌。中国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必须购买人民币,抛出美圆等外汇储备。本来中国的人民币之

所以表面上看要升值,是因为中国经济失衡,需求不足,物价低迷,大量人民币游移于市场之外的结果

,特别是近年来大量资金外逃,据统计外逃资金达3万亿之巨,并不是人民币真的就该升值了。如果那时

资本市场开放,外逃资金加上中国本土藏于地下的人民币倾巢而出,再加上金融大鳄利用金融杠杆,以

一元资金调动十元的比率,来冲击人民币,可能最终有两个结果。比较乐观的结果是中国央行外汇储备

足够,最终咬牙撑住了人民币汇率,但是此时由于已经大量的抛出美圆,所以外汇储备也是损失殆尽,

国家经济倒退几年乃至十多年。第二个结果更为恐怖,就是央行发现无法支撑,最终放任人民币汇率变

化。此时人民币汇率将一路下跌,人民币越下跌,人们越是抛出人民币,越抛出人民币,人民币汇率越

下跌,直到最后崩溃为止。这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翻版。到那个时候,中国彻底萎靡不振。 这是人民

币升值可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即便中国仍然在资本管制,但目前各种投机资本仍然通过各种途径进

入中国200多亿美圆就是迹象。 那么,可不可以人民币不升值,但资本放开管制呢?如张五常主张的那

样?相形而言,我宁愿人民币浮动一下汇率,同时不开放资本兑换,也不愿意固定人民币汇率下开放资

本市场。因为浮动汇率,游资要来冲击人民币,至少我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加强管制,而开放资本市场,

在目前人民币总体上看可能反而是贬值的情况下看,如果国外金融大鳄连同地下人民币狙击中国,即便

人民币不升值,也可能耗去大量外汇储备,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从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禁要问,即便美

国不耍手腕来抢夺中国手中的外汇,外汇对于中国就有什么意义吗? 长期以来,中国由于教育、社保

福利等政策上的失误,以及中西部经济差距、城乡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增大,致使内需严重不足。内需的

不足又导致工资进一步降低,反过来又致使内需进一步下降。所以中国把经济的发展寄托于外需,希求

通过外贸把产品卖出去。但是中国的产品多是低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主要是靠廉价。而这种廉

价又主要依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的。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长久的压低劳动力的工资,

则国内内需将没有启动的可能,中国会进一步依赖外需;而依赖外需又需要再压低劳动力的工资,以在

国际市场上竞争,而压低劳动力工资又将继续压抑内需。 现在抽出身来回看我们的国内经济,当真是

一幅奇观: 我们不断的生产大量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往国外,换回大量的外币,国内人民却无法消费。

换回的大量外币又被国家通过购买美国等外国的国债等方式,流回美国等国家。 这样,中国以纸币标志

的GDP不断增加,但是用于国内消费的财富却不见增长甚至可能下降。 又由于内需不振,外需就占了总

需求的相当比重,所以人们就以为外需更加重要,进一步不惜抑制内需来扩张外需,于是国家经济进一

步走向歧形。其表现形式是外汇出现大量顺差,国内需求萎靡不振。 夫一国之经济,根本应依赖于物质

财富的消费,此种消费乃是下一轮物质财富再生产的源泉,岂能守着几张花花绿绿的废纸来富强邦国。

美国常年保持外汇逆差,却成为了经济超级大国,非常重要的一点便在此。中国外贸所得外汇,不用于

购买国外相应物质财富以供国内发展,别说4千亿美圆储备,就算有4万亿美圆又与废纸何异?可叹了枉

自紧缩了国内需求,却是与他人作嫁衣裳。 外贸之输赢,不在你逆差还是顺差,而在你产品的附加值是

否高。倘若产品的附加值低,你顺差越多,国力便越是衰退。不过此经济分析,不是此文内容,放作以

后分析。 目前中国央行正竭力抑制人民币升值,其采取的干预方式乃是标准的西方宏观货币政策,即买

进美圆,抛出人民币。为防止抛出人民币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紧缩银根,削弱正常途径的货币投

