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819 26
2007-02-12
<P><FONT size=5>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反国家主义思想<BR>黄焕金</FONT></P>
<P><FONT size=5>重读《哥达纲领批判》,使人重新发现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与许多人将马克思主义认为是国家主义的观念恰恰相反,马克思在这里辛辣地批判了"依靠国家帮助"人民才能做任何事情的观念与实践,批判了完全以国家的手段取代人民自己的自主行为的"无耻行径"。马克思强调的是工人的自治权利与自主行为,它是何等的"可贵",它的可贵之处就是不需要"国家"这个成本高昂的东西从中起作用,从而避免象资产阶级那样的一个权贵阶级的出现。<BR>从马克思晚年的这个思想可以看出,马克思思想仍然是先进的,并且对今天人们迷信国家力量的观念是一种打击。由此可知,那种认为国家管得越多就越是马克思主义的观念,是不符合马克思自己的思想的,是不符合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BR>当马克思指责"靠国家贷款能够建设一个新社会"只是一种幻想时,我们也许会联想到:靠国家力量建设新农村是否也只是一种幻想?<BR>人民自主,既不靠资产者也不靠国家,这就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BR>-------------------------------------<BR>    "为了替社会问题的解决开辟道路,德国工人党要求在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下依靠国家帮助建立生产合作社。无论在工业中,或是在农业中,生产合作社都必须普遍建立起来,以便从它们里面产生出调节总劳动的社会主义组织。"---------《哥达纲领》<BR>    在拉萨尔的"铁的工资规律"之后,就是这个先知提出的救世良方。这里"道路开辟"得确实不错。现存的阶级斗争被换上了拙劣的报刊作家的空话:需要"开辟道路"来"解决"的"社会问题"。"调节总劳动的社会主义组织"不是从社会的革命转变过程中,而是从国家给予生产合作社的"国家帮助"中"产生出来",并且这些生产合作社是由国家而不是由工人"建立起来"的。这真不愧为拉萨尔的幻想:靠国家贷款能够建设一个新社会,就像能够建设一条新铁路一样!<BR>由于还知道点羞耻,于是就把"国家帮助"置于……"劳动人民"的民主监督之下。<BR>第一,德国的"劳动人民"大多数是农民而不是无产者。<BR>    第二,"民主的"这个词在德文里意思是"人民当权的"。什么是"劳动人民的人民当权的监督呢"?何况所说的是这样的劳动人民,他们通过向国家提出的这些要求表明他们充分意识到自己既没有当权,也没有成熟到当权的程度!<BR>    .........<BR>如果工人们力求在社会的范围内,首先是在本民族的范围内建立集体生产的条件,这只是表明,他们在争取变革现在的生产条件,而这同靠国家帮助建立合作社毫无共同之处。至于现存的合作社,那末它们之所以可贵,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工人自己独立创设的,既不受ZF的保护,也不受资产者的保护。<BR>-----------------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BR></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2-12 10:15:00
确实我们应该在去掉历史崇拜光环下,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我们才真正可能发现本真的东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2 12:19:00

你还是多看看《国家与革命》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2 22:04:00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是用来反对马克思的上述批判?

不过,列宁在这部著作中,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科学结论进行的科学探索。愦憾的是,他没有达到他所继承的他哥哥未竟的事业曾达到的理性的高度。这种悲剧,是由于年青的列宁并没有自身的社会实践来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他在那里遵从了恩格斯的并非是对“结论”的全面阐释,未能理解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这就是列宁自己在这部著作所述的“悬案”。

这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的局限性,自然,也就是人类这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的局限性。实践的高度永远不能超越其理论的高度。

所以,这种社会主义实践最后失败了。当然,从全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或许是单纯的实践者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3 06:37:00
以下是引用山成功在2007-2-12 22:04:00的发言:

列宁的《国家与革命》?是用来反对马克思的上述批判?

不过,列宁在这部著作中,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科学结论进行的科学探索。愦憾的是,他没有达到他所继承的他哥哥未竟的事业曾达到的理性的高度。这种悲剧,是由于年青的列宁并没有自身的社会实践来接受马克思主义。所以,他在那里遵从了恩格斯的并非是对“结论”的全面阐释,未能理解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结论。这就是列宁自己在这部著作所述的“悬案”。

这是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的局限性,自然,也就是人类这第二次社会主义革命的实践的局限性。实践的高度永远不能超越其理论的高度。

所以,这种社会主义实践最后失败了。当然,从全部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这或许是单纯的实践者所必然经历的过程。

一个失败者,其理论很难服人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3 07:40:00

马克思是要消灭国家的,但我们却在加强国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