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创新与战略管理
1554 0
2012-05-16
  文化耦合论(二)
  我们把这种通过制造概念及其传播,应用体系,形成一个都有解释系统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意识形态,组成一个高一致性导向的文化语境,构成一个高同构化心理构造的过程及其操作,叫做文化耦合。
  这些生造概念来自多个方面:
  1.表达自己的独有观念。
  2.包装自己的某种想法。
  3.界定某个不太容易用常理说清楚的事。
  4.给某些事起个更好理解的外号。
  5.对既有概念的再定义
  6.有些是来自于对社会上不精确定义的修正。
  7.有些是把其他领域的词汇,概念,跨界使用在另一个新领域,使得概念出现理解张力
  8.有些是来自于为了把某个大家不认可的道理说得更加易于接受。
  9.有些是纯粹来自于对企业家没法用正常通道言传的一些效应的特殊包装。
  无论如何,这个企业形成了这样一套对自身的提法的一套开发体系,向所有的同事们营销自己的这套体系。营销过程里面呢,刚开始,这些概念,提法产生了巨大的外来生物物入侵效应。(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其实是来自外来物种离开培养自己的那块土地的同时,也就离开了自己的天敌和制衡自己的有害细菌群,在一个新的生态环境中,外来物种可以选择足够的可利用资源,来形成利我的一个小环境,而同时缺乏天敌等制衡因素,因此生态平衡被因素打破,马太效应剧烈释放,形成强大的外来物种的灾难般的传播现象。)
  老总们的这种做法刚开始也取得了好的成效,但随着这种效应持续使用,慢慢出现了边界效应递减,而且多个概念之间也逐步出现了干涉效应,交叉传染和互相纠缠,逐步越来越乱了。(作者系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