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78 1
2012-05-14

先来看看一个中国人幸福的一天:

早晨起床,掀开黑心绵作的被子,用不含氟的佳洁士牙膏刷完牙,喝杯过了期的碘超标还掺了三聚氰胺的牛奶,吃根柴油炸的洗衣粉油条,外加一个血脖肉做馅香精掩异味的包子,在票贩子手里买张车票,准时赶到地下烟厂上班。

九点三十分偷偷用山寨手机看股票从6000点跌到2000点,中午在餐馆点一盘用新型地沟油炒的毒韭菜炒假鸡蛋,再加一碟甲醛保鲜的白菜,以及发芽土豆翻新的酸辣土豆丝,盛一碗陈化粮煮的毒米饭。

下午茶时间喝上一杯富含农药的立顿袋泡陈茶。

晚上蒸一盘瘦肉精养大的死猪肉做的腊肉,沾上点毛发勾兑的毒酱油,夹两片大粪水浸泡的臭豆腐,还有用福尔马林泡过的凉拌海蜇皮,抓两个添加了漂白粉和吊白块的大馒头,还喝上两杯富含甲醇的白酒。

这日子……过的真是那个爽!

上周有毒食品盘点中说到,有关部门的事,咱P民们没有资格干涉。不过,咱没办法阻止黑商家出招,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自己中招。本周小毛小病继续为大家盘点一周以来的各类食品药品问题。

有毒食品盘点10.jpg

本周五毒教

进口食品

必杀技:婴幼儿食品中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和品质被检出有问题

恶毒指数:五颗星

据质检总局介绍,这批不合格洋货中有309批次都是进口食品,涉及糕点饼干类、酒类、糖类等,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和品质为主要原因。其中,不乏婴幼儿食品,包括知名的“喜宝”品牌。标注制造商为喜宝有限责任公司的克罗地亚“喜宝”牛奶草莓营养米粉AL3171,因标签不合格被退货;而来自德国的4批次总重量为0.3555吨的“喜宝”牌婴儿辅助食品,包括小米米糊和谷物糊产品,被发现钙、铁、锌、维生素A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另外,出自比利时的7款“诺宝”进口婴儿食品均存在铁超标,主要是蜂蜜口味麦粉、枣味麦粉、水果味麦粉和米粉,这些产品已经被销毁。

喜欢购买澳大利亚奶粉的消费者也得留意了。此次发现,广州百胜行物流服务有限公司进口自澳大利亚、制造商为Milk Powder Solutions(澳源乳制品有限公司)的3款婴幼儿奶粉不合格,予以退货处理。

小毛小病:当国内食品质量问题已经避无可避的时候,很多人将口腹投向进口食品。尤其是婴幼儿食品,父母们更是勒紧裤腰带,为他们花大价钱买进口食品。曾几何时,“洋品牌”是质量过硬、技术先进、安全美观的代名词,无论是食品药品、还是家电汽车,“洋品牌”都赢得了国人宠爱。但是不知何时起,老外也学的跟国内黑心商家学的没有良知。随着质量安全问题的频频曝光,“洋品牌”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已经大打折扣。


立顿袋泡茶

必杀技:农药超标,陈茶制造

恶毒指数:四颗星

“立顿”茶包农药超标门尚未落幕,今又被爆采购粗制茶叶。较早前,有报道称联合利华旗下的“立顿”茶包被曝含多种高毒农药致消费者质疑的新闻,近日有媒体曝出茶包原茶是夏秋采集的茶叶,俗称“大路茶”,据业内人士透露:“每公斤收购价仅20元左右”。

小毛小病:想必立顿袋泡茶是各个公司的必备之物吧。这玩意还真坑人不少。本想着,好歹也算个品牌了,看来,这种想法要不得了。茶,几千年的国文化。以后喝茶,还是选红黄黑白青绿为好。


包子

必杀技:血脖肉做馅,香精掩异味

恶毒指数:四颗星

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包子摊上,热腾腾蒸着的包子闻上去香味扑鼻,很是诱人。但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肉馅的保质期越来越短。利益驱使下,某些商贩在包子馅上做文章,做出来的肉包隐患颇多:

