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2013 217
2012-05-27
关于价格与货币的话题,在经济学中要说有多重要都不过分,但是上至美联储主席、诺奖得主,下至凡夫走卒,都对之思之不明。这些迷思不除,就不可能对经济运行有清晰的理解,遑论制定正确的经济政策。

1.什么是价格?什么是货币?

人们都以为,价格就是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商品的价值,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价格是两个商品的交换比率。交易的本质可以举例为:甲用1个苹果交换乙手中的1个梨子,在此,1个苹果的价格是1个梨子,1个梨子的价格是1个苹果。

那么价格是不是两种商品的价值比例呢?也不是。价值是主观的,不能加减,也不能乘除。所谓价值比例就是二者价值相除,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个人的价值都无法相除,遑论交易双方。

上例的交换,只表明甲认为1个梨子的价值对他来说高于1个苹果的价值,乙则恰好相反,而不是交易任意一方认为苹果和梨子的价值相等。

如上,价格并不必须用货币表示。实际上恰恰是先有价格,后有货币的。在物物交换的情况下,不管是一对一,还是成千上万商品的一一交换的情况下,价格都是一个数组(array)。在此情况下,如何表示或者说计算整体的价格水平?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可以任选一种商品来表示,那就与货币性质相同,下段会说明,那也是不可能的。

在没有货币出现之前,物物交换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寻找合适的交换对手。

上例甲乙恰好拥有苹果和梨子且愿意交换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很不容易的。货币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情况,现实中商品数量岂止千万,货币的出现使得其交易成为可能。

所谓货币,就是一个被越来越多人接受的交换商品。以物易物时交换一方的目的是取得换入商品,而使用货币交易的情况下,交易一方的目的是以货币再去换得别的商品。

因此,一个人用苹果换梨子的时候,评估的是苹果和梨子哪个对自己更有价值,而当他用苹果交换货币的时候,他是在评估用货币下一步能换回的梨子与苹果哪个对自己更有价值,在这一过程中,他对货币能够换回梨子的信心,来自于上一步(可以简化说“昨天”)货币能够在市场中换回梨子。

如上,价格是且只是交换比例,货币是可以普遍交易的一种商品。但人们却对货币有另外一个误解,认为货币可以衡量价值,这是完全错误,这是典型的客观价值论的观点。

交换双方的价值排序不同,且交换并不意味着商品价值相等,恰恰是不等才有交换。然而即使从交换比率的角度出发,货币也不能衡量价值。如上所述,货币是一种商品,价格是货币与其他商品,或商品与商品的交换比率,这一比率是双向的。价格变化的本质是从1个苹果换1个梨子变为1个苹果换2个梨子,货币出现后,他仍然是一种商品。选择货币其实就是任选一种商品去衡量所有其他商品的交换比率变化,很明显,这无疑是武断的。

2.人类无法衡量总体价格水平(general price level)

上面说无法衡量总体的价格水平,这是从价格的本质出发推论的应有之义。但这并不是否认一个总体价格水平的存在。总体价格水平取决于货币的总量和商品的总量。

在市场中,每个人拥有的货币量和商品量取决于其自身对商品、货币的主观价值。货币或商品的数量变化都会通过每个人的主观价值判断改变总体价格水平。但是这个总体价格水平是无法通过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的。

有人会说,只要平均各种商品的价格就可以,然而,无论是简单算术平均、按照商品存量权重平均或者按照某一时期的交易量加权平均,方法和结果都将是武断的。

我们知道有一个总体价格水平存在,但无法度量它。但我们确知所见的价格变化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各商品数量不变,每个人价值排序变化;

每个人价值排序不变,部分商品数量变化;

总体商品数量变化;

总体货币数量变化;

这些因素都会引起总体价格水平,以及不同商品之间价格水平的变化,但我们也无法度量他们,因为连整体价格水平我们都无法度量。

3.什么是通胀?

