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一星球上有甲乙两国,货币不同,甲国的称甲币,乙国的称乙币。甲国以产粮食为主,还有少量的畜牧业;粮食是1甲元一斤,羊是100甲元一只。乙国以畜牧业为主,也生产少量的粮食;羊是10乙元一只,粮食是2乙元一斤。那么,请问:这种情况下,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是多少,1甲元应该兑换多少乙元?
哈哈,好玩!我来解第1题,大家来接上,或纠正。
这两国之间没有共同的金银作为共同的货币,那么只能以“购买力平价”来解决其货币兑换的问题。
购买力平价的前提是“一价定律”,既两国之间的商品不能再存在价格差。很明显,两国还并未削除其价格差:在甲国,1只羊换粮食100斤,在乙国1只羊可以换粮食5斤。
所以这一题,需要增加的条件是两国国际贸易之后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多少。也就是1只羊可以换几斤粮。如果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两国货币的汇率就很简单的。用购买力平价公式就可以解决。
虽然解不出明确的数字,但是可以解出一个范围。
先去上课了,下课后再来补上这个范围怎么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7:51:08编辑过]
虽然解不出明确的数字,但是可以解出一个范围。
先去上课了,下课后再来补上这个范围怎么解。
好的,现在补上这个范围怎么解。
两国之间存在商品价格差,可以发生国际贸易,也只有实现了国际贸易的均衡才能使得两国之间的商品价格差走向于消失,才能真正得出稳定的汇率。
在甲国,1只羊换粮食100斤,在乙国1只羊可以换粮食5斤--说明,国际贸易商品流向将是甲国出口粮食,乙国出口羊。所以甲国会出现粮价上涨,羊价下跌;乙国会出现粮价下跌,羊价上涨。因此,在实现了“一价定律”所要求的国际均衡问题之后,甲国的羊价P甲羊<100甲元,同样P甲粮>1甲元;而在乙国,P乙羊>10乙元,P乙粮<2乙元。
所以实现了国际均衡条件后,甲元与乙元的兑换比率,1甲元=e乙元;那么e=P乙羊/P甲羊>10/100=0.1;
同时e=P乙粮/P国粮<2/1=2。所以这个范围是0.1<e<2
这个题虽然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数字,但是其寓意却非常接近现实经济:
现实中,任何两国之间都不会实现完全的均衡,“一价定律”是无法成立的,所以依据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两国的之间的汇率,所能得出的应当是一个范围,这个范围之间的具体水平,则要看实物经济中国际贸易的影响了。
同时,也有一种权衡的办法,就是考虑到两种商品在消费中的比例,将其价格水平加权平均来计算其价格指数,再以此为依据来计算两国之间的汇率,这种权衡,虽然可以得出一个结果,但是显然没有什么力量保证现实的汇率水平必然与这一计算结果相一致。这也是现有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所算出来的汇率与现实汇率不符的重要原因。
至于第2题,容易出现的误解就更有趣了,请大家接上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9 17:55:32编辑过]
贸易均衡是指甲国和乙国的商品相对价格相等,即两国之间,甲国的1只羊能换到的粮食与乙国的1只羊能够换到的粮食相等。也就是说,两国之间没有了价格差。
加权平均得到的价格指数是各种商品价格的综合,如果说购买力平价公式中用到的是某一种商品的价格,那么我们可以依据potato is potato原理认为,国际贸易要求汇率向计算出的水平变化,对于各种商品的综合来说,就不是这样了。举例子吧:甲国的羊是100甲元,乙国的羊是10甲元,那么也就是说1甲元,相当于1/100只羊,而1乙元则相当于1/10只羊,因此要求两国间货币的兑换比率应当是1甲元换10/100=0.1乙元。如果不是这样,会出现两国间的羊的贩买,或者说两国间羊的贩买会倾向于让汇率向这个水平靠近。而显然,对于价格指数来说,很难说,我们把各种商品加权平均的“商品的综合”进行贩买,从而要求汇率向计算出的那个水平靠近。
这里的关键是正确理解两国之间的“一价定律”及其实现。
这不应该算一个难题。
我认为汇率的比较在于看基本生活资料的物价水平,比如粮食,能源等,因为它反映出人的生存成本。题目中羊是一个迷惑点,比如新加坡的茄子价格是中国的几十倍,如果考虑茄子那实在就无法算了。大概思路就如此!
