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583 1
2012-07-1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特点用“复杂下行性失衡”概括比较合适。实体经济产能大面积过剩伴随着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总体呈下行性、结构性失衡;但虚拟经济,一方面经济系统流动性是充裕的甚至是过剩的,另一方面,物价水平连续下挫。这种现象用已有经济理论无法自圆其说,简单地用结构性矛盾逻辑也解释不通。这就好比搞对象,生产出来的女人的漂亮程度达不到男人们要求。女人产能过剩了,男人还需求不足,社会上单身男女越来越多。在当前条件下,无法生产更漂亮的女人,而男人宁可打光棍也不愿凑合,搞对象失衡了。这不是“总量失衡”,也不是“结构失衡”,这就是“复杂下行性失衡”。  应对这种“复杂下行性失衡”,也不能简单地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方法,而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式的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这就好比某些疾病,其成因全世界都没有弄清楚,但有病要医治,不治就会病死。这要靠老医生的经验,或者靠成功概率高的土方,也或者要靠碰运气的“试错”办法。总之,在没有理论支持下,有用的方子才是正确的方子。
  比如,很多人抨击2009年的“四万亿”刺激政策。老实讲,在当前世界经济不景气条件下,如果没有这个及时果断的政策,我国经济早就下滑得不成样子。此次经济下行也还是源于2009年 (2009年CPI也曾到过负1.4%),到今天还没有走出谷底,“四万亿”政策效应没有了,下行趋势立刻显现出来。
  再如,关于房地产市场,在涨缩条件下,ZF政策就很矛盾,是抑制还是推动存在两难。为解决老百姓买得起房的问题,ZF还需要进一步打压房价。货币政策也是两难,一方面流动性过剩严重(美国法律规定货币发行量不得超过GDP的70%,中国已经超两倍了,而且今年我国M2增长率目标仍然14%,远高于GDP增长率),货币政策效应很差;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贷不到钱,还需要释放流动性。政策运用需要高超的艺术。
  我们知道,温和的物价上涨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因为有“货币幻觉”作用,大家感觉到收入在涨而感觉不到物价的细微上涨,经济增长有保障,很多社会矛盾能够消化其中。一般发达国家CPI在2%—4%是合理区间,我国是转轨经济,CPI的合理范围3%—5%合适。高于这个范围,极容易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而低于这个范围,则经济很容易会陷入严重衰退之中。当前我国CPI在2.2%,虽然通货紧缩还只是涨缩不是跌缩 (通货紧缩有涨缩和跌缩之分,前者是CPI连续下降,后者是CPI转为负数),但PPI早已是负的,明显偏低了,需要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我们认为,尽管物价涨幅收窄或低位可直接降低老百姓生活成本,也能为政策性涨价欠账(比如电、矿产等资源)提供上调空间,但总体来说,特别是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的危害要大,治理起来,前者也要比后者难治得多,或者说根本没治。且不说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是二战强行结束的,就说上次 (1997年—2003年)我国经济紧缩,结束的原因是萨斯-非典。
  理论上,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有很大调整空间。目前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为6%,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为20.5%,与国外比都高,存在很大的下调余地。但在货币政策效果减弱前提下,宏观调控更多要依仗财政政策和其他实体性经济政策。而且,在大规模ZF投资刺激经济造成严重产能过剩情况下,实体经济政策更多依仗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方法。
  减税是解决当前困境的最好办法之一。减税,一方面可以给企业松绑,创造利润空间,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有利于刺激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当前我国的税收严重高企,从1994年新税制改革后,全国税收增长率就一直高于GDP增长率。刚公布的2011年中央财政收入5.13万亿元,比2010年增20.8%。有专家估计,中国人真实税负是美国的10倍。在收入分配中比重不仅基数大而且增长快的情况下,指望居民收入和消费大幅度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
  另外,ZF支出结构也需要朝 “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方面调整。比如,目前我国ZF收入仅有6%—7%用于社保,而英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用于社保的部分,占比甚至达到40%。社保问题解决,老百姓可以放心消费、大胆消费,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好政策措施。
  还有,需要尽快推出缩减居民收入差距政策。根据相关数据,2005年—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高低收入差距由2.33倍扩大到2.41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差距由7.8倍扩大到11.9倍。收入差距有扩大趋势。缩小收入差距,不仅能够刺激消费,还可以消弭各种社会矛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7-26 14:59:54
经济学普及知识(13)—是过度储蓄与消费不足阻碍中国经济发展吗?

