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
新
认
识
私
有
制
第一节、大刀阔斧的改革挽救了 资 本 主 义
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企业管理及社会管理民主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了一个以苏联为首的强大的社会主义阵容,使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阶级惊恐万分,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避免被国内人民所推翻,不得不对自己国家的经济制度与社会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的结果是:社会稳定下来了,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随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出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西方发达国家,为赢得民心,标榜自己是“民主国家”,因此改革也只好以此为基本纲领。现在的西方发达国家确实要比资本主义初始阶段民主多了:一个普通的人可以竞选总统,一个普通职员可以把侵犯自己人身基本权利的老板告上法庭,使他受到法律的惩罚。在美国人民群起反对之下,美国总统也不得不下令从越南撤回了侵略军,结束了侵越战争。
我们已经完全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基本核心是实行“权力公有制”,即社会主义民主,所以越民主的社会制度,便越接近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西方发达国家(指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本章以下同)在人民要求民主的巨大浪潮的推动下,通过不断地改革,使自已的社会制度越来越民主。越民主便越向社会主义社会靠近。
西方发达国家歪打正着,改来改去,却使自己社会情不自禁地向社会主义社会靠拢。
从本身来说,西方发达国家的统治阶级是希望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希望资本主义社会地久天长,永远存在下去。他们不但希望自己的资本主义制度,永远存在下去,而且还希望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成资本主义,但是他们自己却不自觉地被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逼着,向着社会主义社会“和平演变”……。
这种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为维护自己基本的生存权力,要求实行民主的浪潮任何人也无法抗拒,它逼使西方发达国家向民主化方向发展。第二:这是由于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实行权力社会化即实行“权力公有制”,这一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是不可阻挡的,它有巨大的力量,逼使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改革,逐步实行民主化,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实行完全的权力公有制)的方向发展。
那么,西方发达国家是怎样改革的呢?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已进入高投入的社会:现代工业企业都是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企业,需要大量投资。建立商业企业也需要大量投入,如建宾馆、商店等等。组建企业所需的大量投资,单个资本家已无力承担,只能由众多资本家合股办企业,所以今日在发达国家里,最流行的、数量最多的是股份制企业。这种股分制企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带有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即股东们的集体企业):
1、它的资本金已经社会化了:资本金来自众多的股东,在股金还不够用时,企业以原有的资本和信誉作担保,向银行贷款。这银行贷款当然也是一种社会资金,这是由银行向社会筹集来的。
2、它的管理也就集体化、民主化、法制化了:股份制企业的重大事情,由掌握较多股份的董事们开会民主决定,一般事情则由企业的经理等管理层决定。
现代企业已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现代化的设备需要具有较高的知识和技术的人员才能操作,人才是决定企业命运的基本因素。所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家,大多数都很尊重人才,并给予较高的工资,而且资本所有者,高级管理人员,都很尊重企业的普通职工,企业里的“民主”气氛越来越浓厚,劳资对立的情绪则越来越低。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制度的改进,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人民群众已经可以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基本的人身权益不受侵犯,人与人之间、劳资之间发生矛盾或争端,就去打官司用法律手段来解决,所以资本家已不能随意侵犯工人的人身权益了。因为工人的人身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在今日的西方发达国家,过去在资本主义初级阶段那种非常残酷的人压迫人的现象,现在已基本上不复存在了。这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奋斗的结果,也是西方发达国家不断地进行政治改革的结果。
3、在分配上,也越来越公平合理了。
今日西方发达国家的股分制企业,是一种按资分配(含剥削成分)与按劳分配等多种成份混合的分配制度,虽然今日的西方企业家仍然是追逐剩余价值的剥削阶级,但比起资本主义初级阶段,今日的剥削率却大大降低:
A、由于现代企业,是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企业,劳动生产率很高,员工的工资也很高,所以虽然今日的资本家的总收入很高,但相对资本主义初级阶段,“剥削率”却大大降低
B、我们已知道,即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人们也不能把企业的收入,全部分光吃光。人们在拿出部分企业收入来“按劳分配”外,还要留下很大一部分企业收入,用于再生产或扩大再生产,还要留下足够的储备资金,这样才能使生产不断地发展壮大。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里,资本家们常常把所获得的巨大的“剩余价值”,投入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或投资新的生产领域,以期获得更大的效益,但同时就把很大一部分“剩余价值”回报了社会,为社会增加了就业机会,扩大了社会生产能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为了缓和劳资关系,减少资本家与职工的对立情绪,在企业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资本家拿出较多的资金,不断地为职工们增加工资,使职工的收入随着企业收入的增长而不断地增长。使分配更加合理。
D、资本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本身也是一种脑力劳动,当然应该获得比普通职工更高的报酬。
E、资本家对企业的投资具有很大风险,投资者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回报,有时甚至亏本,所以这种有风险的投资应当获得一定的回报,否则谁愿意投资?