2 现在再假设甲国有一商人贩运1000斤粮食到乙国,卖了2000乙元,那么请问:这个商人是赚是亏,赚亏多少?接着他又用这2000乙元买了200只羊到甲国,卖了20000甲元,那么当然他在这次整个贩卖过程中赚了19000甲元,那么请问:他这赚的钱,是赚甲国人民的,还是赚乙国人民的?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这次贩卖过程中,甲国是赚是亏,赚亏多少?(均不考虑税收)。
以上问题,如果你认为还缺少已知条件,那么请你提出来缺少什么,并自己假设一些条件进行合理地补充,然后再解这些问题。
上面的问题,那可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请那些所谓的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解,如果连这个也解不了,那就参加体力劳动去吧。
认定商人赚钱必定出自甲乙国中之一,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在楼主假设的如上情况下,这个商人的贸易既没有影响甲国的价格体系,也没有影响乙国的价格体系,因此我们推断,可以把商人的贸易看成相对两国的市场份额,是无穷小的.
这个商人先是从甲国用1000元甲币买来1000斤粮食,进而从乙国交换到200只羊,并将羊运回甲国.交换回20000元钱.
如果这个商人将羊换成甲国增发的货币,我们发现,该贸易增加了甲国的财富总额(价值意义上),如果这个商人将羊交换的是甲国国民手中的经营或消费货币,仍然不改变上述结论.
如果从国民生产总值的角度看,该贸易增加了甲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9000元.
楼主,马克思有你这样的例题吗?还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如果是西方经济学中的,还是到微观去吧。
边际产量不递减,好象不符合唯物主义吧。
这类问题,不予回答。
许多学者,总是想绕开所有权去研究商品经济,那是徒劳无益的,在国际贸易中,国家所有权和在一国内的所有权一样,会影响商品交换比例,进而言之影响一国商品的国际价值,举例如下,欧配克可以影响原油的价格.
这不应该算一个难题。
我认为汇率的比较在于看基本生活资料的物价水平,比如粮食,能源等,因为它反映出人的生存成本。题目中羊是一个迷惑点,比如新加坡的茄子价格是中国的几十倍,如果考虑茄子那实在就无法算了。大概思路就如此!
这里做一个补充:
1)甲国中的羊和乙国中的粮食是迷惑点,也就是说可以用其他的来替代。
2)由于普通人的基本生存成本约相等,因此可以作为坐标。
3)假设甲国普通人1日要耗3斤粮食足矣,乙国普通人1日要耗5斤羊肉,那么甲国3斤粮食的花费约等于乙国5斤羊肉的花费,另外假设一头羊是80斤,则可计算出1甲元可兑换0.1875乙元,即1乙元约可兑换5甲元。
4)当然汇率的参照系还有一些,比如黄金,由于大多数国家人们获得黄金的代价约相等。
5)关于第二题,根据汇率可以计算出盈亏,这个盈亏意义不大,因为随着不断贸易,商品价格是变动的,最终达到平衡。
认定商人赚钱必定出自甲乙国中之一,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在楼主假设的如上情况下,这个商人的贸易既没有影响甲国的价格体系,也没有影响乙国的价格体系,因此我们推断,可以把商人的贸易看成相对两国的市场份额,是无穷小的.
这个商人先是从甲国用1000元甲币买来1000斤粮食,进而从乙国交换到200只羊,并将羊运回甲国.交换回20000元钱.
