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包括教育学两个方面,自然包含两个主体——老师和学生。但在中国当前,老师有点突出,学生却被奚落了,笔者认为与老师的教授方法和学校的教学目的有关。
欲使教学工作高效地进行,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老师要不断地“抛疑”,让学生去积极的思维,去讨论,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同时让学生和老师的思维彼此冲撞,不断地擦出火花——真知新知不正源于此吗?身边不乏有老师抱怨,我讲得这么生动,这么投入,怎么你们都趴下了?殊不知,“独角戏”随好听,但听多了,免不了听厌了……
学校的教学目的是什么,往往给老师的任务是在这十几周的时间内教授完多少课程。老师只顾抓进度,全然不管学生掌握的怎么样,纯粹的“灌输式教育”,而同学们往往偏好的是“启发式教育”。
以上这些只是鄙人的一点拙见。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供从事教育工作者参考,并无其他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