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46 0
2012-03-12

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逐步形成一个越来越明晰的共识:民生,不仅是社会问题 ,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社会保障,不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且是未来中国经 济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高速增长30多年的中国经济,正面临动力结构的失衡与再平衡。在投资、消费 与出口这三驾拉动经济增长的马车中,投资与出口的拉力正趋于减弱;在内需和外需 两方面,外需增长开始减速。外需下降亟待内需填补,扩大内需又更多地寄希望于消 费,寄希望于老百姓多花钱。

  老百姓怎样才会多花钱?一是要有钱,二是能够放心花钱。而“放心花钱”的前 提,是没有“后顾之忧”。

  为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同时消除“放心花钱”的“ 后顾之忧”,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战略高度明确提出,到2020年 建立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加快建立覆 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几年过去,今年的ZF工作报告显示,我国已有214 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 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 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

  上述成就的取得,殊为不易。但也必须看到,我国社保覆盖面仍然不够广泛,基 本保障水平还有待提高,日益加速的老龄化和住房、医疗、教育等压力,让众多居民 不得不把大量本可用于即期消费的钱存入银行,实行“自我保障”。统计显示,从1 978年到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210.6亿元增加到347 401亿元,年均增长25.2%。

  一般而言,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于高收入居民,农村居民的消费倾向高于 城镇居民。据调查,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最低10%收入组居民消费倾向(居民 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比)为0 .995,而最高10%收入组为0.618。 因此,在通过经济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努力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 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提高社会保 障水平,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和消费需求。换言之,通过一定的财政支出和 制度安排,让老百姓,特别是广大中低收入人群,不必为养老、医疗和教育等投入过 多的储蓄准备,就有可能将一部分消费潜能释放出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当然,和西方高福利国家不同,作为世界人口第一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要在短期 内实现全民高福利并不现实。现阶段可以做的是,尽可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在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的同时,让中低收入人群通过 社保“撑腰”,无忧消费,大胆消费。这,才是兼顾民生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