F、资本家的投资所获得的收入,不完全是“剩余价值”。其中一部分是购买新设备新技术后,由新设备、新技术本身产生的价值,因为新设备、新技术,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提高产品价值,占领更大的市场,获得更大的利润。
G、除去支付企业全体成员的工资,向国家交税,除去把大量的资金用于再生产或进行新的投资,今日资本家们真正用于自己个人的消费的“剩余价值”并不太多,只占“剩余价值”总量的很少一部分。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今日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分配制度,相当接近于社会主义集体企业的按劳分配制度。
所以今日西方发达国家的股份制企业,正在向社会主义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靠近。从前面的研究我们知道:集体所有制是人类社会最先进的所有制,越接近集体所有制便越先进。股份制非常接近集体所有制,所以它是比较先进的所有制。
根据“生产与消费守衡定律”,我们可以知道,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对无产阶级的让步,可以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一方面,资产阶级不断地为工人增加工资,工人们的收入不断地增长,减少了资本家与工人们的对立情绪,缓和了劳资矛盾,资产阶级虽然收入稍有减少,但却维护了自己的基本利益,维护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维护了企业和国家的稳定。
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劳动群众收入不断增高,整个社会的购买力增强,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扩大了市场,从而促进了经济更快地发展,也因此减少了“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资本主义发展到了今天,许多发达国家都成了高收入的国家。
西方发达国家,表面上极力反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企业实行公有制,其实自己正在把他们的私有制企业部分地公有化。当然这种公有化,不是直接将生产资料所有权公有化,而是实行“分配权部分公有化”,这是通过税收来实行“企业分配权部分公有化”的:
西方发达国家对私有制企业要收取30%左右的公司所得税,企业在把收入分到个人手里,国家还要收取个人所得税。而且个人所得税很高,高收入的人们要交高达5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越高,所得税率越高。
西方资本家,在交了30%的公司所得税,50%以上的个人所得税,如果钱太多自己用不完,想遗留给下一代,还要再交50%以上的遗产税,如此一来,西方资本家把自己一生中所获得的大部分收入都交给了国家充了公,这就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私有制企业分配权部分公有化”。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征收较高的税,从而掌握了40%以上的国民收入,然后拿这些钱去搞社会福利。如:对失业者发放救济金,对年满6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养老金,使他们能以较低的生活水平生存下去,从而减少了贫困人群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安定了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系统、社会保障系统,已建立得相当完善了,而且还在不断地改进。
西方发达国家还把大量税收用于公共开支,如修公路、桥梁、市政建设,用于环保事业,支持科学研究,支付教育经费、国防经费,对于每个国家来说,教育经费、国防经费都是一项巨大的开支。
西方国家把大量税收用于公共开支,不仅能使整个国家各个方面都得到均衡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而且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工作有收入,对于发展经济稳定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及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
凡懂一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人都知道: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以前众多的理论家们都认为它是必须消灭的矛盾,其实它并不是应该消灭的矛盾,恰恰相反,它是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它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它是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内容之一。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基本矛盾及它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推动作用。
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现代企业是大规模社会化生产,它需要雇用很多人来集体劳动,但是企业却是私人的即资本家的。资本家办工厂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所以他希望尽量少支付工人的工资,但工人却希望能多拿工资,这就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劳资矛盾,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由于资产阶级一方面尽量压低工人的收入,一方面拼命扩大生产;造成资本主义社会总是生产增长大于消费增长,极易发生“生产过剩”暴发“经济危机”。
