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834 6
2007-03-24

宏观经济学的三个消费理论都指的是什么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7-3-25 06:52:00
绝对收入假说是由凯恩斯提出来的。他认为,在短期中,收入与消费是相关的,即消费取决于收入,消费与收入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消费倾向。其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实际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
第二,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收入水平。
第三,边际消费倾向是正值,但小于1。
第四,边际消费倾向随收入增加而递减。
第五,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概括起来,绝对收入假说的中心是消费取决于绝对收入水平,以及边际消费的倾向递减。

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提出的,他认为一个人的收入可分为持久性收入和暂时性收入。持久性的收入是稳定的、正常的收入,暂时性收入则是不稳定的、意外的收入。

弗里德曼所以认为,决定人们消费支出是他们持久的、长期的收入,而不是短期的可支配收入。因为短期可支配收入是受许多偶然因素影响的经常变动的量,而人们的消费却不会随这种收入的波动而变动。人们的消费同短期的经常变动的收入没有稳定的函数关系。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人们实际上是根据他们在长期中能保持的收入水平来进行消费。一时的经常性的短期收入变动只有在影响持久收入水平时,才会影响消费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5 06:52:00

相对收入假说 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

美国经济学家J·杜森贝利于1949年提出的消费函数理论。假说认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 其他家庭或个人的收入水平,即消费者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相对地位
  • 最近时期的收入水平,主要指消费者过去所达到的最高收入水平

基于以上两个因素,杜森贝利的假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指出,一个家庭或个人消费多大比例的收入,即其平均消费倾向,取决于其相对收入,也就是说他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杜森贝利认为,人们消费行为是相互影响的,一个人的消费对其他人具有“示范效应”如果所有个人或家庭的收入都加倍,则其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保持不变,并将继续花费同样比例的收入,其平均消费倾向保持不变。长期中分配格局的稳定性正是平均消费倾向稳定的原因。这可以用来解释长期消费函数,他指出家庭和个人对收入上升容易适应,而对收入下降难以适应。由于“棘轮效应”,在短期中,即使收入暂时减少了,家家户户都难以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其消费方面的下降幅度低于他们收入的下降幅度。由此可知,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即使收入水平较低,消费水平也很难下降,从而平均消费倾向较高。正如短期消费函数所示的那样,相对收入假说也存在不足:

  1. 它指出充分就业后收入水平的增长必然带来消费成比例增长,这一点对收入特别大和存在意外收入的情形不适用。
  2. 相对收入假说认为消费行为具有不可逆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8 07:53:00

这些都是经典的消费理论,可以阅读臧旭恒《居民资产与消费选择行为分析》,察看消费理论的最新进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3-28 17:06:00

莫迪利亚尼,恒常收入假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7-4-5 14:49:00
以下是引用zcl6062在2007-3-28 17:06:00的发言:

莫迪利亚尼,恒常收入假说

恒常收入假说(即持久收入假说)是由弗里德曼在在他的《消费函数理论》 (1957)中提出来的。莫迪里安尼提出的是生命周期假说,而且他是意大利后裔,呵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