如果这个商人将羊换成甲国增发的货币,我们发现,该贸易增加了甲国的财富总额(价值意义上),如果这个商人将羊交换的是甲国国民手中的经营或消费货币,仍然不改变上述结论.
如果从国民生产总值的角度看,该贸易增加了甲国的国民生产总值19000元.
有道理,在存在价格差的条件下,即“一价均衡”未实现的条件下,国际贸易能够增进贸易国的福利的实质也正如上面所分析的。说得好!
许多西方经济学者,试图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统一起来,而统一的基础就是理性人假设,其实这种努力注定要失败:经济存在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是许多经济行为的结果,而这些经济行为是否是理性的,我们不能肯定,至少就少数人的行为说来,我们能够认定他们的行为是非理性的.值得庆幸的是,尽管有非理性的行为存在,但并不影响我们对客观经济存在的认识,因为我们通常研究的是经济行为的结果,而这些结果已经是一种客观存在.凯恩斯的<通论>,是对商品经济中的宏观经济结构的科学认识,对于<通论>,理性人的假设完全是多余的.,不必要的.
我非常欣赏张建平对西方经济学的批判,他的许多批判尽管是非专业的,有时侯还是不正确的,但他的许多思考远超过许多国内外西方经济学教授的水平,看来没有受到系统的经济学训练,有时侯还是一种优势:头脑还没有被灌满浆糊,看问题还有一点客观性.
继续说说汇率的问题
昨天,瞎搞了一个《经济学第一难题》,题目如下:
【1某一星球上有甲乙两国,货币不同,甲国的称甲币,乙国的称乙币。甲国以产粮食为主,还有少量的畜牧业;粮食是1甲元一斤,羊是100甲元一只。乙国以畜牧业为主,也生产少量的粮食;羊是10乙元一只,粮食是2乙元一斤。那么,请问:这种情况下,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是多少,1甲元应该兑换多少乙元?
2 现在再假设甲国有一商人贩运1000斤粮食到乙国,卖了2000乙元,那么请问:这个商人是赚是亏,赚亏多少?接着他又用这2000乙元买了200只羊到甲国,卖了20000甲元,那么当然他在这次整个贩卖过程中赚了19000甲元,那么请问:他这赚的钱,是赚甲国人民的,还是赚乙国人民的?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这次贩卖过程中,甲国是赚是亏,赚亏多少?(均不考虑税收)。
以上问题,如果你认为还缺少已知条件,那么请你提出来缺少什么,并自己合理地假设一些条件进行合理地补充,然后再解这些问题。】
这两天,看到不少网友,他们多数都对我妄加指责,怪我的问题陈述得太简单,我觉得怪冤枉的。其实,越是简单的问题越能反映真理,也越难解。牛顿定律陈述得简单吧,哥得巴赫猜想陈述得简单吧,费马大定理陈述得也很简单吧。所以这不能怪我陈述得简单,只是不少人对汇率不理解,所以今天特意再把“汇率”解释一下。
首先说,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我们通常要计算的都是瞬时汇率,即在某一定条件下的汇率。比方说,汽车在一条路上速度是经常变的,可是它在任一时刻都有个瞬时速度。在上面的第一个题目里,我们要求的就是瞬时汇率,所以题目中特意标出“在这种情况下”。而有些网友指责我,说我的题目是静态的,不考虑将来价格变动后汇率的变化,这样的职责是没有道理的,我们要大家求的是这个时候的瞬时汇率,你管他以后怎么变干什么。就好比说,现在我让你计算汽车在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你管它以后的速度干什么,它以后就是翻到沟里也和这时的瞬时速度无关呀。