放数量,以求达到一国货币总量的稳定。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因为虽然好象总量上货币稳定,但是加强

了经济的不均衡,正常的商业运作被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限制,抛出的人民币却大量的游移于市场之外。

结果中国的经济将处于这样一个两难境地:经济继续紧缩,需求继续疲惫,而大量人民币成为地上悬河

,随时可能崩溃。因此正常经济一旦稍有起色,央行就不得不担惊受怕,怕这悬河垮了,造成通货膨胀

,所以收紧钱口袋。而收紧钱口袋,经济便没有起色。所以两派经济学家吵架,一派说中国经济要通货

膨胀,一派说中国还在通货紧缩,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关键怕的就是这道悬河,是悬在头顶上的一

柄剑。如果没有这道悬河,中国经济究竟是紧缩还是膨胀,局势就会明朗,争论就会少得多。 中国经济

要正常运转,必须削掉这道悬河。加强对垄断利润的税收,加强打击资金外逃,实行财产登记制度,增

设遗产税。加大教育投入,加大社保医疗等公共福利设施投入。切实保障工人权利,提高我国劳动力素

质,不要老是以廉价劳动力为荣。把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以上措施,可以相当于中央银行紧缩

银根给投资造成的影响一样,但是却可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和增加消费,削去悬河,因此与仅仅紧缩银

根不可同日而语。对于目前的外汇储备,除了保留必要的用来稳定市场的部分外,应当用以购买战略资

源或者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把美圆抛出去,以绝国际社会之话柄,并同时让外汇切切实实地用来建设中

国,而非像守财奴一般抱着外汇压箱底。要是中国以后被迫抛出美圆之时,是通过吸纳人民币来抛出美

圆,中国央行还自以为是执行外汇调控政策,则中国数十年之积累,转眼便灰飞烟灭,一场空矣。

关于人民币是否升值问题,网上争论很多,有的说不升,有的说不升就亏了中国人民。都有道理,但是

都缺少理论的深度。也不了解经济本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岂有一定之规。希望本文能为诸位的观点

作一了断。

近期来美国和日本压人民币升值的话题,成为了热点。美国和日本指责中国ZF干预外汇自由,要求中国

实行浮动汇率,放开资本管制。而中国则坚定或者委婉地予以拒绝。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得首先从黄金谈起。大家知道,人类最初的货币是黄金和白银。黄金和白银由于不

易变质,产量又不是很多,易于切割,成为了所有国家都接受的财富符号。当时欧洲殖民主义者对黄金

产生狂热的迷恋,他们寻找新大陆的重要目的就是寻找黄金。后来的不少文献在谈到这段历史时,大都

指责资本主义赤裸裸的掠夺财富,进行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本性。


事实上,如果把当时的欧洲看作是相对孤立的整体的话,也就是说,假如掠夺来的黄金主要只在欧洲内

部使用,那么这些黄金对于欧洲来说,谈不上什么原始资本积累,而只是相当于货币扩张而已。简单地

说,欧洲黄金的增多,就跟今天的多印钞票一样,轻度的黄金扩张可以刺激经济,而过分的黄金扩张只

会让经济发疯。


当然,黄金总量如果不增长,就跟今天的中央银行停止发行钞票一样,经济也会因为缺乏足够的货币而

停滞萧条。 黄金就其质地来说,非常适合作为货币。但是它并不是具备货币的所有要求。这体现在它

的供应上。黄金的供应是自然决定的,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而国家经济的发展往往需要稳定的货币供应