根据前面文章“原始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必然造成贫富差距巨大”,以及“中国养老金为什么不够用了?”等文章的分析,中国目前已经进入贫富差距巨大时代。在贫富差距巨大时代的特点就是在每年的国家GDP中,人口占少数的资本家分得大部分的GDP,而人口占巨大多数的工人,只分得少数的GDP。于是工人(中下层民众)没有钱购买资本家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造成资本家工厂产品卖不掉,GDP增长减慢。
所以说,目前中国的经济是由于过度储蓄与消费不足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观点是不对的。


附件1:

原始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必然造成贫富差距巨大

资本主义的生产经过大家都不陌生:资本家购置生产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原材料,然后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生产的产品卖给社会的消费者,购置厂房、机器设备以及雇佣工人花去的总成本低于生产产品的销售额,则资本家就赚钱了,他就可以进行下一轮的更大规模的生产赚钱。
由于社会当年创造的财富(就是GDP)是根据资本和劳动力来分配的。资本家利用手中的资本多少来分配当年社会创造的财富(GDP),工人用劳动力来分配当年社会创造的财富(GDP)。具体表现就是,资本家根据资本额的大小以企业利润的方式瓜分社会当年生产的GDP,工人根据自己的劳动力以工资的方式来瓜分社会当年生产的GDP。
由于资本家当年赚的钱,肯定多余个人当年消费所需要的钱,所以,资本家每经过一轮生产,他所拥有的钱必然增加。而工人由于依靠出卖劳动力赚钱,并且所赚的钱一般仅够个人一家消费(如果多余一家消费所需,资本家就会通过压低工资的方式,来达到资本家利润的最大化),所以工人几乎不会有很多的钱剩余。
这样的结果就是:资本家所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而工人所拥有的财富基本是越来越少。在下一年整个国家的GDP分配中,大资本所有者以企业利润的方式所分到的GDP比例会越来越高,而工人(人口的大多数)以工资的方式分到的GDP比例越来越低。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贫富差距巨大的结果:工人手中的钱很少,没有钱购买资本家工厂里生产出的越来越多的产品。造成资本家工厂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亏损。工厂裁减工人,使大批工人失业。社会表现就是:国家经济增长减速或者倒退,GDP增速下降,或者GDP绝对数量下降。
工人失业,使工人的收入更加减少,资本家工厂的产品更加卖不出。于是规模巨大的经济危机爆发,社会危机爆发,社会动荡开始。

GDP含义: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1年内,一个国家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




附件2:

中国养老金为什么不够用了?


最近国人讨论的很激烈,反对的人比例很高的问题:“中国养老金不够用了,要求延长中国公民的退休年龄”。其实这是一个虚假的问题。
现在经济学上用GDP和GNP来表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经济实力和劳动生产率。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NP)是1年内中国居民和国家所拥有的资本和劳动力在地球上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价值总和。GNP和GDP的区别是,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和外资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计入中国GDP,而不计入中国GNP。中国资本和劳动力在中国境外生产的产品和劳务不计入中国GDP,但计入中国GNP。
为了更简单地理解中国GNP,我们可以把扣除通货膨胀后的中国GNP数值,看作是中国国籍的资本和劳动力一年内在地球上所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总数量。


根据表一,我们可以看出:1990年中国人均GNP为1637元人民币(相当于人均产品1637个),以1990年物价计算的2010年人均GNP为12078元人民币(相当于12078个产品)。
为什么1990年时,中国整个国家生产人均1637个产品,国家的养老没有问题,而现在整个国家生产人均12078个产品时,养老金没有了呢?
假设一个正常人,1年需要消耗1200个产品,少于1200个产品,正常人就不能在生理上生存下去,就是会饿死或冻死。
在1990年时,整个中国生产的产品人均1637个,有的人得到的多一些,有的人得到的少一些,假设那时少的人得到1300个产品,多的人得到1800个产品。所以尽管人均GNP只有1637元,可是得到少的人也能得到高于生存所需的产品,不会饿死和冻死,表现为养老金够用。
在2010年时,整个中国生产的产品人均12078个。可是2010年时,由于贫富差距拉得过大,结果是有的人得到很多产品,有的人得到很少产品,以至大量社会底层人口获得的产品低于生存所需的1200个,表现的社会现象就是现在的养老金不够用。假设2010年得到少的人只有500个产品,多的人得到3000000个产品。所以尽管人均GNP达到12078元,可是得到少的大量人口由于获得的产品只有500个,表现为养老金够用。现在有的专家要求他们延长退休年龄。
所以现在养老金不够用的原因是由于中国国内贫富差距巨大,而造成的少数人占有巨额的社会财富,而另一些人只能获得很少的社会财富造成的。
现在很多专家提出延长中国公民的退休年龄,这对于大批社会底层的民众(他们本来获得的收入就少),是很不公平的。而对于每年都获得巨额财富的人(比如大资本所有者)来说,并不会看中一个月多几元的工资而延长退休时间。
所以我认为,现在中国到了尽快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时候了,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社会长治久安、才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也才能建立中国民众所盼望的社会。


表一:
1990年-2010年各年数据对照
指标        总量指标
        1990        2000        2009        2010
总人口(年末)(万人)        114333        126743        133450        134091
国民总收入(亿元)        18718.3        98000.5        341401.5        403260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18667.8        99214.6        340902.8        401202
以1990年为基期的累计通胀率(%)        0.00%        100.49%        139.80%        147.72%
国民总收入(GNP)(亿元)*        18718.3        48879.9        142367.1        162790.5
国内生产总值(GDP)*        18667.8        49485.4        142159.2        161959.8
人均国民总收入(元)*        1637.17        3856.61        10668.20        12140.30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        1632.76        3904.39        10652.62        12078.35
主要农产品产量(万吨)                                    
粮食        44624.3        46217.5        53082.1        54647.7
人均主要农产品产量(公斤)                                    
粮食        390.30        364.66        397.77        407.54
*: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
数据来源:黄色部分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绿色部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数据计算获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