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亮99 于 2012-3-10 12:03:29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中间地带
尹保云论“特色”民主
尹保云教授以前写了一篇影响很大的文章《反对庸俗特色论》,指出“特色”只是在符合“一般”原则的情况下才成立。比如,每个人都有特色,但他必须符合“人”的一般条件,否则就不是“人”了。民主也是一样,它必须有分权制衡、选举、政党竞争、言论出版自由、地方自治等一般条件,否则就不是民主。
现在,国内各界都感到政改迫在眉睫。但是怎么改,好像谁也没有主见。很多学者写文章,内容无非是这样的:一方面要建设民主,另一方面要搞有自己特色的、符合中华文化的民主,不照搬西方民主,等等。这些文章千篇一律,既无学术价值,也无现实意义,只是说了一堆套话而已。
尹保云先生也强调民主的“特色”。他在《民主与本土文化:韩国威权主义时期的政治发展》一书中,对民主的很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作了新的研究。书中反复指出:世界上的民主没有哪两个国家是一样的,各有各的特色。
关于“特色”问题,尹保云是这样解释的:他认为民主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现代管理的技术形式系统”。这个形式系统分为“抽象形式”和“具体形式”。“抽象形式”指分权制衡、选举、政党竞争、言论出版自由、地方自治、法律体系等等,它是从先进国家抽象出来的一般原则。抽象形式代表着现代文明的原则,是不可选择的。没有这些形式,就不是民主。
“具体形式”是指“抽象形式”在每一个国家的表现或落实。比如“三权分立”,美国的总统制的分权和英国内阁制的分权就不同;再如“选举”,有的是总统直选、有的是总统由选举人团选举,等等;“再如”政党竞争,有的是多党制、有的是两党制,有的是两大党制,等等。
每一个国家的民主都是抽象形式(原则)和具体形式的结合。结合的好就是“成熟”,就会运转良好;结合得不好就“不成熟”或不民主,就会受到民主形式的惩罚。
那些还没有建立起初步宪政框架、远离民主的国家,也同样会受到民主的抽象形式的惩罚,比如:它永远是一个愚昧民族,它的稳定是不牢固的,它要付出低效率、腐败、道德崩溃、文化落后的代价,最后,它因为落后或者因为内部矛盾突然爆发而解体,等等。因此,民主是世界潮流,逆之者亡!
因此,一个国家要发展民主,首要步骤是设立宪政框架。设立宪政框架就是把民主的抽象形式落实在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上而实现具体形式系统。在设立宪政框架后会发生很多文化冲突,因为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在开始不适应这个框架。但这正是进步的开始,一时的小混乱体现了文化融合过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达到有序,因为人们得到了改造。
尹保云教授在书中结合韩国的经验研究证明:真正的政治发展和文化进步只是在设立宪政框架后才开始的。
以上是本人阅读尹老师(本人曾听过他的课,所以这样称呼)的著作的一些体会。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这本书研究了很多问题,比如威权主义、儒教文化、本土文化与民主形式的关系、民主运动问题、政党制度发展、社会失控,等等,对很多重大问题都有新的见解。社会科学院有一位政治学专家写的评论道:这本书“即使放在世界名著文库中衡量也是一部优秀著作”。的确给人很多启发。所以希望讨论民主的学者、写民主文章的学者先看看这本书,不要老是自己的那些套话。如果一个国家老是在说套话过日子,那将不是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