。特别是世界经济发展到一定总量时,黄金就再也跟不上经济的增长,而成为经济的制约因素。


在货币的进化过程中,开始出现纸钞。最开始的纸钞就是借条。银庄(相当于今天的私人银行)发出纸

钞,拿着纸钞的人可以在银庄的各个分庄换取银子或者黄金。由于发出去的钞票随时都可能换成黄金或

者银子,所以各个银庄必须在有等量的黄金或者银子时,才敢发钞票。这就是大家常常听说的:发放钞

票要以黄金外汇等储备为基础。当然,这种说法反映的是当时的现实。有些学经济的还用这句话来解释

当今的货币政策,就是胡扯了。


在银庄发放钞票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可以比黄金或者银子拥有量更多的发钞票??因为钞票不可能立刻

要兑换成黄金。特别是对于那些大银庄,他们的钞票因为信誉好,甚至可以直接像黄金白银那样来买东

西,人们也就不在乎是不是一定要兑换成黄金白银了。这样,银庄发出的钞票远远超过了其黄金白银拥

有量。这就是信誉货币的始端。它意味着,货币可以凭空的印刷出来。但是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扩

张都是通过信贷完成的。因此不少经济学者坚持:即便货币可以凭空创造,但是也只能以信贷的方式进

行扩张。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理论依据,我可以预言,如果说货币财政政策要进行改革,那么首先将会在

货币的发行方式上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由于银庄发放钞票可以超过它实际拥有的财富,只要不发生挤兑,它就实质上是占有了这些多余的财富

。这就类似于现代国家发行钞票的货币税。同时钞票由私人发行,也不利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所

以在货币的演化过程中,国家开始集中发钞权。国家发行钞票,最初也是以黄金作为本位,也就是国家

要拥有多少黄金才发多少钞票,钞票可以自由兑换黄金。


但是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总量需求增大,黄金开始紧缺,国家不得不在黄金储量之外发行过量的

钞票。此时金本位崩溃。再后来黄金成为国际间的重要支付手段,国家感觉有必要自己进行掌握,所以

国家就开始终止钞票和黄金的自由兑换,而把有限的黄金用于国家控制。这样就进入彻底的信用货币时

代,黄金作为一国内的支付手段退出流通领域。国家发行钞票完全根据自己的需要,并获取发行钞票的

巨大利润。因为他们付出的是纸,印出的却是钱。 基于同样的原理,国际外汇市场也走在同样的演化

路径上。


二战过后,各国把黄金交放到美国央行,美国按照与黄金的一定比例投放美圆。各国都接受美圆为世界

通用的货币。这个过程相对是比较公平的,因为美国要严格按照其黄金储备发放美圆,而且各国凭借美

圆可以自由提取美国的黄金,因此不存在剥削他国财富之说。但是很快,由于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不

要说美国的黄金储备,就是世界的黄金总产量都跟不上经济的发展,美国要满足各国把美圆作为外汇储

备以及世界货币的需要,不得不开始超出黄金储量来印刷美圆。在谈到这段历史时,要纠正一个错误,

就是美国大量印刷美圆,来解决它的外汇逆差,并不一定是因为美国经济的衰退造成的。即便美国的经

济不衰退,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将促使它在黄金储备以外发行美圆。特别是,美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越快,

就越有多印美圆的需求。如果美国的经济长期处于顺差,则美圆就无法发到世界上去,也就成为不了世

界货币。


由于美圆发行的总量远远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圆相对黄金就再也无法维持以前的比率,美圆不得

不进行贬值。此时世界掀起抛售美圆,提取黄金的热潮,如果放任下去,美国央行的黄金可能被耗尽,

于是美国ZF宣布,停止美圆与黄金的兑换,美圆与黄金脱钩。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垮台,不是由于哪个国家的经济衰退引起的,而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历史趋势。


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美圆凭借其历史惯例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

。而且这个时候美圆的霸权开始显现出来,美圆开始作为美国攫取其他国家财富的重要手段而存在。


形象一些说,此时美国类似世界央行。美国发行的美圆已经成为信用本位的货币。它可以凭空印刷美圆

,用于购买它国生产的实物财富。也就是说,美国可以用白纸来换取它国的原材料、以及其它实物产品

。有人会说,当美国用美圆购买它国产品时,其它国家也就获得了美圆,其它国家可以持美圆反过来购

买美国产品,因此不存在说美国霸权不霸权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与目前美圆贬

值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个在后面我会阐述。这里我谈它的第一方面,就是美圆的货币税问题。

