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pb92 发表于 2014-6-13 21:53 
现在就是可能产生经济增长大幅下滑了呀!出口都负增长了,工业用电量增长数也很低了!说明说企业已经面临普遍 ...
看吴敬琏老先生8、90年代的文章,当时物资紧缺,属于卖方市场,并不时候全面改革,提出“经济环境治理”,应该先调整,巩固,构筑宽松的经济环境,然后进一步改革。
进入2000年后,经济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发展迅速,生产力大幅度提高,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理论上这是吴敬琏老先生认为的改革最后的时机,但是迅猛发展、丰厚收入的喜悦,让我们忽视了潜在的威胁。
08年金融危机后,推出大规模的刺激政策,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向房地产、金融以及产能过剩行业,吹大了市场泡沫。今日中国的状况与1980年代由信贷驱动的日本经济繁荣颇为相似。当泡沫经济崩溃时,日本的信贷资金总额占GDP比率约为40%,而中国的这一比率早已从2008年的75%增至2012年的207%,杠杆近乎见顶,所以当前中国面临着很大的硬着陆风险。
而在这样窘迫的经济环境下,中央一反常态,开始刮骨疗伤,发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号。但是去杠杆、削过剩产能、反腐扫黄打非、整顿房地产等改革过程中对经济增长有很大的负面应该,如果一旦拿捏不好,刺破了泡沫,导致经济崩溃,所谓改革也就无从谈起。所以中央很明确,改革是大势所趋,为了进一步改革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经济放缓,但是前提是是在合理的区间内,保证不发生系统性危机。所以中央在强势推动各项改革的同时,推出微刺激方案,譬如定向将准、扶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并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从5月份数据来看,“微刺激”算是见效了。
欧美日以及很多新兴国家都在走大规模宽松的老路,个人认为这必然会为下一次更大规模经济危机埋下伏笔。而中国不走寻常路的改革,也隐藏着很大的风险,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尚不可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