工人们为了争取更多收入,组织工会与资本家谈判要求增加工资。有时谈不成,就采取罢工等手段对资本家施加压力,迫使资本家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不断地为工人增加工资。由于工人等广大劳动群众的工资不断增加,收入增长,整个社会的购买力也随之增大。这就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扩大了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迅速发展。所以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但是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的矛盾,需要加以控制与引导,否则会激化成大规模的“劳资战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起巨大的破坏作用。所以西方发达国家都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栝法律与政策,对这个矛盾进行有效控制。并尽量用法制的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以求消灭“劳资战争”。
从前面的研究我们可以知道: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实行权力社会化,即实行“权力公有制”,所以权力越公有的生产关系便越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而且我们还知道: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其中生存斗争所产生的矛盾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生存斗争又与人们的私有观念难分难舍:因为一个人要生存下去,必须要为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生活物质而奋斗,所以私有观念是人类求生存的一种本能,这种私有观念,延伸到生产关系,便很容易形成私有制生产关系。所以人类生存斗争的本身有一种要求实行私有制的天然趋势。
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实行权力公有制,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生存斗争,又要求实行私有制,所以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制就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如何解决这个人类社会的重大矛盾?这是摆在全世界社会科学家和政治家面前的重大难题!这个矛盾解决得好,经济便发展迅速,解决得不好,则经济发展缓慢。
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在经济上取得很大成功,除了实行生产关系民主化、法制化,向“权力公有制”方向发展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保留了比较完整的生存斗争,整个社会充满了激烈的竞争,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必须为自己的生存而奋斗。西方发达国家保留了与生存斗争难分难舍的私有制,私有制是人们进行生存斗争所必需的物资条件与社会条件。
私有制能产生比较尖锐,复杂的矛盾,这是它的缺点所在,也是它的优点所在。
私有制所产生的巨大矛盾,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与痛苦(如两次世界大战及平时的阶级斗争)。但私有制所产生的巨大矛盾,却又能推动人类社会及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
不可否认,私有制的存在,使西方发达国家充满尖锐复杂的矛盾,但正是这些尖锐复杂的矛盾的存在,却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充满了激烈的竞争,充满了激烈的生存斗争, 为各种各样的人才出现与发展,为各种各样的企业、经济组织、团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一个普通公民可以竞选各级官员,甚至总统。一个穷大学生经过不太长时间的奋斗,可以成为大富翁甚至世界首富。在激烈的竞争中,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新产品、新技术能得到迅速推广。各行各样的各种企业、经济组织、社团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出现。激烈的竞争,激烈的生存斗争,迫使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奋发图强,拼命工作,从而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推动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是如何处理“生产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实行权力公有制,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主要动力——生存斗争,又要求实行私有制”这个重大矛盾的呢?西方发达国家处理这个重大矛盾的方法是这样的:
保留私有制,让它自由发展,建立一整套比较完整的法律、法规,对私有企业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用法律保障私有企业职工的基本人身权利,在私有制企业推行民主化、法制化管理,废除人压迫人的制度。
对资本家、高级管理人员等高收入者,实施较高的税收,也就是对人们的收入的一部分充公,然后用税收的收入,向无收入的人们发放救济金,用税收来调节人们在分配上过大的差距。尽量用民主的、法制的方法解决社会矛盾:如人们之间在发生纠纷、矛盾时,往往去法院打官司,以求用法律手段来解决纠纷和矛盾,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矛盾。
西方发达国家处理生产社会化要求实行生产关系民主化、权力公有化,与生存斗争要求实行私有制的矛盾,有比较成功经验,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值得人们借鉴,而且西方发达国家还在继续改进当中。