虽然拥有美圆的国家可以向美国购买产品,从而使得与美国的交换成为等价交换,但是一方面它是各个

国家的重要外汇储备手段,随着经济的增长,储备也会逐渐增多;另一方面美圆作为世界货币,它必定

要在世界其他各国流通,而且世界经济发展越快,在各国流通的总量也就增长越快。因此从局部看,不

断有美圆流出或者流进美国,但总体上,还是以美国向外输出美圆,向内输入实物财富为主。这就是大

家看到为什么往往都是美国逆差的真正原因。这长期停滞在美国之外的美圆,就是美国向各国收取的货

币税。美国凭借货币税的特权,直接无偿掠夺别国财富。因此大家再看到美国对世界上其它国家进行援

助时,应当知道它可能仅仅归还了从这些国家掠夺过来的部分财富而已。同时大家再看到美国逆差,而

且美国拼命指责其他国家造成它的逆差时,千万不要轻易得出美国真的吃亏的结论,它是在贼喊捉贼,

流血的说不定恰好是你自己。


的确,如果美国美圆输出过多,这些输出的美圆如果反过来购买美国的产品,无疑是美国财富的损失,

其收的货币税就少了。所以,美国采取了另外一个措施:贬值。我个人相信,美圆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

,然后贬值,然后再保持一定时期的稳定,然后再贬值,是美国的一项长期既定战略而不是什么突发危

机使然。当其他国家都储存太多的美圆储备后,例如中国这样的国家不吃不喝勒紧裤腰带的积累了3000

多亿美圆的外汇储备,美国就开始考虑贬值了。美国贬值货币主要通过降低利率,扩张财政支出,以及

央行干预来完成。通过这些措施,使得美圆供应量增大,美圆贬值。美国的降低利率和扩张财政支出,

对本国经济也要造成影响,譬如经济可能过热。但是美国对于国内经济,虽然我并不能断定它是有意为

之还是对经济运行还不是太熟悉,总之在它执行美圆贬值手段时,严格的控制了国内的需求,也就是说

通过供需失衡,使得美圆利率下调,美圆贬值,同时美国的经济还不过热。我已经声明,不排除是美国

对经济还不熟悉的原因导致其供需失衡。但是,如果换上是我,如果对经济比较了解的话,不排除不采

取某些相似手段。特别是美国刚刚完成一场战争,也给贬值造成了有利条件。


假使美圆贬值10%,则中国外汇储备硬生生损失300-350亿美圆。放之世界,各国又要损失多少?美国又

要掠夺多少?


当然,美国虽然容许一定的逆差,但是逆差太大,给它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利的。美国一方面通过贬值减

少逆差,另一方面,特别是小布什执政,削弱福利,经济萎缩,失业增加,因此增加出口外贸需求就成

为拉动经济的重点。美国出口产品多是附加值高的高科技产品,出口再多,对于美国的实物财富减少也

影响很小。所以增加出口,并以出口获取的财富用来进口低附加值的实物财富,也是美国经济的重点。

而美圆贬值,降低了其出口价格,增加了出口。


以美国和中国两国而言,美圆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于今后的进出口影响自不必说,最狠的一招还在后

面。

美国和日本指责中国ZF干预外汇市场。其要求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人民币要升值,一个是资本市场管制

要放开,也就是说资本可以自由兑换。这两个要求足以对中国经济构成致命的杀伤力。

一种货币的贬值可以有多种手段。例如美国,是通过调节美圆利率等国内经济政策手段来实现。但是这

种方法运用不当的话,往往会伤人一千,自伤八百,因为这些国内经济政策不但影响外汇市场,还威胁

本国国内经济。坦率的说,这也是西方经济理论本身的缺陷导致的。而中国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方式,就