其次说,适当的汇率是指,两种货币按照这个汇率交换后,在这一瞬时的购买力不变。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把上面第一个题目里的价格改一下,把乙国的羊价改为200乙元。这个时候,甲国的粮食价格是一斤粮食1甲元,一只羊100甲元;乙国的粮食价格是一斤粮食2乙元,一只羊200乙元,这样两国内粮食和羊的交换比例都是100斤粮食换1只羊。这个时候,我们能明显地看出来,汇率应该是1甲元:2乙元。那么这个时候,2乙元和1甲元的购买力是一样的。200乙元在乙国可以买100斤粮食,或者买1只羊,那么兑换成100甲元后,在甲国同样可以买100斤粮食,或1只羊。200乙元在乙国可以买50斤粮食和半只羊,兑换成100甲元后,在甲国同样可以买50斤粮食和半只羊。
假设乙国有一个旅游者带了200乙元到甲国旅游,到甲国银行兑换了100甲元。在旅游中,他又吃又喝,消耗了甲国不少粮食和羊肉(不考虑门票),那么甲国可以用他带来的200乙元到乙国买来同样多的粮食和羊肉进行补窝,甲国不会因为这个旅游者的消耗而减少一点物质财富。
如果这个时候,汇率不是1:2,那么两个国家中就会有一个吃亏,一个占便宜的,一个国家穷了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穷的。
如果乙国的粮食价格是一斤3乙元,羊的价格是一只300乙元,那么这个时候的汇率应该是1甲元:3乙元。所以,汇率受价格的影响,价格一变,汇率也要跟着变。
好,这种简单的情况下的汇率我们搞明白了,汇率的意义我们也知道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原题应该如何解决。原题就是要在那个价格瞬时不变的情况下,求出合理的瞬时汇率。
有的网友认为应该以粮食的价格来决定汇率,就是1甲元:2乙元,这个不合理,这样乙国就会吃大亏。在这样的汇率下,假设乙国拿200乙元到甲国兑换100甲元去买来100斤粮食,而甲国拿这200乙元到乙国买了20只羊,那么此时就等于甲国用5斤粮食换来1只羊,这个价格是乙国国内的价格,便宜死甲国了。如果是甲国先开始购买的,它用100甲元到乙国换了200乙元,买了20只羊,乙国用这100甲元到甲国买了100斤粮食,结果还是等于甲国用5斤粮食换1只羊。可是,如果不搞货币兑换,甲国直接卖100斤粮食到乙国,卖200乙元后买20只羊,结果是5斤粮食换1只羊,而乙国直接卖20只羊到甲国,卖了2000甲元,就可以买2000斤粮食,结果就是1只羊换100斤粮食,这样总能平衡一下,总比上面的货币兑换,始终都是甲国用5斤粮食换1只羊要合算吧。所以,上面的那个汇率,会让乙国吃大亏的。
所以1:2这个汇率是不合理的。那么汇率应该是多少呢?
这个时候,我们还应该知道,汇率不仅受价格影响,还受商品种类的影响。如果每买1斤粮食,就得同时买1只羊,那么这个价格在甲国就是101甲元,而在乙国要买同样多的东西,则需要12乙元,所以这种情况下的汇率应该是101甲元:12乙元。如果每买10斤粮食就得同时买1只羊,那么这个价格在甲国是110甲元,在乙国30乙元,那么这种情况下的汇率就应该是110甲元:30乙元。大家看看,汇率和购买的东西也有关系。而哪个国家买什么,买多少,是不确定的,你不能硬逼着人家买什么什么,所以这个汇率是不好确定的。
好在的是,我们的题目是很简单的,只有两种商品,粮食和羊,而甲国主要出口粮食,乙国主要出口羊,这样我们就可以忽略甲国出口的羊,乙国出口的粮食,认为甲国只买乙国的羊,乙国只买甲国的粮食。这种情况下,汇率应该是多少?
这种情况下,我们假设乙国拿了100乙元,到甲国兑换了X甲元,买了X斤粮食,甲国用这100乙元到乙国买了10只羊,按照汇率的意义,这时100乙元和X甲元的购买力应该是相等的,也就是说,这时,X斤粮食和10只羊所包含的物质财富应该是相等的,这样买卖后,两国原来的贫富状况不会发生改变,不会存在哪个吃亏哪个占便宜,哪个物质财富增加,哪个减少的问题。那么,这个X究竟应该是多少呢?两种不同的商品,如何比较大小多少呢?
