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2468 4
2007-02-14
是否能根据实际在管辖范围进行区域筹办教育基金会,其操作过程必须透明,达到收支透明,确保地区特困学生的学业顺利完成.并开设一定的进步奖之类.让社会各界人士一起用行动来支持教育事业.可以某地试验先行,[em04]杜绝行政色彩的分摊任务,教育不是要政府去指手画脚,而是如何让经费落实到位,尊重教育,尊重人才.[em04]现在一般学校都会开每年一次的母校毕业同学会之类,让出去社会的成功人士回来表示下对母校的关心,而这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教育经费可以借鉴下美国,当然我们不能照办,但可以在征求地方社会人的允许下,公开征收,让地方人一起讨论后同意统一一个教育税额,收支透明,每年还在开支检查中派出社会几个代表和政府几个代表,学校的几个代表(教师.校长,会计),如果出现某一方面的可疑可以申请相关教育办进行查办.等等,关键是经费问题,而我想其是在为教育补粮,一切都是可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4 15:35:3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2-14 15:31:00
理想化色彩太浓咯~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4 15:41:00
虽然此举会有许多操作过程的漏洞,但是我想正面大于负面,可以缓和一下现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矛盾.现在的教育经费改革,表面上看是为家长减负了,其实并不见得是教育的进步,因为教育是老师和学生双向的学习过程.许多落后地区老师的生计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而我们减免的正是落后地区的农民负担.理想化是存在的,但毕竟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啊.不能全面征收教育税就来个局部征收教育税吧,只要征求地方纳税人的同意,地方纳税人能承受的数额界限.其实社会就已经认同如此,同一行业在不同的区域待遇不同足已证明以上观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14 15:44:57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4 16:05:00

即便是纯民间筹办基金,也应该让”捐款人“知道:由谁筹办?怎么筹办?筹办得来经费怎么使用?由谁监督与管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2-14 23:45:00
在我们现在平均收入水平比较低,而支出预期比较多的条件下,这样的建议理想化色彩比较多,呵呵,不过也为某些有钱人出名提供了一个好的途径,呵呵,当然如果能够施行的话还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会增加学校的经费,增加社会对教育的监督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