人们大多以为通胀就是物价上涨,这当然是错的。上文提到的因素都会影响价格。与流行概念相反,通胀不是价格的普遍上涨,通胀其实就是“凭空”货币总量的增加。

什么是“凭空”增加货币总量?金本位下的减少金币含金量、虚印黄金收据、纸币制度下的印钞、部分准备金制度,都可以带来总体货币数量的“凭空”增加。这些都是通胀。

这里需要提到的是黄金产量增加,很多人认为这同样扰乱经济,其实不然,货币是商品之一种,黄金依然,黄金产量增加就是一种真实财富的增加,这种事情每天都在发生,且对所有人的福利有益。

黄金数量增加当然影响价格,如果黄金产量大幅度增加且持续,其购买力就会大幅度下降以至于人们会选择其他商品作为货币,而黄金则回归其商品用途。黄金被选作货币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稀缺性。

影响总体价格水平的有上述因素,“凭空”增加货币总量,也即通胀只是其中之一种。因此,通胀与总体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就不是绝对的,也即,通胀并不必然带来总体价格水平的上涨。

那么是不是只要价格不涨,即使“凭空”增加货币也是没问题的呢?不然,只要有通胀,就会对经济造成扰乱,而不管总体价格如何变化。

美国1920年代就是价格没有大幅上涨,但货币供给量增加较多,其后的大萧条就是恶果。这一观点奥派商业周期理论里论之甚详,本文不展开讨论。

4. 所谓通缩对经济没有害处

按照上文通胀的定义,通缩就是凭空减少货币总量。显然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现实的。ZF不会回收货币烧掉。人们所说的通缩或指货币供应量增速下降、或指总体价格下降。其实这些都未必是通缩,甚至可能是通胀。

现实中比较可能出现的通缩是部分准备金制度下的去杠杆化,即“凭空”减少货币总量。

天下人几乎皆将通缩视为大敌(包括各国央行,很多经济学家,包括茅于轼),殊不知,所谓的通缩,如总体价格下降,不仅对经济无害反而有利。从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可知,是商品的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不是相反。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价格下降与商品价格下降的关系必定会让企业有利可图。没有价格上涨企业才能盈利那一说。

这里,再多的理论论述都不如举个行业例子,工业革命时期的纺织业、目前的电子产品行业,都是明例。只是大部分人都视而不见。

5.货币升值对经济体无害

所谓货币升值,就是一种商品价格的上涨,因为货币就是商品。而该货币购买力的增强又被人误以为是通缩。其实这跟上面说的所谓通缩一样。

一个企业面临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的变化,一个国家也面临着进口品和出口品价格的变化。毫无区别。说价格涨对经济好,下跌对经济坏,完全是无稽之谈。

以日本为例,日元升值既降低其进口原料价格,又降低其国内价格水平,期间其外向型经济并未受影响。当然,日本经济有问题,老龄化、创新不足等,但与日元升值无关。

结论是,只要不“凭空”增加货币,物价涨跌,货币升降都是市场现象,没有特定现象对经济有害的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5-27 20:57:30
见于许多人并不能确实理解价格货币,特转此文。愚以为,该文行文貌似简单,实则功底深厚,值得一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7 23:10:54
楼主写的很长,辛苦了。简单说两句:
“价格就是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商品的价值,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价格是两个商品的交换比率。交易的本质可以举例为:甲用1个苹果交换乙手中的1个梨子,在此,1个苹果的价格是1个梨子,1个梨子的价格是1个苹果。”
==============
价格就是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商品的价值,这当然不是误解。而是一个正确的概念。
当然,楼主所言“价格是两个商品的交换比率”,并以苹果和梨子来做比方,也是成立的。但是前提是实物货币时代。
实物货币是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当人类社会进入贵金属货币时期,价格当然由货币表示商品价值了。
楼主最大的错误,是对金属货币和纸币、实物货币和货币起源于商品、货币本质是一般等价物等货币性质不了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8 00:39:19
我爱牛角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8 08:16:49
请教1个问题:
“甲用1个苹果交换乙手中的1个梨子,在此,1个苹果的价格是1个梨子,1个梨子的价格是1个苹果。”
在此例中,甲乙在交换到什么程度后就一定会停止交换?停止交换时,苹果和梨子于甲乙的价值是多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5-28 09:01:35
rbzdsf 发表于 2012-5-27 23:10
楼主写的很长,辛苦了。简单说两句:
“价格就是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商品的价值,这是很大的误解。实际上 ...
文章作者试图破除的根深蒂固的迷信之一,就是所谓: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其实,货币不是等价物,货币是普遍被接受的交换媒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