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式调查和权威报道显示,2011年住房价格回归合理水平下(有时简称房价合理回归)的调控已得成效,房价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应看到,由于学业两界尚未深究并展明房价合理回归的内涵与意义,客观上造成部分阶层或其成员对该命题误读,如认为房价合理回归不符合市场规律而无法实现,或认为是打压富人,是ZF一时冲动。这些误读有衍生阶层(群体)性阻力的趋向,有碍调控成果的巩固并影响调控向纵深推进。
鉴于此,需深入解读房价合理回归的内涵与意义,在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进而引导各阶层科学看待回归中的利益调整,消弭不当的抵触情绪和调控阻力以持续促进房价合理回归。
一、科学认识房价合理回归的内涵与意义
结构维度,住房包括保障房和商品房,此为其一级结构;国内保障房又细分为公租房和经适房等亚类,而商品房同样可细分为普通商品房、中高档以上商品房,此为住房二级结构。一级结构和二级结构共同组成其两级结构,相应地住房价格也呈两级结构。性质上,住房价格回归调控包括直接的价格干预和间接干预两种方式,需结合干预方式和住房结构统分解读房价合理回归的内涵与意义。
(一)房价合理回归的内涵
1.商品房板块。按理其属于商品,在当前宏观基本面仍向好的情境下不宜对其直接调控。但深究可知普通商品房和中高档以上商品房在价格调控上面临不同的逻辑。普通商品房价格回归调控契合中国人均资源约束强化的国情,也可弥补中国式保障房因信用体系瓶颈而造成房困破解的不足,还利于壮大中产阶层、型塑稳定的社会结构,故可纳入房价合理回归的直接干预领域。对中高档以上商品房而言,因当前城市商品房价总体高扬,蕴含金融不稳定的潜在风险,故需对其大力度间接干预促进价格合理回归,以抑制物价通胀并防范金融不稳定。
2.障房板块。住房理论表明,商品房遵循“价高者得房”而适合中高收入阶层居住条件改善,保障房价合理回归可提高房困群体的相对收入和住房支付能力,从而破解房困,故其义理性始终存在而应纳入房价合理回归的直接干预领域。
3.总括言之,当前房价合理回归的内涵是:直接干预保障房价和普通商品房价回归合理水平,让国内消费这两板块的大多数居民能接受。而对中高档以上商品房价需大力度间接干预以促其回归,以抑制通胀并防范金融不稳定。
(二)房价合理回归的意义
上述对住房价格的内涵解晰中已包含普通商品房价和中高档以上商品房价合理回归的意义,而对保障房价格回归的意义尚需进一步补充:即加强以公租房为主导、经适房为重点的保障房价直接调控首先具有民生工程意义,此外经适房因面大量广、薄利多销,因而促其价格合理回归还具有扩内需的经济调节工程意义。总体观照,房价合理回归的意义是:有利于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和住房体系健康发展,也有利于抑制通胀和防范金融不稳定,进而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
就此而言,房价稳,中国社会才真正可持续稳定,因而,“坚定不移地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具有多重义理性,是大势所趋。至此,部分公众认为房价合理回归不符合规律、是ZF一时冲动的偏误需扭转。
二、围绕利益协调的主轴引导各阶层理解并支持调控
展明房价合理回归的内涵与意义,为从理论源头上促进各阶层走出对其的认识误区奠定了基础,但还需围绕利益协调的主轴引导各阶层理解并支持调控。
心理维度,房价合理回归引起革收入阶层之间的利益调整状况呈现为:中高收入阶层感觉吃亏、中低收入阶层感觉受惠和中产阶层感觉利益变化不大。与利益认知相伴随的必然是心理情绪,由于住房价格形成中心理因素占相当份量甚至超过实际变量,如不能引导各阶层客观认识房价合理回归所带来的利益调整,势必衍生心理阻抗,阻碍房价合理回归。为此,还需围绕阶层的利益主轴而展开政策引导,促其形成科学的利益观以调适不当的心理情绪,最小化调控阻力。
(一)促进中高收入阶层科学对待房价合理回归
部分中高收入阶层成员感觉房价合理回归使其住房资产缩水,且他们多从居住不足的困境一路奋斗而来才住上宽敞舒适的商品房,之前也可能未享保障房优惠,因而对中低收入群体享受优惠价的保障房及普通商品房可能存不平衡心理,有本能地抵抗房价合理回归的倾向。针对与此,政策阐释的重点在于:
1.房价合理回归是大势所趋。在中央媒体开设给中央领导的留言专区后,网友在万余条留言中反映高房价的占七成,“降房价”成许多网友心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现代ZF都不可能对扭曲的高房价和绝大部分居民降房价的呼声漠然视之,也不可能对庞大的中低收入阶层的房困坐视不管,因而房价合理回归是宏观当局从住房体系健康发展和居住民生保障的大局出发而采取的必然行动和天然职责,部分中高收入群体应体认这个必然性大时局。
2.房价合理回归是对其资产的积极保护。保障房和普通商品房价格的合理回归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让中高档商品房价值缩水,但当前住房价格太高,有引发楼市泡沫过度膨胀而衍生金融不稳定的趋向,及时果断地调控房价,在某种层面可避免金融不稳定下住房市值急剧缩水甚至一落千丈,因而是对中高收入阶层住房资产的积极保护。
3.做住房市场战略投资者以规避损失。中高收入阶层拥有中高档商品房,中高档商品房是使用期更长规格更高价值更大的耐用品,随城市化中人口迁移所带来的刚性住房需求和中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改善,长远来看,其因稀缺而有相当的升值空间,故中高收入阶层可做楼市战略投资者而规避调控所带来的短期损失。
4.在房改政策房与保障房中平衡心理。近年来ZF前所未有的重视保障房,确实与先前财力不足、经济蛋糕不大阶段保障房惠及面较窄的情势形成对比,但政策难以全过程地无缝对接并雷同,部分没赶上保障房这趟班车就已晋级为中高收入阶层的人士应为社会发展的进步而鼓呼,而不宜心生情绪。而且部分中高收入群体曾享受过房改政策房,现在的中低收入群体却鲜有尝到那样不错的滋味。
经过政策阐释与引导,中高收入阶层不但会理解在“两利相衡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的逻辑下宏观当局进行房价合理回归调控的必然性,也会正视既有政策环境而采取趋利避害的资产保值增值措施,摒弃房价合理回归势必损减其利益的片面认识,从而减少调控阻力。
(二)引导中低收入阶层和中产阶层积极对待房价合理回归
1. 引导中低收入阶层在房价合理回归中积极有为
作为整个房价合理回归的有机组分,保障房价格回归确实使中低收入阶层享受到合理房价下的基本居住福利。这既体现全社会的人文关怀,也与中高收入阶层的经济效率和纳税贡献有关,舍此,公共部门建运保障房可能面临大的资金压力。
因而,中低收入群体应诚信披露真实的收入信息和居住信息,尽适足财力消费住房;与此同时,在享受居住福利的同时怀感恩心理,积极参加ZF组织的公益性劳动,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给予的居住优惠,平衡阶层之间的不和谐心理;再者,高中低收入阶层之间不宜在“芝麻绿豆”式的争论中演绎“针尖对卖芒”的言语和行动冲突,存大同去小异地和谐共处、积极工作乃是正道,在虚拟空间发达和网络交流活跃的现时代尤其如此。
2.中产阶层的引导方面
中产阶层多经历房价过高下的居住贫困,感同身受使得他们理解并支持保障房价格回归调控下中低收入群体居住改善的政策,而且房价合理回归对其利益调整不大;不过,普通商品房价合理回归对欲购房以改善居住质量的部分中产阶层成员是利好政策,因而这些成员更会支持调控。故在房价合理回归中,中产阶层虽数量庞大但不是矛盾焦点。
三、引导各阶层体认共同的价值观
通观尚存在的对房价合理回归的误读,还需进行如下的价值观引导:促进中低收入阶层脱离居住贫困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有利于创新创业创富;社会的运转不仅是经济效率和利润最大化,还有公平正义与和谐至上;“自己吃肉,允许别人喝汤。”;“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引导高中低各阶层共同体认这些经典原理、语录和通俗格言所蕴含的共同的价值观,无疑也有利于增进阶层和谐,培固各阶层理解并支持房价合理回归的理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