我们知道,相同的商品,可以很容易比较大小多少。例如10只羊和10只羊相等,10只羊大于9只羊;5斤粮食和5斤粮食相等,5斤粮食小于6斤粮食。可是,不同的商品,如何比较大小多少,甲国的多少斤粮食才能和乙国的10只羊相等?用什么来比较它们,是用价格吗?可是现在还没确定汇率呀。是不是还要另外引入一个什么来比较它们?到这里,我就不往下说了,我这可不是卖关子,是想给大家一个绕晕脑袋思考的机会。第二题,同样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你的问题的确描述的很简单,而其后所能引申的内涵又太广泛太复杂。但是,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问题,离开了trade谈exchange rate是毫无意义的,相信大家对这点没有什么异议吧?
我们先考虑一种理想状态:(1)两个国家在内部实行完全市场经济,(2)并且国际贸易是完全自由的。因为只存在这两个国家,而且他们都拥有各自明显的相对优势,我们姑且把这两个国家都当作“大国”来看待。
(a). Free trade之前,各自生产,各自消费,互不影响,也就没有讨论汇率的必要。所以,你第一个问题,没有意义。
(b). Free trade之后,甲国一定会出口粮食,而乙国会出口羊。请注意,这时候,粮食的价格不再是“1甲元”也不会是“2乙元”,同样,羊的价格也不可能再维持在“100甲元”或者“10乙元”的水平上。因为甲乙两国,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对国际价格有影响。而free trade的结果,可以使国际市场达到均衡(请注意,均衡是否唯一,我没有仔细考虑),从而达到均衡的国际价格,这时候反应的才是汇率,而这时候谈论汇率才有意义。但是,汇率究竟是多少,要视两国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也就是供给和需求)来决定。
另外,你给的例子,很可能导致 corner solution,也就是说,甲国 specialized in 粮食,而乙国 specialized in 羊。
你的问题的确描述的很简单,而其后所能引申的内涵又太广泛太复杂。但是,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问题,离开了trade谈exchange rate是毫无意义的,相信大家对这点没有什么异议吧?
我们先考虑一种理想状态:(1)两个国家在内部实行完全市场经济,(2)并且国际贸易是完全自由的。因为只存在这两个国家,而且他们都拥有各自明显的相对优势,我们姑且把这两个国家都当作“大国”来看待。
(a). Free trade之前,各自生产,各自消费,互不影响,也就没有讨论汇率的必要。所以,你第一个问题,没有意义。
(b). Free trade之后,甲国一定会出口粮食,而乙国会出口羊。请注意,这时候,粮食的价格不再是“1甲元”也不会是“2乙元”,同样,羊的价格也不可能再维持在“100甲元”或者“10乙元”的水平上。因为甲乙两国,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对国际价格有影响。而free trade的结果,可以使国际市场达到均衡(请注意,均衡是否唯一,我没有仔细考虑),从而达到均衡的国际价格,这时候反应的才是汇率,而这时候谈论汇率才有意义。但是,汇率究竟是多少,要视两国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也就是供给和需求)来决定。
另外,你给的例子,很可能导致 corner solution,也就是说,甲国 specialized in 粮食,而乙国 specialized in 羊。
你说第一个题目没意义,我认为不对。首先说,没有贸易和货币兑换,也应该有个理论汇率。如果把乙国的羊价改为200乙元,这个时候,汇率是1甲元:2乙元,这个时候你就不会问有没有贸易和货币兑换了吧。其次,第一题并没说没有贸易和货币兑换。该题的意思是:在这样的瞬时价格下,如果发生货币兑换或者极小量的货币兑换,汇率应该是多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8:48:35编辑过]
你说第一个题目没意义,我认为不对。首先说,没有贸易和货币兑换,也应该有个理论汇率。如果把乙国的羊价改为200乙元,这个时候,汇率是1甲元:2乙元,这个时候你就不会问有没有贸易和货币兑换了吧。其次,第一题并没说没有贸易和货币兑换。该题的意思是:在这样的瞬时价格下,如果发生货币兑换或者极小量的货币兑换,汇率应该是多少?
