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子
狄更斯在《双城记》中形容法国大革命的时候,用了这样的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其实,每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只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好的时代,对于一些人来说则是坏的时代。
任何一个时代都充满了希望与绝望,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内涵,光明与黑暗,美好与惨淡,狄更斯的描述只是折射出来每个人心头的影子烙印。
2. 我们所处的时代
今天的时代,是什么样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很多人会说,没有革命,哪来的好与坏?可是,真的没有革命吗?万物联网的科技革命和人性崛起的文化革命正在孕育、萌芽、成长。。。
(1)万物联网的科技革命。
大胆的推测,当二三十年之后,人们重新书写科技史的时候,一定会说:人类历史经过了四次科技革命……第四次科技革命以“万物联网”为特征……。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伴随着产业的颠覆和转型,伴随着管理理念的深化。18世纪60年代的蒸汽机革命,颠覆了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手工工场随之陨落,分工协作成为管理的主要议题;19世纪70年代的电力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的电气化,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管理理论开始萌芽发展;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自动化,人从机械中被解放出来,关于人的管理开始成为主流;而即将到来的“万物联网”将会如何改变产业的生产方式,以及企业的管理方式?(日后分解)
2011年,被称为移动互联的元年,移动互联实际上是万物联网最先落地的初次实践。万物联网对于IT、互联网产业的影响是必然的,但更为重要的是其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的体现在其深刻的颠覆了所有行业的既有形态,就像今天Iphone颠覆了我们对手机的既定认知一样。
(2)人性崛起的文化革命
德鲁克自始至终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到之处”(《旁观者》),这就是人性。新生代价值观的多元化一方面会颠覆现有的市场结构,另一方面会颠覆企业的管理方式。再过10年,当80和90成为消费主体以及职业主体的时候,既定的标准化市场观将彻底的消失,既定的绩效管理方式也将遁形就木。台北医学大学董事长李祖德先生所讲的“共识营造力”,我深以为然。在当前的“非常态”的社会中,如何梳理人们的意愿,将成为新时代的管理重点。预测大师奈斯比特曾经说过:21世纪最大的挑战不是来自科技的更新变化,而是来自于“人”这一概念的扩展。另外,中产阶层,在中国的崛起也是不可争议的事实。中产阶层发展之时,必定是一个国家重建文明之时,历史上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已经给了我们足够的证据。中产阶层,文明之始。
科技之发展,人性之崛起,是必然之趋势。你我今天都处于这样的浩浩荡荡的历史大潮中。今天为基,十年为限,科技将改变生活、生产方式;人性将更加的灿烂、辉煌。那么新的商业运作模式应该是如何的?(日后分解)
3. 从资本市场变动看产业变化
阿里巴巴、盛大、土豆接连的退市,造成了不小的轰动效应。可是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去看退市背后的真正目的。盛大我不了解,除了战略混乱、投资失策之外,我暂时无法知晓陈天桥退市的真正目的,也许只是进行公司的再造与转型。
土豆与优酷的患难联姻,如一场跌宕的爱情剧,经历了谩骂、心痛,终于牵手。牵手的原因却是再不嫁人就要死去的悲哀(日后分解)。足以看出轰轰烈烈的革命正在上演。
阿里巴巴的退市,可以说是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马云的2011,并不顺利,很多人不再看好马云,特别是当腾讯、京东乘势而上的时候,一些朋友认为马云丢掉了“电子商务”的垄断地位。其实非然,我只能说在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中,马云对于“电子商务”四个字的理解是最深刻的。马云的三步棋:(1)提高淘宝商城准入门槛(改革的第一步,略显急躁);(2)更改“淘宝商城”为“天猫”(虽备受争议,但目的已经达到,那就是实现“淘宝商城”与“淘宝网”的差异化);(3)阿里巴巴退市,谋求新的改革(企业转型负担不起董事会关于利润指标的要求)。这三步棋带给马云的阵痛,是企业转型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今天不付出,明天必灭亡。为什么这么说?马云看到了电子商务的寒冬,同时看到了电子商务的新春天。(1)之所以提高准入门槛和更改淘宝商城为“天猫”,无非是为了提高淘宝商城的质量和体验,以应对“人性崛起”的革命;(2)阿里巴巴私有化,布局云网络,剑指何方?从“互联网电子商务”到“移动电子商务”到“云电子商务”直到“万物互联电子商务”。京东在扩张的路上疲于奔命,距离“电子商务”的真义渐行渐远,若不停止扩张,经历变革阵痛而后重生,三年内必将亡命天涯(日后分解)。
4. 结语
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毛主席开头便讲“在对于时局的估量和伴随而来的我们的行动问题上,我们党内有一部分同志还缺少正确的认识。他们虽然相信革命高潮不可避免地要到来,却不相信革命高潮有迅速到来的可能。”
是以为记,与君共勉。革命的高潮正在汹涌而来。
更多文章,请见本人博客:http://cuixm-1986.blog.163.com/
参考:狄更斯《双城记》;德鲁克《旁观者》;李祖德《非常态环境下的管理》;奈斯别特《大趋势》;毛主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