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2-7-6 17:06: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6 18:45:33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7-6 17:06
……你可千万不要象马克思那样——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啊!
这由不得谁,由实际或事实决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7 08:45:00
clm0600 发表于 2012-7-6 21:41
孙中山如果相信你这句鬼话,还有推翻帝制的那一天吗?
那是他的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7 10:53: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7 11:25: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7 16:51:39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7-6 17:06
……你可千万不要象马克思那样——把劳动力当作商品啊!
关于如何知道生产者(劳动力)要素的贡献量问题,我在如下文里作了论述,请你阅评。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520365-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7 20:02: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7 20:15: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7 22:38:28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7-7 20:02
文中显然有方向性错误:分配的依据只能从“贡献”中去寻找,不能从交换中去寻找哈!
这个“方向性”恐怕由不得谁去找,是因货币出现决定的。劳动者要的是货币,他才不管你生产的结果是金山银山,还是陈芝麻烂谷子,谈何参与实物分配,他所关心的就是:你数钱他付劳就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0:11: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0:20:2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0:42:00
小意见:1、宏观的理论总是要说明一个普遍的问题,解释一种普遍现象。宏观经济学总不能就某一件商品来解说吧,所以,用价值这个所有商品中都蕴含的东西来说明经济现象。否则,一个理论就会缺乏内涵。它就沦落为某种商品的生产说明了。2、交换环节是经济中的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如何能够忽略呢?实际上,如何有效的实现交换是一门专业的学问。老马的交换论认为有价值是互相交换的基础,那是太严格了。实际上,只要有使用价值,都是可以互相交换的。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问题么,那是马克思为了说明资本家为什么能够发大财而立的理论。是为了解释为什么资本家拿那么多劳动者拿那么少是不公平的。缺少了人,任何的资本都不会增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1:55:23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7-8 10:20
劳动者的权利只能是劳动力的贡献,就像资本家的权利只能是资本的贡献一样;……而如果离开了对“贡献”的 ...
问题是,劳动者只测定所得的“收款”能交换多少的商品量,并不关心,也不会去测定生产结果,那是生产组织者自己的事,与劳动者无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2:10:35
meitianyiming 发表于 2012-7-8 10:42
小意见:1、宏观的理论总是要说明一个普遍的问题,解释一种普遍现象。宏观经济学总不能就某一件商品来解说吧 ...
1、问题不在用什么测量,而是用了之后测量的结论是什么。马克思用一个通用的价值,混淆生产交换的现象,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如果复原到产品实物,两种现象就泾渭分明,他的这种手法就自动失效。

2、不仅仅是“太严格了”的问题,而根本是各不相干。

3、所以说,他只看到劳动力要素的作用,而看不到资本要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是产品创造唯一来源的错误结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3:40:25
““第一,产品实物自身就可以量化,如,件、套、根、斗、担、杯等等,凡是可做度量的量词皆是,数不胜数。既然产品实物自身可以量化,引入或再使用“价值”来度量产品实物,不是脱裤子放屁,就是另有企图。””



-------是吗?三头牛和一两金怎么比呀?谁多谁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8:37:31
--------楼上网友,既然你那么恨现ZF,为什么不回家拿菜刀砍人?如果真的有那么多人恨现ZF,你是有可能成功的,试试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9:26: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19:35:1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0:34:08
贝克汉姆0 发表于 2012-7-8 19:35
按你这个说法,那资本家又何必关心(测定)生产结果尼?……他只须关心(测定)所得收款能交换多少商品量 ...
生产结果是属于资本家的,交换的风险是资本家承担的,他不关心,还有谁关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8 20:38:02
百十一 发表于 2012-7-8 13:40
““第一,产品实物自身就可以量化,如,件、套、根、斗、担、杯等等,凡是可做度量的量词皆是,数不胜数。 ...
看交换双方需求什么,如果各自需求的东西双方均满足,三头牛就等于一两黄金,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1:49:01
he_zr 发表于 2012-7-8 20:38
看交换双方需求什么,如果各自需求的东西双方均满足,三头牛就等于一两黄金,谁也不多谁也不少。
------满足乎哉?
------甲人衣食不缺,他端起饭碗就吃肉,可他放下筷子就骂娘;乙人捞起泔水就起,吃过就在泔水桶边呼呼大睡,知足常乐。难道乙人比甲人富有?
------据说世界上,不丹人对自己生活满意度最高,难道不丹是当今第一富国?是人均GDP第一大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2:05:05
百十一 发表于 2012-7-9 11:49
------满足乎哉?
------甲人衣食不缺,他端起饭碗就吃肉,可他放下筷子就骂娘;乙人捞起泔水就起,吃 ...
这什么逻辑,满足交换的一个需求还不够,还要满足交换者所有的需求,那两物才“等需等求”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3:12:52
……!产品没有价值怎么交换?产品不通过劳动从哪里掉出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9 14:04:37
yuemonglong 发表于 2012-7-9 13:12
简直是胡说八道!产品没有价值怎么交换?产品不通过劳动从哪里掉出来?
产品本来就是供人们吃穿用的,最终目的不是交换。你理解的价值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7 12:40:13
天知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7 16:36:48
伏魔刹 发表于 2012-7-17 12:40
天知道!
那是因为你还被价值这个“魔具”忽悠着,经过一番“除妖”,你就自然看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7 21:38:35
把劳动力定义为“可变资本”,生产工具定义为“不变资本”,这在定义上刚好相反。大家知道,马克思用主观的价值作为度量产品实物的尺度后,产品实物被掩盖了,按照主观映像投影到产品实物,照瓢画葫芦的“切出”一块生产工具的价值,成为“不变资本”,从而形成了所谓的“转移”。就这样,这种“照瓢画葫芦法”成为了“不变资本”不变的依据。扣除这块等价的“转移量”,剩余的“价值量”在交换环节带来的变化,就理所当然的“证明”了劳动力是“可变资本”。

-------------------------------------------------------------------------------------------------------------------
不过偷换了主体,你这里是以机器为视角,人为工具
套用了马克思那套,再搞个必要机器劳动时间,
你可以写本机器人资本论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7 23:02:51
11735290 发表于 2012-7-17 21:38
把劳动力定义为“可变资本”,生产工具定义为“不变资本”,这在定义上刚好相反。大家知道,马克思用主观的 ...
你的妙言有点深奥,能否详细说明一下,如何“偷换”,“搞个”?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2:21:22
我没有说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但分工决定了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最终享受到别人的产品,交换怎么进行,当然 得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只能取劳动才最客观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7-18 12:47:19
yuemonglong 发表于 2012-7-18 12:21
我没有说生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换,但分工决定了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最终享受到别人的产品,交换怎么进行,当然 得 ...
按劳动交换“才客观公平”是一回事,交换对方是否根据你的劳动交换又是另回事。你不按对方的需求来劳动,产品没有满足对方的需求,在对方看来你的劳动岂不是没有对对方客观公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