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高管与地方官员勾结互利,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是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渠道之六。
还是在这座城市里,原隶属于市属国企的一家企业,十年前,在地方ZF与原企业高管的运作下,企业高管通过银行贷款的形式收购了自家国有资产,在没有产生一分钱注资的情况下,企业从此成为了这位高管名下的私营合资企业,前高管成为了合资企业的董事长,几个合伙人(原企业副职)担任了相应的主管高管。
改制过去十年了,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营业收入增长了数倍,员工收入在改制那年一次性增长了20%之后,至今没有再增长过。只是承包工程的项目经理们可以拿到相应的提成了。
分离优质资产上市融资是国有资产流失主要渠道之七。
在一些国有企业以每隔数年就会出现一轮业绩过山车式的巨大变化的情况下,依附于这些国企的私营企业,股份企业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了起来。
朋友长期关注了这样一家数年前才成立的私营合资企业。这家企业的原始股东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的高中管们。十几年前,在这些人尚没有退休之前,就通过入股等形式在国有公司内部成立了这家不挂牌的股份公司,主要经营方式是从市场关系中拿到订单,利用国企的设备、原料、技术、人力完成加工,交付用户。其中的成本主要是用工费,其它费用均由国企负担。
数年前,这家滋生在国企内部的股份公司的产品与原国有公司分离脱钩了,这个时候,这家股份公司已经在当地开发区拥有了自己的厂房设备,挂出了公司的牌子,并且从原国企带出了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经营人员、技术工人,最初,这些人主要是从原国企内退的员工。后经几年的努力,又先后从原国企吸收过来一批中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经营业务人员、技术工人。员工队伍不断壮大。
经过数年的经营,这家股份公司将原国企的多名技术骨干笼络到旗下,两家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支持中小企业上市融资”“鼓励企业分离优质资产上市”等政策,又为这家民营公司冲抵债务找到了出路。于是,这家公司聘请了在上海一家大型证券公司工作的好友为其运作上市融资业务,计划通过上市融资冲掉银行债务,实现原股东股本快速增值。
新的利润增长点常常演变为财产流失点是国有资产流失主渠道之八。
有这样一家大型国有公司,产品技术具有明显的市场垄断性,经营状况蒸蒸日上,公司业绩无后顾之忧。也就在这种状况下,企业高管力排众异,启用了一位“有开拓思维”的副总。
这位副总任职之后立即提出了“多面出击,遍地开花”的新的经济增长思路。在短短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这家公司旗下就组建成立了数十家小公司。母公司为这些小公司分别提供了启动资金,有的还被授权使用公司生产资源、市场资源、经营相同的产品。
日后这些小公司的用人问题就逐渐发酵了。一些公司自成立以来就没有盈利过,一些公司经营利润是截留母公司的,一些公司甚至长期主业不清,一些公司随意立项,套取母公司不断提供的资金到处乱投资。
数年之后,当这家国企被迫班子整体换届时,这些小公司中只有两家微利公司了,企业为这些小公司先后垫付的,注资的资产所剩无几。母公司由于长期缺乏流动资金,生产状况已是今非昔比,员工工资长期被拖欠,产品质量问题频出,每年赔偿用户的资金都要从银行借贷。而当年参与小公司经营的人员许多已经成为了其它公司的股东,甚至前十大股东。那位副总被安排在新班子里,出任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一个往日肥的流油的国有大型公司就这样在“多面出击,遍地开花”旗帜下,变为了负债累累的濒危公司。而运作多种经营的一些国企蛀虫各得其所,成功的完成了财富积累,推动者被各方势力看好,提拔重用。
这些年来,这位朋友在接访,受命调查的一些国企案件中了解到了大量的国有资产被盗窃,被企业内外人员通过各种理由、手段转移,中饱私囊,充做社会腐败资金等问题。同时由于阻力较大,大多数案件难以立案。
一面是国资安全问题日益严重,一面又是来自各方面的阻力,保护伞作用,使大量案件长期不了了之,主要案件当事人甚至仕途畅通,非法行为日益猖狂。敢于抵制收买诱惑的反腐败人士甚至因此断送一生前程。为此,这位朋友还坦诚直言了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担忧。
朋友感到当前社会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现象,即:一些国企常常向官场腐败势力输送资金,意在与官为盟,维护国企内部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非法获取国有资产的作案环境,实现高中管暴富计划。一些民企、私企向黑社会势力输送资金,向一些贪官纳贡,以保企业不受或少受各方干扰,维护偷税漏税,规避行政监管,商业官司等经营环境。导致国家打黑除恶,反腐除贪行动举步维艰,经常有打黑英雄,反腐英雄或被拖下水,或被公然迫害。
一些官员滥用财政资金,股市资金,银行资金做政绩,甚至不顾大多数投资者一年承受30%巨额亏损的现实问题,利用各种手段一年打掉股指指数四分之三,房价泡沫吹大了才采取治理等等,都一再证明,一些官员并不是真心为民办事,而是长期无视腐败泛滥的社会现实问题,处心积虑的在做政绩。这才是我们国家当前最危险的形势和局面。
在与朋友们多年的交往过程中,大家深切的感受到,这些朋友与他们的更多的朋友对治理国企腐败,根除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根源的急切愿望和期待。
时至今日,国有资产大量流失问题始终是国企改革当中没有解决好的重大问题,将自主经营解读为无条件的承包制,是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主要政策曲解问题,将自我发展解读为大力度的排除监督“干扰”,肆意任用腐败同伙出任国企党委、纪委、工会高管,丧失国企内部监督职能的政治管理问题。
不难理解,将国有财产交予一批投机分子,党政政客管理,就相当于将涉及国家重要经济利益的主要资产交予了社会奸商,市井市侩去管理,将社会主要就业群体的劳动分配权交予了承包商全权决断。在这样的管理格局之下,管理者群体首先会满足什么利益?其满足私欲的底线在哪里?有多少国有资产经营增值收益是通过按劳分配原则,通过财产所有权分配完成的?又有多少国有资产最终改制为了私有资产?
显然,在公有制的环境中,没有监督的权力是容易滋生腐败的权力,没有规矩的分配体制是无法保证按劳分配的基本底线的分配格局,腐败势力云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领域的现状将会酿成国家经济灾难的后果。
在国有资产经营中,一个集团给下属子公司老总设计的年薪为30万元,而在公司多年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职工十几年承受着超负荷,超法定劳动强度,收入多年没有增长的情况下,企业高管的年实际收入已经超过了集团设定的收入标准的十几倍。且职工连续向集团反映,集团高管却长期持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放纵这种状况长期存在。如此国企管理怎能有效制止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怎能阻止人民群众对国企腐败的声讨谴责?怎能安抚员工们的愤怒情绪?
事实就在眼前,当务之急就是要挽救国有资产监管长期丧失的权力,彻底清理国企硕鼠,铲除地方官员通过经营国有资产获得买官卖官,行贿受贿,挥霍国有财产等官场运作资金的渠道。将国有资产的经营收益权重新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功能上来。这就是一大批反腐败人士、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之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与腐败势力斗争的真正动力和目标。
我们的朋友们都敬重支持这些朋友们的社会责任义举,也希望广大的人民群众支持参与到净化社会环境的行动中来。毕竟只发牢骚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请相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社会倾向在我们的社会中同样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