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人 二区 高级会员区 学者专栏
2594 0
2007-03-06

之一:市场之“长久”有多久?

中国市场波动幅度可能会是全球之最。说出这种论点的理由有以下几点:

1. 国人嗜赌。不用注解了,你到中国的“麻省”四川去,或者到广东等沿海城市看一看哪里的人们怎么度过每一天就知道了。

2. 国人承受能力较差。赌徒最容易把全部身家性命押上赌台,一旦赌输,就一穷二白,没有翻身的资本和可能性了。

3. 国人众多,供求对比容易失衡。人多,供求愿望的信息就不容易看清楚,最终就导致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增加。价格由供求速度(不是什么供求量)决定,供求速度失衡了,价格就会随之波动。

4. 国人更容易接受政府干预。中国人是重视群体性而忽略个体性的民族,比起强调个体的西方民族来说,更容易“从众”,更容易接受政府的干预。有时候还会期盼和依赖于政府的干预。

5. ……

先请你听一听性情中人对“永远”的思悟吧(http://www.16cd.com/mp3/81030.htm):

独自走在寂寞的街道,有情侣在拥抱,似曾相识爱的情节。秋天的最后一片落叶,随着爱意走远,我却还是不停怀念那一年。在秋天,相识相恋,牵手说着永远。像风筝断了线,却忘了说再见。说永远会有多远?信守的承诺不会改变。诚意若能感动天,为何爱却留在原点?说永远能有多远,爱你的习惯不会改变,记忆中每个细节,纠结我的思念。/想要遇见却不能遇见,想要忘却又不停思念,仿佛在身边,却离我那么远。(黄品源:“永远有多远”)

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也在说“长远”这个词。在两会上面对媒体谈论近期中国股市表现时林教授说:“从长远看,沪市三千点并不是最高,我还觉得还有可能冲击更高点位。”

然而,我们都不知道“长远”有多远。如果你是一个乐观主义者,可以把永远看得很远很远,市场上的低谷都可以看作是现在,你就永远对未来保持乐观。如果被套牢,就对自己说“从长远看,还会涨的”就行了。如果你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就没有“长远”,也就压根别把积蓄投入资本市场,赶快把它投入消费市场就行了,人生几何,对酒当歌,今朝有酒今朝醉吧。

如此说来,资本市场是适于乐观主义者的市场,而消费市场是一个悲观主义者的市场。

在资本市场中说“长久”的人,表面上看是一个乐观主义,其实不过是一个长久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他相信他抛出手中筹码之后是一个天塌地陷的未来。只有永远持有筹码的人,才是真正的乐观主义者。但是,你去问一问各位股民,看看有没有愿意永远持有股票的。

有人认为,中国的股市理应是牛市,大概依据的是个人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趋势的判断。但是,中国股市还没有开始炒股指,股市牛气不等于个股表现。即便是股指和基本面保持一致,也不等于个股和基本面一致。市场如战场,战场上有胜有败,胜败乃兵家常事。一家公司上市了,它还是一家公司,还有胜败这种常事,不可能是上市等于进入了保险箱。如果上市就是进入了盈利的保险箱,那么国家把军队改造成为上市公司就好了,它不就变成了永不失败的常胜之师了吗?可哪有这种好事儿呢?

既然胜败是兵家常事儿,那么股市的波动就是正常的,进入这个股市就是冒险,就不能指望只赚不赔。你的钱再多都有个数,但是时间没有尽头,和“永远”较量,赚钱都是暂时的,而失败才是“永远”的、必然的。

赌场老板都不怕赌徒赢钱,但怕赌徒离开赌场不再回来。久赌必输,只要你不离开赌场,你就注定是输家。

之二:星期二是什么颜色?

