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
下乡:60年代,要平均分配。大锅饭,知青是上门的“女婿”,农民是土地的“父母”,知青要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负责,知青有责任为了农民而献出热血和生命。
下海:80年代,要共同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再让人民受苦了。
下岗:90年代,要集中先进性资源,把民众推向市场,让先进性来辐助下岗职工转行创业或深入创业。注意到前苏联的解体是失去民心所以然,而拉拢人心最重要的是人民承认干部是先进的干部、党员是先进的党员,而且是做出来的先进性,也就是人民需要的先进性;而先进性分子要走向市场、引向市场,这是民心所向;然而市场却是优胜劣态的,必有大量下岗的工人存在,于是需要统筹兼顾了。
21世纪:
下单(下手):头10年,下单成为房奴、车奴、学奴、医奴、股奴等等。用好与快的经济的增长评价优劣,用谁下得起单来评价好坏,用能力所及尽量发掘和谐的和正义的分配和交换方式。
下限:20年代,至少社会低层民众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超过社会高层民众的经济增长速度,让全社会都感到正过着幸福的日子;最大范围地将农民从劳苦中解脱,让农村留得住知识份子和投资资本,让农村有贸易主动权、有信息直通权;经济增长以低层民众发展为主要任务,社会发展要考虑底层民众的生活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