是直接通过央行的买进卖出,来保证外汇市场人民币的汇率。同时中国还采取资本管制,资本并不能自

由进出中国市场。因此中国可以在相对屏蔽本国经济的情况下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但无论如何,货币

是否贬值,大多都是由ZF政策决定的。无论美国也好还是日本也好,其货币的贬值都是ZF干预的结果,

而不是什么他们口口声声说的市场、自由。日本有官员说虽然利率由ZF决定,但是汇率应当由市场决定

的说法简直是搞笑,这是典型的话语霸权。都是干预手段,都导致货币贬值的后??就是ZF干预?说句实

话,目前西方通行的外汇体系本身就有很多缺陷,难道弥补这些缺陷,不跟你犯同样的错误就是ZF干预

他们的真正目的,除了上面说的以外,还在于一个更加阴险的措施。

在他们要求人民币升值之时或者之前,美国或者日本的金融投机家开始把大量资金暗地流入中国。如果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这种流入就更加容易。资金流入中国后,兑换成人民币,等着人民币升值。人民币

升值后,这些金融大鳄就开始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中国央行不可能也跟着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如

果那样的话人民币的汇率就会下跌。中国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必须购买人民币,抛出美圆等外汇

储备。本来中国的人民币之所以表面上看要升值,是因为中国经济失衡,需求不足,物价低迷,大量人

民币游移于市场之外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大量资金外逃,据统计外逃资金达3万亿之巨,并不是人民币

真的就该升值了。如果那时资本市场开放,外逃资金加上中国本土藏于地下的人民币倾巢而出,再加上

金融大鳄利用金融杠杆,以一元资金调动十元的比率,来冲击人民币,可能最终有两个结果。比较乐观

的结果是中国央行外汇储备足够,最终咬牙撑住了人民币汇率,但是此时由于已经大量的抛出美圆,所

以外汇储备也是损失殆尽,国家经济倒退几年乃至十多年。第二个结果更为恐怖,就是央行发现无法支

撑,最终放任人民币汇率变化。此时人民币汇率将一路下跌,人民币越下跌,人们越是抛出人民币,越

抛出人民币,人民币汇率越下跌,直到最后崩溃为止。这就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翻版。到那个时候,中

国彻底萎靡不振。 这是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即便中国仍然在资本管制,但目前各种

投机资本仍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中国200多亿美圆就是迹象。

那么,可不可以人民币不升值,但资本放开管制呢?如张五常主张的那样?相形而言,我宁愿人民币浮

动一下汇率,同时不开放资本兑换,也不愿意固定人民币汇率下开放资本市场。因为浮动汇率,游资要

来冲击人民币,至少我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加强管制,而开放资本市场,在目前人民币总体上看可能反而

是贬值的情况下看,如果国外金融大鳄连同地下人民币狙击中国,即便人民币不升值,也可能耗去大量

外汇储备,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从另一方面,我们又不禁要问,即便美国不耍手腕来抢夺中国手中的外汇,外汇对于中国就有什么意义

吗?

长期以来,中国由于教育、社保福利等政策上的失误,以及中西部经济差距、城乡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增

大,致使内需严重不足。内需的不足又导致工资进一步降低,反过来又致使内需进一步下降。所以中国

把经济的发展寄托于外需,希求通过外贸把产品卖出去。但是中国的产品多是低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主要是靠廉价。而这种廉价又主要依靠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来完成的。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如果长久的压低劳动力的工资,则国内内需将没有启动的可能,中国会进一步依赖外需;而依赖外需又

需要再压低劳动力的工资,以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而压低劳动力工资又将继续压抑内需。


现在抽出身来回看我们的国内经济,当真是一幅奇观: 我们不断的生产大量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往国外

