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经管百科 爱问频道
2678 3
2012-03-18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中说:“由于生产集团内存在着利润,新的厂商就会被吸引进来。随着生产集团内企业数量的增加,在市场需求规模不变的条件下,每个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销售份额就会减少。相应地,代表性企业的D曲线便向左下方平移(如图8-14中左边的箭头所示),从而使企业原有的均衡点E1的位置受到扰动。当企业为建立新的均衡而降低价格时,d曲线便沿着D曲线也向左下方平移(如图8-14中箭头所示)。这种D曲线和d曲线不断地向左下方的移动过程,一直要持续到不再有新厂商加入为止。”

这里企业为建立新的均衡而降低价格,则d曲线向左下方平移。求哪位能给个详细的解释。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3-18 21:45:54
就是降价的意思呗。哎,你们这些freshman,真是没办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8 22:49:11
每个垄断厂商面对的有两类需求曲线,小d,大D。小d是静态的,指在某一价格达到了暂时的均衡,某单个厂商(假定是A )面对的一条假想的需求曲线,即认为自己单独变动价格,而其他厂商不做反应,需求量随价格变动的曲线。
但其他厂商不做反应是不现实的,所以当A降价时,其他厂商也会选择降价,所以实际上A的需求量不会沿着自己原来假想的d滑动,增加的需求量比预期的要少,会落在d的左边,重新均衡时形成新的假想的小d就向左下方移动了。
降价前的均衡点和降价后的均衡的的轨迹就是大D。如果产品是无差异的,消费者指根据价格决定购买量,大D上的每个需求量应该代表每个垄断厂商均等的市场份额,即市场总份额1/n的市场需求量。
所以新加入厂商后,每个原来厂商市场份额缩水,D向左移动。均衡点一定要在小d与大D相交的点(必要不充分),此时原小d与大D相交的点已经左移,若要对应找到SMC=MR的点,只能将原小d左移,对应一条新的MR曲线。即使如此,还不能保证长期均衡,必须是:小d与大D相交,SAC、LAC与小d相切,SAC与LAC相切,而且都在一点才能实现。要通过厂商的规模调整、进入退出,最后到利润为零时实现的。
(我翻了翻书,能看明白,可能讲得还不够清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3-19 21:30:31
coshadow 发表于 2012-3-18 22:49
每个垄断厂商面对的有两类需求曲线,小d,大D。小d是静态的,指在某一价格达到了暂时的均衡,某单个厂商(假 ...
谢谢!很详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