三、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今日西方发达国家不但在经济制度上、在企业制度上不断地改进,向企业管理民主化、收入部份公有化方向发展,不断地向社会主义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企业制度靠近。
而且在政治制度上也不断地向民主化的方向改革,由于广大人民群众坚持不懈地奋斗,民主化、法制化、权力公有化越来越成为不可阻挡的社会潮流。
对自己的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即生产关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大大小小的改革,是西方发达国家取得很大成功的基本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直到现在还很有生命力的基本原因,而这生命力来源于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熔合,并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即实行完全的权力公有制)的方向发展。
可以这样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不流血的革命,这场伟大的革命席卷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发达国家已取得初步成功、不发达国家正在努力”。
改革不仅能使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提高国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在政治制度上越来越民主化。它的最终结果,必将是向实行完全权力公有制的方向发展,向人类最美好的社会——无阶级斗争的、无战争的完全文明社会进军。
所以可以这样预言:在不发生暴力革命、不发生毁灭人类的核大战的情况下。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长期地艰苦奋斗,通过不断地改革,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将会慢慢地走向无阶级的社会,或是有阶级但无阶级斗争的社会。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今日西方国家的贫富差距仍然是巨大的,普通职工的年收入三至五万美元,但极富人阶层却年收入几百万、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所以实际上阶级仍然是客观存在的。
但今日的西方发达国家的阶级斗争,特别是大规模、暴力式的阶级斗争(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劳资战争),却基本上不存在,正走向消亡。这归功于西方发达国家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与经济及法律上的改革措施,通过改革使社会矛盾转化,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原本是尖锐的、对抗性的、敌对性的矛盾,转化为缓和的非对抗性的矛盾,敌对性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解决矛盾的方式也由原来的激烈的暴力的阶级斗争,改为用和平、协商式、法律的手段来解决。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主要是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与保障制度,推行政治民主化与企业管理民主化,消灭了劳资战争。使昔日处于对立、敌对状态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变成朋友、变成同一个大家庭的成员,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穷人阶层与富人阶层不再互相敌对,而是互相帮助互相依靠,长期和平共存于一个社会大家庭,共同生存与发展。所以,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可以转化的:对抗性的敌对矛盾,可以转化为非对抗性的、人民内部矛盾,并非一定要采用暴力方式来解决。
现今各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斗争日趋缓和,阶级斗争正在走向消亡,整个世界的国际形势也日趋缓和,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马克思关于无阶级斗争的社会必将代替有阶级斗争的社会的预言,必将会实现。
当然,不经过暴力革命,由资本主义社会通过不断地改革,慢慢地向无阶级斗争的社会进军,时间当然要延长,要经过很长的时间,人类才能最终完成这个伟大的过程。
今日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离真正的无阶级斗争的社会的距离还很远,它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重大缺点。西方发达国家仍养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并拥有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毁灭人类的大规模杀伤武器——核武器。
西方国家的总统等国家领导人,虽然是经过民主选举产生,但却拥有太大的权力,总统可拥有发动战争的权力,只要某大国的总统头脑发热,战争将可随时暴发,人类也将随之毁灭。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民主化的潮流的推动,总有一天,人们会取消总统可以发动战争的权力。
当人们终于学会了用和平的民主的法制的方式,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矛盾和争端,再也不需要保持一支强大的军队时,人类就将进入永久和平的时代,那时整个人类,就最后完全进入了无阶级斗争、无战争的完全文明社会的伟大时代。更多内容请查看本网的博客站点:qcdy.ping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