,换回大量的外币,国内人民却无法消费。换回的大量外币又被国家通过购买美国等外国的国债等方式

,流回美国等国家。

这样,中国以纸币标志的GDP不断增加,但是用于国内消费的财富却不见增长甚至可能下降。


又由于内需不振,外需就占了总需求的相当比重,所以人们就以为外需更加重要,进一步不惜抑制内需

来扩张外需,于是国家经济进一步走向歧形。其表现形式是外汇出现大量顺差,国内需求萎靡不振。

夫一国之经济,根本应依赖于物质财富的消费,此种消费乃是下一轮物质财富再生产的源泉,岂能守着

几张花花绿绿的废纸来富强邦国。美国常年保持外汇逆差,却成为了经济超级大国,非常重要的一点便

在此。中国外贸所得外汇,不用于购买国外相应物质财富以供国内发展,别说4千亿美圆储备,就算有4

万亿美圆又与废纸何异?可叹了枉自紧缩了国内需求,却是与他人作嫁衣裳。


外贸之输赢,不在你逆差还是顺差,而在你产品的附加值是否高。倘若产品的附加值低,你顺差越多,

国力便越是衰退。不过此经济分析,不是此文内容,放作以后分析。

目前中国央行正竭力抑制人民币升值,其采取的干预方式乃是标准的西方宏观货币政策,即买进美圆,

抛出人民币。为防止抛出人民币导致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紧缩银根,削弱正常途径的货币投放数量,

以求达到一国货币总量的稳定。这种方法非常危险,因为虽然好象总量上货币稳定,但是加强了经济的

不均衡,正常的商业运作被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限制,抛出的人民币却大量的游移于市场之外。结果中国

的经济将处于这样一个两难境地:经济继续紧缩,需求继续疲惫,而大量人民币成为地上悬河,随时可

能崩溃。因此正常经济一旦稍有起色,央行就不得不担惊受怕,怕这悬河垮了,造成通货膨胀,所以收

紧钱口袋。而收紧钱口袋,经济便没有起色。所以两派经济学家吵架,一派说中国经济要通货膨胀,一

派说中国还在通货紧缩,都有道理又都没有道理。关键怕的就是这道悬河,是悬在头顶上的一柄剑。如

果没有这道悬河,中国经济究竟是紧缩还是膨胀,局势就会明朗,争论就会少得多。


中国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削掉这道悬河。加强对垄断利润的税收,加强打击资金外逃,实行财产登记

制度,增设遗产税。加大教育投入,加大社保医疗等公共福利设施投入。切实保障工人权利,提高我国

劳动力素质,不要老是以廉价劳动力为荣。把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以上措施,可以相当于中央

银行紧缩银根给投资造成的影响一样,但是却可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和增加消费,削去悬河,因此与仅

仅紧缩银根不可同日而语。对于目前的外汇储备,除了保留必要的用来稳定市场的部分外,应当用以购

买战略资源或者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把美圆抛出去,以绝国际社会之话柄,并同时让外汇切切实实地用

来建设中国,而非像守财奴一般抱着外汇压箱底。要是中国以后被迫抛出美圆之时,是通过吸纳人民币

来抛出美圆,中国央行还自以为是执行外汇调控政策,则中国数十年之积累,转眼便灰飞烟灭,一场空

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1-30 20:39:00

这篇文章的分析在融会贯通上有些特色。

楼主先分析了国际本位制的发展历程。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垮台后,美元这一强势货币的发行者利用其地位获得了一定量的铸币税。这种收入使其有增加美元的发行量和让美元贬值的激励。增发美元可以增加持有美元的美国所占有的世界财富的份额,而让美元贬值则可以减少其债务支付量。

楼主又分析了在实行固定汇率和放松资本管制后,中国经济可能陷入的一种困境:

“人民币升值后,这些金融大鳄就开

始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中国央行不可能也跟着抛出人民币购买美圆,如果那样的话人民币的汇率就

会下跌。中国央行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必须购买人民币,抛出美圆等外汇储备。 ”这样,中国将减少了外汇持有量。楼主认为这对中国而言是一种损失。

