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山东省某厅长在清华读博士却不上课的事情被该校博士曝光后,立刻引起海内外媒体广泛关注。清华大学法学院虽然在第一时间对此现象 进行了解释,称该厅长系论文博士,但明眼人一看即知法学院是在推卸责任。首先,论文博士也要上课,很多知名高校都针对有一定学术影响力或社会地位的人开辟了读博士的绿色通道,即不需要考试,只需要在学校规定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发表权威期刊,但也要完成相关的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我的导师当年也攻读某高校的论文博士,但也要完成相关课程才能申请论文答辩。其次,该厅长的是否是论文博士值得怀疑,一般学校要求论文博士要有正高级职称,ZF官员一般不走职称序列,难道法学院将厅级等同于正高级吗?从此事件可以折射出当今中国博士教育的一些阴暗面。首先是官员博士占的比重日益增多,我同学目前在成都一重点高校读经济学博士,他班上博士很大一部分是ZF机关工作人员,不乏厅级干部,和清华大学这位厅长博士一样,几乎没有看到过人,害的某些负责任的老师上课都要花很大部分时间点名考情,这些人侵占了学校的公共资源,扰乱了正常教学秩序,俨然已经成为中国博士教育最为衰败的写照。其次是愿意读书的人考上博士的越来越少,目前大多数博导喜欢招收有一定社会地位或资源的学生,一则可以不用给学生找工作(导师给学生找不到工作意味着导师的失败),二则借此获得一定的社会资源,实现双赢。这样招进来的学生一般就只图混给文凭,哪里能安心搞学术呢,很多人能毕业不外乎一下三种途径,一是导师放水,随便写个东西都能过关;二者花钱过关,出高价(一般博士论文8-10W,小论文1-2W/篇)找枪手帮忙;三则给导师合作,委托项目给导师,导师找几个硕士或脱产博士帮其完成论文或发表文章。这样的后果就是愿意读书的人考上的希望十分渺茫,不是因为实力不济,而是博士招生潜规则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