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6157 14
2012-09-04
马氏理论的一个很有用的方法就是偷换概念,正如这个马氏理论很出名的例子:

    “在英国采用蒸汽织布机以后,把一定量的纱织成布所需要的劳动可能比过去少一半。实际上,英国的手工织布工人把纱织成布仍旧要用以前那样多的劳动时间,但这时他一小时的个人劳动的产品只代表半小时的社会劳动,因此价值也降到了它以前的一半。”
------------------------------------------------------------------------------------------
     这是马氏理论的一个典型例子,只是一个很大的陷阱而已!
    我们需要看到,当我们假设蒸汽织布如果只具有替代一半劳力的能力的话,也就是说,应用蒸汽织布,替换掉了一半的工人,但是总生产量并没有增长的的话,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一半。。。。。。价值减少了一半?
    那么这时价格真的会降低一半?


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事实上蒸汽织布的作用不仅仅是降低人力,其主要作用是增加产量.
       当产量得到极大的增加后,布的价格会极大的降低,这才是价格降低的来源,但是马克思的例子却完全无视了这个原因,却只把其他条件进行了列举,并把价格降低的原因套到了劳动降低的头上。。。。。。作为外国人,这瞒天过海的方法用的真的很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2-9-4 11:31: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1:41:55
    如果这个问题就不能解释的话,马氏理论还真要进入垃圾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1:45:40
一针见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1:49:22
质疑有理。本人在《单位商品价格降低是生产率提高带来的直接原因吗》一文中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同时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单位商品价格降低与生产方面的生产率无关,只与交换方面的供需关系有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2-9-4 11:55:01
角度不同而已 很无力的质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