一是猪肉以次充好。有些商贩使用“血脖肉”做包子馅。“血脖肉”指连接猪的头部和身体部位的肉,这种肉比正常猪肉便宜一半,但质量较次。

二是馅内蔬菜不新鲜。相比菜市场的新鲜蔬菜,每天剩下的不新鲜蔬菜至少要便宜30%。

三是过度使用猪油或者香精。为让包子馅闻起来更香,有些商贩大量使用猪油增加香味。更有甚者使用香精掩盖肉馅变质后的异味。

“血脖肉”和其他部位的猪肉相比,口感差,营养成分降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新鲜的蔬菜里水分大量流失、营养下降,有的还会产生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因此,热天吃肉包子应特别留心。

小毛小病:作为寻常早点的包子竟也成了奢想。大家不妨参照以下方法来分辨:

一是注意商家肉馅。用筷子搅拌生馅时,如果馅料过于黏稠,就有可能是“血脖肉”所做。

二是观察店内环境。买包子时观察一下店里的卫生条件,尽量选择卫生条件好、经营执照齐全的店铺,对卫生条件差的要提高警惕。

三是分辨包子口感。用“血脖肉”做馅的包子,吃时可以感觉到肉馅发黏;香精添加过多,与纯鲜肉包子的口感也不同;包子馅过咸、过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尽量少吃。


毒韭菜

必杀技:蓝矾喷洒“保鲜”

恶毒指数:一颗星

据相关报道,南京下关一市民在路边摊买到了会“掉色”的韭菜,择完菜后一手蓝,据称这是由于韭菜使用了蓝矾保鲜的缘故,而报道称,蓝矾具有相当毒害,严重可致人性命。

小毛小病:又是南京。不过很多记者就是这样,只有等到事情发生了,在社会上造成了重大影响,才会蜂拥而出,四处寻找类似的新闻进行报道。像这次所谓的毒韭菜,应该不过是个别现象。面对食品安全百出,小心是需要的,但也不可成为惊弓之鸟。蔬菜在正经菜市场买,买来后多用清水冲一冲。如果这样还能出问题,那么只能说我们已经没什么东西可吃了。


高考保健品

必杀技:借考生家长心态敛财

恶毒指数:五颗星

如今,正面临考前冲刺的,除了高三学生,还有各大药房的保健品。孝感一中高三考生教室内打氨基酸除了引发社会慨叹学业艰辛外,也再度将“高考保健品”这个话题引爆。不少家长购买高价保健品,希望能帮孩子一把,但真相却是惊人的。有保健品行业内部人士透露,成本10元的保健品,100元卖给你算人情,150元卖给你算交情,200元卖给你算行情。

广东保健行业协会负责人也表示,保健品从出厂到考生家长手中,加价10倍并不出奇。家长购买的200元一盒的一款补脑保健品,其成本可能连20元都不到。而保健品厂商甚至通过各种方法买通学校,进而利用家长对孩子的爱心“绑架”了家长。专家认为,要破除当前保健品价格畸高的怪现状,必须实施“卖场分离”,让保健品没有层层加价的土壤。

小毛小病:暴利仅仅是次要的,更主要的问题在于,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对考生是否真的有用?甚至于会否造成健康损害?小毛小病也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高考阶段,心理生理压力较大在所难免。但从日常饮食起居着手,更为正道。新鲜水果蔬菜加适量运动,远远优于所谓的保健品。

更多养生经验分享,请登录小毛小病:http://xiaomaoxiaobing.com/

本周媒体相关报道:

喜宝诺宝等多款婴幼儿进口食品被检不合格

立顿袋泡茶系陈茶所制引质疑

人民日报揭包子商贩手段:血脖肉做馅香精掩异味

南京现蓝矾“毒韭菜”

雀巢雪糕常温放置24小时未融化引食品安全质疑

疯狂高考保健品利益链:出厂到卖场加价10倍

有毒食品盘点16.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14 09:53:47
楼主有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