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什么是共产社会?
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不是共产社会,真正的共产社会就是财产共有的社会,就是共同生活的社会,就是乌托邦氏族公社这种形态的社会。
理由如下:
1 共产社会不是马克思的首创
在马克思理论诞生之前,“共产社会”这个社会名字就已经存在,并且“如何实现共产社会”是当时理论界充分讨论的话题。
2 乌托邦就是共产主义的前身
当时的共产社会就是乌托邦,由于乌托邦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人们便把这种形态的社会称之为——财产共有的社会,简称共产社会。
乌托邦就是共产社会,共产社会就是乌托邦。叫法不同,事实上是一种社会。
3 没有婚姻,没有小家庭,一家人的社会就是这样的社会。
只有“一家人”才能出现共同的财产;只有一家人,才能出现共同生活。乌托邦氏族公社 世外桃源 亚马逊部落就是这样的社会,事实上它们就是一家人,他们都是没有婚姻家庭的社会。
存在婚姻,必然存在家庭。氏族公社 亚马逊部落就已经证实这个道理。
乌托邦说“人们在一起吃饭”,就说明这里没有小家庭,否则,小家庭存在有什么意义?
4 共产主义——就是为了实现财产共有共同生活
共产主义就是实现共产社会的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马克思提出的方法,就是马克思主义;欧文提出的方法就是欧文主义。在上世纪的实践过程中,由于人们过于相信马克思主义,就把马克思提出的方法认作共产主义。
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的社会是共从社会。马克思理论不能实现这样的社会,也不是为了实现这样的社会。因此,马克思理论绝不是共产主义。
5 圣西门 傅立叶 欧文寻找的就是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的社会
欧文建造的社区就是共同生活的社区。
虽然他们都主张建造一个共同生活的社区,虽然他们都主张共同生活,但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不能共同生活的根本因素是婚姻家庭。在没有真正消灭婚姻家庭的情况下,这种共同生活的社区根本不可能正常运作,由于人们仍然受家庭私有观念困扰。
6 物质极大丰富 按需分配与共产主义无关
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是婚姻家庭的问题。存在婚姻家庭就不可能财产共有,就不可能共同生活,就不可能是共产社会;没有婚姻家庭必然财产共有,必然共同生活,必然是共产社会。
因此说,共产社会的实际问题是婚姻家庭,这与发展生产力,,提高思想觉悟,按需分配没有丝毫关系。
。。。。。。
综上所述,共产社会不是马克思理论下的社会,更不是物质极大丰富 按需分配的社会,而是财产共有 共同生活的社会,就是乌托邦那种形式的社会。
二 如何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1 财产分开的道理。(今天,我们的财产为什么是分开的?)
两个家庭,财产就是分开的。之所以财产分开,是因为两个家庭之间的情爱是分开的。情爱分开,财产必然分开。如果两个家庭之间情爱不分,那么这两个家庭就变成了一个家庭。因此说,财产分开是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人际关系分开,财产必然分开。人际关系不分,财产必然共有。
两个部落,财产也是分开的。之所以财产分开,就是因为部落之间的情爱是分开的,如果两个部落之间情爱不分,自然就是一个部落。
因此说,共产主义不仅消灭婚姻,更要消灭地域之间的情爱界限。
只要情爱界限消除,即使不在一起生活,同样是一家人。
2 实现共产社会的方法
只要我们明白共产的道理,实现这种社会非常容易。
A建造一个个共同生活的社,即一个个人民公社。每个人民公社都能育人养老 生产 生活。B 以家庭为单位进入社区。进入社区后,孩子们在一起,安排岗位人员看管;老人在一起,安排岗位人员照顾,;我们在生产区岗位生产,在生活区共同生活。C 按照共同生活的生活方式生活。即大食堂 自助餐形式的吃饭;公共宿舍旅馆式的登记住宿;共同育人;共同养老等等。D 整个共产社会就是一个大家庭,大家庭中存在一个个这种共同生活的人民公社。E社会大家庭里设置资本调度中心,整个大家庭社会人 财 物统一调动。F 各人民公社生产任务由社会调度中心统一安排。人民公社生产 生活用品由社会调度中心统一调拨。
三 验证方法;
人民公社生活模式一旦正常运作,我们可以观察这里的财产是不是共同的财产?观察这里的生活是不是共同生活?如果财产共有共同生活,人们必然称之为共产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