  平时大家对物价上涨颇多微辞,但是这个“物价”之物不仅仅不包括劳动力和货币,还不包括股票这种东西。平时大家都抱怨“啥都涨就是手中的钱不涨”,2007年2月27日这一天,大家手中的货币陡然上涨,大家却把这一天叫做黑色星期二。

2007年的“2.27被誉为全球股市“黑色星期二”,其实,这是错误的市场观念给出的说法。手里拿着货币的人都应该为2.27这一天欢呼雀跃:这是多年不见的全球货币的“红色星期二”呀,几乎是随便什么货币在这一天相对于股票商品来说都猛升了百分之好几呢!难道还不应该欢呼吗?难道你不为手中的货币有更高的购买力而高兴吗?用它们可以在这一天买到更多的上市公司份额了呀!

对于所有的上市公司来说,这简直就是天上掉下的大馅饼,上周你刚刚送给它一元钱从它手中购买的股权,现在它用不到一元就可以赎回去了,不知道有多高兴呢!不信你去看看星期一刚把你所购买的那知股票抛掉的王老五,他是不是正在乐不可支?

如果你是公司的创办人,把公司上市之后,最好股价能第二天就跌到1分钱,这样你就可以用区区几个子再把公司买回来,此时你除了把卖给公众的公司重新变回为你自己的公司之外,还会多出大把的钞票,我不知道你会不会犹如范进中举般乐疯呢!

什么市值一日蒸发万亿?全是扯淡!你去盘点一下全球的货币看看有没有在2.27中少了一张?不在你的口袋里就在别人的口袋里,难道在别人袋里集聚就是蒸发了?只有放在你的口袋里才对?

其实我知道很多人为何愁眉苦脸,不过是因为在这个货币的“红色星期二”里,他的手中持有的只是熊疲的股票而不是牛气冲天的货币!

在一个商品对A/B里,A的牛市就是B的熊市,A的熊市就是B的牛市,反之亦然。

没有人面对着美元/日元说这是个牛市还是熊市,他一定会指名道姓的说美元或者日元会升或者会降,当他说升的时候,就是另一个在降,反之依然。

把某一商品的牛或熊等同于市场的牛或者熊,是习惯但是错误的思维。

而在一般的商品市场里,人们往往忘记了货币也是用于交换的商品之一,而把市场的属性归附到货币之外的另一种商品之上,因此,市场就有了“确定”的牛性或熊性。

进入市场的人都是趋利避害的理性人,利就是“牛”,或者说人人都是冲着“牛市”而来的。股市上无论自称做多或者做空,都是趋利的,或者说其实都是做多的,只不过大家做多的对象不同罢了。做空股票的人也是趋利的,是在做多货币。

趋利的愿望是一成不变的,这是人的本性,是理性人的秉性。失败的只是判断失误,误把牛看成熊。认识不到牛和熊的相对性和并存性,就是对交换市场缺乏基本了解。就交换理论(《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的角度来说,任何一个交换者,都是多空双方同时并存一身的角色,当他做多自己手中的商品时,就是做空对方手中和他交换的商品;反之,当他做空自己手中的商品时,就是做多对方手中与之交换的商品。交换就是出让自己的换进他人的,两个交换者每一个都有出让的和换回的,出让就是做空,换进就是做多。交换是一种双向流动,而不是单向流动。把目光定在双向互逆的两种商品流的一种之上,就会导致你的迷茫。

对于无法影响市场的小户散户来说,“追涨杀跌”永远是正确的操作原则,只要你不追到最后一步不杀到最后一刀,你就是永远的赢家。所谓“止损”操作,就是此牛变彼牛时你要即时变化思路,牛变了身份,你也要改变追牛的方向。

恰当的说法,就像供给不过是需求的附属品这种思路,市场上只有牛市,而熊不过是牛的附属品,做空(供给)是手法,做多(需求)才是目的。如果你不能正确建立多空概念和牛熊认知,你最好不要进入资本市场,尽管我们的总理说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满市全是黄金牛,只是看你认不认。如果你还是非牛即熊的单向思维,你的日子就可能像你家里那幅印刷精美的挂历——除了休市日子里的红色之外,其余的都是“黑色”,可不光是星期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7 22:59:3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