汇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用来度量相对价格的,更准确地说,是“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价格,只有在交换的时候才有意义。比如说,你根本就不想买商品A,那么商品A的价格是100还是200,对你来说,根本是毫无意义的。同样的,汇率也只要在发生国际贸易时才有谈论的价值。想想我们建国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都坚持实行对美元1:1的汇率,就是因为我们那时候基本就是一个封闭经济,和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几乎没有交换和贸易。而随着经济的开放,尽管我们仍然实行外汇管制和固定汇率制度,可是对美元的汇率还是在几十年中下降了很多。
我的意思是说,没有贸易而谈汇率,是无意义的,虽然可能存在所谓的“汇率”。也不难想象,如果根本不存在贸易,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货币兑换”发生。
汇率,从根本上来说,就是用来度量相对价格的,更准确地说,是“货币的相对价格”。而价格,只有在交换的时候才有意义。比如说,你根本就不想买商品A,那么商品A的价格是100还是200,对你来说,根本是毫无意义的。同样的,汇率也只要在发生国际贸易时才有谈论的价值。想想我们建国初期,很长一段时间都坚持实行对美元1:1的汇率,就是因为我们那时候基本就是一个封闭经济,和外界,特别是西方国家几乎没有交换和贸易。而随着经济的开放,尽管我们仍然实行外汇管制和固定汇率制度,可是对美元的汇率还是在几十年中下降了很多。
我的意思是说,没有贸易而谈汇率,是无意义的,虽然可能存在所谓的“汇率”。也不难想象,如果根本不存在贸易,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货币兑换”发生。
贸易,不一定要有货币兑换,而货币兑换,则一定要有贸易。
如果两个国家,没有贸易,也没有货币兑换,谈汇率也不能说没有意义。就拿第一题来说,两个国家没有贸易,也没有货币兑换,可是就不能谈汇率了吗?还是应该计算的。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情况下的汇率后,那么当在这个情况下发生货币兑换时,我们就知道应该兑换多少。我们总不能等货币兑换之后再计算理论汇率吧?所以,应该是先有理论汇率,然后才有兑换,才知道应该兑换多少。不能先有兑换,然后才计算汇率。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汇率肯定是不科学的,是人为定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3 15:00:49编辑过]
贸易,不一定要有货币兑换,而货币兑换,则一定要有贸易。
如果两个国家,没有贸易,也没有货币兑换,谈汇率也不能说没有意义。就拿第一题来说,两个国家没有贸易,也没有货币兑换,可是就不能谈汇率了吗?还是应该计算的。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情况下的汇率后,那么当在这个情况下发生货币兑换时,我们就知道应该兑换多少。我们总不能等货币兑换之后再计算理论汇率吧?所以,应该是先有理论汇率,然后才有兑换,才知道应该兑换多少。不能先有兑换,然后才计算汇率。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汇率肯定是不科学的,是人为定的。
没有贸易,你兑换货币干嘛用?做收藏?
你的问题的确描述的很简单,而其后所能引申的内涵又太广泛太复杂。但是,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一个问题,离开了trade谈exchange rate是毫无意义的,相信大家对这点没有什么异议吧?