更让楼主担心的是,如果中央银行不能成功的维持固定汇率,他只能选择实行浮动汇率。由于人民币现在呈现了下跌趋势,如果人们形成了适应性预期的话,人民币将一路贬值,直至崩溃。可见中央银行控制汇率的能力和人们的预期起着关键作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0 21:05:36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0 21:09:00
这是我搜索的一些关于人民币自动调节机制的资料。可以用来论证楼主文章中人民币会一路贬值的猜测是否合理。

1.以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为例,说明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如何发挥作用?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有:

(1) 价格机制;国际收支逆差(顺差) → 国际储备减少(增加) → 货币供给减少(增加) → 价格下降(上升) → 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 → 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2) 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顺差) → 国际储备减少(增加) → 货币供给减少(增加) → 利率上升(下降) → 资本流入增加(减少) → 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逆差) → 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3) 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顺差) → 国际储备减少(增加) → 货币供给减少(增加) → 现金余额下降(增加) → 支出水平下降(上升) → 进口减少(增加) → 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主要是:

  汇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顺差) → 本币贬值(升值) → 外汇汇率上升(下降) → 进口减少(增加)出口增加(减少) → 国际收支恢复平衡。

  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可以采用的调节政策有:(1) 财政政策调节。财政政策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机理表现为运用财政收入政策、支出政策和公债政策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变动,进而通过对边际进口倾向的影响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则政府应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税率,政府支出的减少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数倍的减少;同时,税率的提高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收益和个人的可支配收入,收入的减少必然导致本国居民商品和劳务支出的下降,其中包括对进口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下降,至于下降的程度则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的高低,最终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过总需求间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以外,财政政策还可直接作用于恢复国际收支的均衡,特别是当国际收支的赤字源于财政赤字时,控制国内财政赤字即可直接改善国际收支。(2) 货币政策调节。货币政策可以改变社会总需求的水平,进而影响价格、利率等变量,达到最终调节国际收支失衡的目的。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运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降低国内生产的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的价格,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两个角度纠正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逆差。再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促进一国国内利率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引资本流入,改善国际收支的资本和金融账户。(3) 信用政策调节。信用政策也可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如果一国面临较严重的经常项目逆差,可以有针对性地直接向出口商提供优惠贷款,鼓励其扩大出口;中央银行也可以通过提高进口保证金比例,抑制进口。另外,还可以通过向外商提供配套贷款吸引投资,通过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来平衡经常项目的逆差。信用政策的运用还可以通过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进而对投资,价格等变量产生影响,并作用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通过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变化来进一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4) 外贸政策调节。外贸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比较典型的做法是通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实施贸易的管制。前者主要是通过提高外国出口商品的关税来抑制进口,刺激对本国进口替代品的需求。但是,其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仅仅是一种对进口方面的单向调节。后者则一方面运用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措施限制进口,另一方面运用出口补贴等措施鼓励本国商品的出口,从进出口两方面双向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如果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可以通过提高关税和增加非关税壁垒来抑制进口、鼓励出口,改善国际收支。但是,通过外贸政策调节国际收支会扭曲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果,因此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例如,走私猖獗、黑市活跃、千方百计逃脱管制。而且外贸管制容易产生国际贸易摩擦,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30 21:10:09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0 21:20:00
鉴于目前在人民币问题上我国面临的压力,楼主认为我们国家必须要走主要依靠内需的道路,这是治本。他认为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增加工资率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楼主提出的这一恶性循环值得商榷:

内需的

不足又导致工资进一步降低,反过来又致使内需进一步下降。”

本国的消费和投资,政府购买的增加固然可以刺激总需求,但净出口的增加就不能刺激总需求了吗? 工资的下降是如何促使内需下降的呢?就企业投资而言,工资下降应该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从而有刺激投资的作用,投资的增加又可以刺激内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1-31 15:00:00

不错!!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 04:19:00

透彻

有见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