我们先考虑一种理想状态:(1)两个国家在内部实行完全市场经济,(2)并且国际贸易是完全自由的。因为只存在这两个国家,而且他们都拥有各自明显的相对优势,我们姑且把这两个国家都当作“大国”来看待。
(a). Free trade之前,各自生产,各自消费,互不影响,也就没有讨论汇率的必要。所以,你第一个问题,没有意义。
(b). Free trade之后,甲国一定会出口粮食,而乙国会出口羊。请注意,这时候,粮食的价格不再是“1甲元”也不会是“2乙元”,同样,羊的价格也不可能再维持在“100甲元”或者“10乙元”的水平上。因为甲乙两国,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对国际价格有影响。而free trade的结果,可以使国际市场达到均衡(请注意,均衡是否唯一,我没有仔细考虑),从而达到均衡的国际价格,这时候反应的才是汇率,而这时候谈论汇率才有意义。但是,汇率究竟是多少,要视两国的生产和消费能力(也就是供给和需求)来决定。
另外,你给的例子,很可能导致 corner solution,也就是说,甲国 specialized in 粮食,而乙国 specialized in 羊。
1)真正的自由贸易是理论上的,如此说来是否汇率就无意义了。
2)对于以上(b),由于对个别商品的贸易保护,某些商品是会出现价格离谱的现象,比如新加坡的茄子是国内的几十倍,但我们不能说新加坡和其他国家没有贸易往来。
3)因此把“free trade”作为前提有些欠妥,建议去掉free,但是如此一来,有脱裤子放屁之嫌,因为如果没有贸易谈汇率做甚,因此在LZ题目中贸易是一个默认的条件。
4)汇率的计算可参考我以上的贴子。
没有贸易,你兑换货币干嘛用?做收藏?
我可没说兑换货币没有贸易啊,兑换货币肯定是为了贸易。但是,在兑换之前,总得先把当时的应该有的汇率计算出来吧。得先有汇率,然后才能兑换啊。
1)真正的自由贸易是理论上的,如此说来是否汇率就无意义了。
2)对于以上(b),由于对个别商品的贸易保护,某些商品是会出现价格离谱的现象,比如新加坡的茄子是国内的几十倍,但我们不能说新加坡和其他国家没有贸易往来。
3)因此把“free trade”作为前提有些欠妥,建议去掉free,但是如此一来,有脱裤子放屁之嫌,因为如果没有贸易谈汇率做甚,因此在LZ题目中贸易是一个默认的条件。
4)汇率的计算可参考我以上的贴子。
说得对。本题本身就暗含是完全自由贸易的意思。因为,本题中的贸易,全都是可以由你任意假设的,不受任何限制,你让他们怎么贸易,他们就怎么贸易,所以是完全自由贸易。
23楼说的是没又贸易,没有货币兑换
几乎可以引申为,没有先发的贸易就没必要考虑并进行似乎是后发的货币兑换,来开始进行有货币兑换的贸易;
23楼提到的贸易和兑换,好像是从过结果来定义的,并从条件和结果上把贸易和货币兑换在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上做了联合限定,这样就不能把所谓的后发事件前期的准备过程包括进去,也不能把先发条件事件的后期变异单独阐述;同阶段产生的两个同时间的互动因素不可能分先后,此时间的贸易是只进行货币兑换的贸易,和通常的"贸易"已经不同,它已经跟随货币兑换的考虑同期变异,同时发生,结果达成目标,新阐述形成
没有兑换货币的贸易,没有货币兑换,没有货币兑换,没有通过货币兑换进行的贸易,他们完全互相因果
这与23楼说的不是一个意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4 23:05:51编辑过]
以下是引用土灶在2007-3-19 10:47:00的发言:
1某一星球上有甲乙两国,货币不同,甲国的称甲币,乙国的称乙币。甲国以产粮食为主,还有少量的畜牧业;粮食是1甲元一斤,羊是100甲元一只。乙国以畜牧业为主,也生产少量的粮食;羊是10乙元一只,粮食是2乙元一斤。那么,请问:这种情况下,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是多少,1甲元应该兑换多少乙元?
我认为,假如,甲乙两国生产的粮食与羊同质时,从个别产品入手分折,两国货币的汇率应该是在:(粮食一斤/1甲元)∶(粮食一斤/2乙元)=2乙元∶1甲元到(一只羊/100甲元)/(一只羊/10乙元)=10甲元∶1乙元之间,即1甲元可以兑换0.1到2之间;从所有产品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分折:[(粮食一斤+一只羊)/(1甲元+100甲元)]∶[(粮食一斤+一只羊)/(2乙元+10乙元)]=12乙元∶101甲元即1甲元可以兑换12/101= 0.1188119乙元;也就是说,两国货币的预期汇率(之所以这样叫,是因为是一种可能)应该是在:0.1到2乙元之间围绕0.1188119乙元波动。
2 现在再假设甲国有一商人贩运1000斤粮食到乙国,卖了2000乙元,那么请问:这个商人是赚是亏,赚亏多少?接着他又用这2000乙元买了200只羊到甲国,卖了20000甲元,那么当然他在这次整个贩卖过程中赚了19000甲元,那么请问:他这赚的钱,是赚甲国人民的,还是赚乙国人民的?如果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这次贩卖过程中,甲国是赚是亏,赚亏多少?(均不考虑税收)。
以上问题,如果你认为还缺少已知条件,那么请你提出来缺少什么,并自己假设一些条件进行合理地补充,然后再解这些问题。
上面的问题,那可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问题,也可以请那些所谓的著名的经济学家来解,如果连这个也解不了,那就参加体力劳动去吧。
假如,不考虑交易费用(包括运输费与生活费等等交易费用忽略,从瞬时交换而言),甲国的那个商人贩运1000斤粮食到乙国,卖了2000乙元(现实中不一定会实现,因为,那个商人贩运1000斤粮食到乙国势必使乙国粮食供给增加,从而可能影响粮食供给的价格,一般是供给增加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不变或还有提升的可能),从上面两国货币的预期汇率应该是最多保本(如果考虑交易费用绝对亏本,至于亏多少则视其现实的甲元与乙元之间交换比例而定);“接着他又用这2000乙元买了200只羊到甲国,卖了20000甲元,”(事实上可能应该不大可能卖少于20000甲元,因为,同上一样:那个商人从乙国贩运回200只羊到甲国势必使甲国羊的供给增加,从而可能影响羊供给的价格,一般是供给增加过于求时价格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不变或还有提升的可能。)从商人个人的角度而言,他这赚的钱,是他自己以及甲乙两国人民帮他在买卖中实现的;从国家的角度而言,甲国的那个商人属于甲国的一部分,因此,假如,不考虑交易费用可能在这次贸易中甲国与乙国其实都没有亏,而是双赢,但如果考虑到交易费用可能在这次贸易中甲商人与甲国不一定会赚,因为,那个商人贩运商品往返两国之间的交易费用可能会大于这次贸易中甲国赚的。
不知,楼主是否同意在下的分折?请赐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25 14:36:18编辑过]
赐教不敢当,我只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你第一题的思路和4楼的pupil基本一致。我觉得这个不大对。首先说,你用两国粮食和羊各自的比价求汇率范围,这个方法不正确。尽管最后所求正确汇率有可能在你这个范围内,但是你的方法不对。因为,甲国用粮食交换乙国的羊,与甲国的羊价和乙国的粮价无关,取中间值的这个思路有问题。其次,你从整体角度求得的那个汇率值0.1188119,这羊的求法只适用于特殊情况:即乙国每买甲国1斤粮食,就得同时买甲国的1只羊,反之,甲国买乙国的也是。可是,这个特殊情况是很少出现的,在本题中则是不能出现的。
第二题,当然要忽略运费、税收等一切额外开支。但是本题的前提是价格瞬时不变,即不要考虑价格变动的情况,或者认为商人的贩运量,相对于两个国家的财富来说是极其微小的,不足以影响价格。如果非要考虑价格变动不可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假设那个商人把200只羊运到甲国后,平均每只卖90甲元,共卖18000甲元,那么这样的结果虽然变了,但是仅仅是数字变了,最终的解法还是不变的,而本题要问的是解法,所以认为价格变动是没有意义的。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